开放性、任务型高职英语听说教学及考核

2009-08-26 05:59杨蕊铭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任务型开放性考核

杨蕊铭

摘要:本文以开放性、任务型的教学理念为基础,结合高职学生专业特点,通过在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探讨及实践,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从而摸索适合高职英语听说教学和考核的高效持久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开放性;任务型;高职;英语听说教学;考核

一、前言

有些教师认为,英语听说课是最容易操作的一门课程,无非就是把听力材料播放给学生,学生边听边做题,再对答案,教师讲解,接着给学生一些话题让学生表演。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目前高职教育的生源特点,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甚少,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习惯于被动地接受信息。再加上高职生的词汇量不足、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语言环境缺乏,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没有锻炼语言交际能力的机会,压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随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为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笔者所任教的学院很早就开始尝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渗透专业知识,相应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考核方式上都在传统的模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英语听说教学中,我们开始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材的选择,教材的处理,内容的安排和处理要与日常生活以及专业紧密结合。在这样的要求下,开放性的教学、以工作为导向的课堂任务设置、人性化的考核方式等新的教学理念势在必行。

开放性教学旨在打破传统封闭型教学模式,强调与实际生活、工作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英语听说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今后工作中英语的实际运用。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教学环境,开放的考核方式等,使得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听说能力不再是一句空话。以任务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在开放性的英语听说教学环境中运任务型教学方法,必然会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知道为今后就业应该掌握提高哪方面的能力。本文就开放性的英语听说教学环境中如何结合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堂教学内容设置、课堂任务设置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二、教学材料的整合及营建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要交际,就要有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不受时间、空间、教材所限,让学生在各种语言环境中提高实践能力。高职的英语教学不能再像中学阶段那样学生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掌握渔鱼之道,不能继续依靠老师填鸭式教学。在经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后,大多数教师都在不断抱怨为什么英语教材换得如此频繁,几乎每个学期的教材都不一样,为什么不能像数学、物理、化学那样,固定使用一种教材。但抱怨归抱怨,我们还是无法实现教材的固定化,一是由于外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二是优秀的教材在不断出现等,因此我们能不能在英语听说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内容的多变性?首先,我们要认清,教材只是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索能力的重要依据,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好教材,灵活处理好教材,既要以教材为依托,又不拘泥于,从教学实际出发,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以教材为唯一的教学资源,而是让教材为教学服务。在教学大纲中,我们要根据专业特点来固定下教学的主题,如“介绍”、“问路”、“面试”、“天气”、“观光”、“购物”等,根据教学大纲对教材的内容加以适当的改变。因其本身是灵活的,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适当变通,选取与主题有关的内容进行任务设置,没有选上的主题学生可以自学,有些教材中没有的主题,教师可以自己补充,这样就不会被教材制约,教师可以完成教学大纲中固定下来的内容。

听说能力从本质上讲是语言运用能力,实际的语言环境对获得该能力至关重要。如今的多媒体教学使得这样的开放性教学环境越来越有助于教学的开展。除了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可视化的教学设备,我们还可以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如在上商务英语专业的“见面介绍”这一主题时,根据他们的工作特点,把学生带到机场进行模拟机场接机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在第一次见到外商时如何确认身份,如何自我介绍,如何介绍公司同事等,并能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接机的全过程。在“问路”这主题中,学生通过听力教学把基础知识掌握后,把学生带到教室外,在校园中进行问路和指路的实践。通过学生对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参与,既可以使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对社会实际问题的关注和参与程度。

三、以工作为导向的课堂任务设置

Jane Willis(1996)对任务的定义是:Task is a goal-oriented communicative activity with a specific out come, where the emphasis is on exchanging meanings not producing specific language forms。“交际型”任务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当学习者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当学习者所进行的任务是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展至极点时,习得也达到了最佳状态。这就是所谓的“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原则。“Students see learning activities as social instead of isolated, fun instead of boring, under their won control instead of the teachers.”如何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感觉所学习的内容并不枯燥,跟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关系,并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一项任务,达到一种学习的满足感,这是教师在课前得花大量心思进行的一项工作。

笔者在上酒店管理专业的英语听说课时,使用的教材是《大学体验英语听说教程》,其中的Unit2是关于“Personal Information”。在备课时,笔者除了满足本单元的教学大纲要求,还专门针对该专业的工作需求设制了以工作为导向的课堂任务。首先在听力的“Vocabulary Task”和“Listening Task”中,要求学生先在课前熟悉有关听力中涉及到的Zip Code、Area Code、E-mail Address、Postal Code、Telephone(Passport)Number、Occupation、Date等的汇词及读法和用法,在上课的“Warm-up Listening”时,通过听,让学生加深了解这些词汇的读法和使用方法,比如说电话号码的读法:7位数的读法通常是先读前面3位,后面4位数是两个两个来读。当学生在获取别人的电话(护照)号码时,需要重复确认,通过事先布置任务,让学生知道对之前的认知和听完听力材料后进行对比。在设计时,可安排从字到句,从句到文的活动。即听第一遍时,抓住关键词,预测中心大意,完成选择填空、正误辨析等任务;听第二遍时,检查大意的正确与否,完成回答问题、看图选择答案等任务。

