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注重主体参与的实施策略

2009-08-26 05:59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主体参与实施策略语文教学

周 静

摘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和条件,培养参与兴趣、教给读书方法、重视课外实践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欢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主体参与 实施策略

学生是学习实践、创造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操作上要根据教材特点,寻找有利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

一、创设情景和条件,培养参与兴趣

教学中,教师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景中,可以最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创设情景的途径很多,如使用录音、录像、挂图、表演、故事等。比如,我教《长城》一课时,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三年级同学要组织一次游长城活动,现在正缺一名导游,老师想从他们当中推荐一名同学当他们的导游,又不知道谁最合适,我们现在就来一次长城导游员演讲评比,谁讲得最好,我就推荐谁去当导游,并给予奖励。学生们一听,马上情绪高涨,我就立即用多媒体出示一些长城的历史资料作为补充内容,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和补充资料先自由训练当导游,后自由到讲台作导游演讲。这本来有一定的难度,没想到,不一会儿,到讲台作导游演讲的同学争先恐后、络绎不绝,并能按照游览顺序,有条理地介绍长城的各个部分和构造。

事实证明,只要我们设计的情景,符合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就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不但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

当代的小学生学习条件优越,见多识广,思维活跃,他们已有了相当强的认识能力。而现在的语文教材,也越来越接近学生的认识水平。只要为他们提供认真阅读的机会,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都可以理解。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一个使学生敢说心里话的氛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鲁滨孙漂流记》一课时,导入新课后,我让学生带着阅读提示题,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课文讲的是什么?自学过后,我要求学生:“你读明白了什么,请告诉大家,并把要点写到黑板上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把说出的内容用简炼的语言写到黑板上。全文共9节,有十几个人写出了十几个要点。然后,我让学生谈对黑板上所有的要点的看法。学生看法基本一致:“没有次序,比较乱。”这时,我便提出新的要求:“谁能参照课文的顺序,给黑板上的这么多条内容要点标上序号呢?想好了就自己上来写。”于是学生上黑板给要点标上序号,课文内容基本出来了。接下来,我继续引导学生对所写要点进行归类、排队、添减,课文的脉络层次便清楚了,课堂上,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老师要为他们创设积极参与的条件,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给读书方法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具体步骤是:(1)会用字典、词典查字词;(2)学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3)学会理解句子含义;(4)学会概括中心内容(5)学会体会文章思想感情;(6)学会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文章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学生掌握了中心,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弄清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怎样的写作手段表现出来的。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去捕捉文章中心。

1、从课题入手,捕捉中心,课文的题目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如《为人民服务》。

2、从理解作者议论或抒情的段落入手,捕捉中心。有的课文,作者在叙述的同时会穿插进议论或抒情,从而提示文章中心,如《一夜的工作》。

3、从抓中心句或抓中心段入手,捕捉中心,如《养花》。

4、从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入手,捕捉中心,如《詹天佑》。

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学习掌握了阅读方法,就可以自觉读书,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提高语文素质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教学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三、重视课外实践

课外是学生实践运用语言的大课堂,更是学生自由获取语言,形成语言实践能力,自由表达,提高运用语言能力的大课堂。在这个社会大课堂里,培养学生自由表达大有文章可做。

1、当小记者,有目的地进行自由表达实践活动。学生在课外的言语实践活动,无时无刻地在不自觉地进行着,然而这些毫无目的,不自觉的言语实践带有盲目性,对于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提高无明显帮助,相反,我在课外布置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他们关心的问题,对学生言语实践却大有帮助。

2、校外考察参观旅游,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一方面引导学生留心考察周围的环境。比如现在的门店标牌、街头巷尾广告林立,良莠并存,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字和错别字,我让学生拿着笔记本,认真考察,发现不规范的字和错别字及时登记起来,查阅字典、词典,加以考证,及时向店主或有关单位反映,不能解决的,向学校老师反映。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外出旅游。每年,我都要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旅游,学生既饱览了祖国的壮丽山川,又提高了观察和表达能力。在参观旅游时,引导学生注意参观旅游顺序,如何把景点的特点说清楚。为保证有成效,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小组每个成员认真观察,互相交流,尽量用上好词好句,我在旁边引导、补充。然后各小组集中在一起,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从不同角度、侧面观察到的景象和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说,学生聚在一起,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旅游精神大餐,达到了言语实践的效果。

3、广泛涉猎课外书籍,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和各种读书比赛活动,形成自由表达的综合能力。学生积累词句,光靠课本上那些有限的量是永远不够的。有专家研究认为: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日本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拥有的词汇量与智商成正比。由此可见,增加课外阅读量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更是提高表达能力为自由表达服务的需要。

猜你喜欢
主体参与实施策略语文教学
浅谈高中物理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