任务型的听说课是要把机械地听逐渐转变为听说结合,听为说服务,说为听的延续,以此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在学生通过听获得一定的知识后,就要完成口语任务,笔者根据这个专业今后工作的特点,设置了模拟酒店前台入住登记的情境,要求充当前台接待员的学生完成获取外国人的个人信息资料的任务,而允当入住酒店的学生完成在国外入住酒店时提供个人信息的任务。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达到实现课堂知识与岗位需求之间的零距离对接,笔者专门从当地的一家四星级酒店索取了《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表》(Registration Form of Temporary Residence for Foreigner),把讲台改造成为酒店的前台,让学生根据表中要填写的内容来向客人索取个人信息,并完成表格的填写。学生在接到这个任务后,相当感兴趣,因为他们之前了解到,今后都会在酒店实习,或者在本市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期间会接待到很多外宾,所以他们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很积极,通过允分的准备,各小组都出色地完成任务,在讲评的过程中,也了解了自己的不足。

语言源于生活,又实践与生活。我们应不受时空限制,为学生创造全面开放的语言实践环境来完成真实的任务。比如在上“描述居住环境”这个单元时,笔者在多媒体教室的电脑里存上该酒店的几种客房的图片,要学生向入住酒店的人描述这些客房的环境,为了更加接近真实,还在电脑里放上酒店客房的入住情况,让学生除了能描述房间环境外,还能告知客人有无客房或建议入住哪种房间,通过操作电脑和事先的预习,学生能把很多细节的部分处理得很好,不仅掌握了专业的知识,也熟悉了很多商务礼仪。

四、开放性、任务型的人性化考核方法

英语教学仍带有浓重的应试色彩,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未引起高度重视,进行开放性语言教学,对考核方式的观念转变也是不容忽视。RodEllis(2003)指出:任务型测评的一个基础就是所设计的任务一定要有意义,能够反映出所教授的内容;同时也能体现出学习的内容及学习的过程。笔者最近跟一位雅思考官聊天时谈到目前国内高校的口语测试,该考官认为现在我们普遍取用的两三分种的对话或面试形式不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因为学生在刚开始面对考官时的焦虑度和紧张感是最大的,当这种焦虑度和紧张感还没消失时,考试已经结束,一部分学生未能发挥出他们真正的水平。这位雅思考官开玩笑地说,如果让学生跟他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呆两三天,学生一定能使用所学的东西进行有效地交流,不会像考试那样有忘词或慌张的情况。当然,目前的教学环境无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但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更开放、更人性化的考核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目前我们都是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但如何使得这两种考试更具开放性和人性化?如何把任务型教学方法结合到考核中来?这是需要长期地探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在终结性评价时可以以小组的方式,把听力和口语结合在一起的讨论式的考核方式,这样可以避免以上提到的弊端。首先学生以小组的方式与老师坐在一起,老师先放一段4、5分钟的录音,然后大家发表自己对这段录音内容的看法,整个过程都是开放自由的,老师只是偶尔发挥主持人的功用,主要是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某些学生的发言已经足够,可以先行离开,剩下的学生继续讨论,这样可以让一起比较腼腆或焦虑度比较高的学生可以有机会继续发言,最后剩下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时,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发现学生的问题和进行评分,整个讨论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在讨论过程中,如遇到听力材料比较难时,教师可以增加一次听的机会。考核的地点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或其它地方,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畅所欲言,这种从地点到内容到形式的开放式的考核,改变了以往学生在语音室里一边听一边做客观题的不科学的形式,让教师对学生到底听懂多少,能说多少有很客观地了解。目前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国际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英语学习的环境,再加上各院校对实践教学的大力支持和加大资金投入,在平时的过程性评价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比如在上“Food”这一主题时,让每个小组准备一道本地特色菜,通过图片给大家展示,情境是在某次宴请外宾时,在餐桌上向外宾介绍这道菜,学生通过介绍菜名、调料、做法、味道、特色等,学习到有关介绍食物的表达方式,在接下去的听力练习中,就不会因为对很多有关味道、调料的英语表达感到陌生。在这个过程性评价中,最终成绩取决于任务完成的过程,即从准备工作的资料搜集整理成型到展示。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这样的考核比较感兴趣,而且各施所长。避免了以往要求学生做对话,学生只是把对话背下来,结果到考核时经常忘掉一两句就不知所措的情形,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

五、结束语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高职的英语教育更需突出实用性,开放性、任务型的英语听说教学强调的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它能把语言动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这样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有效地控制利用课堂活动时间,更重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如何设计难易适中的任务,如何把握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三者关系,如何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形成性的评价等问题上都有待于我们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晓明.基于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邢宏.任务型、人性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及测评.[J].中国外语,2005年第2期

猜你喜欢
任务型开放性考核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寻求开放性道路
家庭年终考核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