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课程文化

2009-08-31 02:58贡学宝
关键词:政治课个体学习者

贡学宝

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课程,其特性决定了教师要在学科系统和德育系统中把握其课程性质。新的形势不仅要求思想政治课要继承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更呼唤着还原课程的主体性,追求新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因此树立课程文化自觉观念对于我们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新课程,全面建构思想政治新课程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面对现实:多元文化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统一

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个体意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等精神的倡导和对多元、差异、平等和宽容等的强调无疑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又对我国传统的道义观、公平观、生活观、交往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形成了文化价值冲突,因此思想政治课新课程强调教师必须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整体价值观体系的核心,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决策,是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基本参照点,是人据此行动的基本原则、理想、标准和生活态度,它不仅与个体形成自我同一性和整体性密切相关,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恒常的价值。在日趋多元的现代社会中,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营造更大的价值共享空间,以便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和方向。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价值选择是要有条件的,有基础的。选择必须是在核心价值观引导下进行的,基础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进行经验建构。从而不断提升个体生命成长的质量,在当前全社会重视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

二、思想转变:权威型知识观与批判型知识观的统一

英国课程学家扬指出“可以把课程的变化看成是知识意义的变化”。我们可以将知识观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权威型知识观,一种是批判型知识观。权威型知识观强调知识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中立性,批判型知识观强调知识的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思想政治课自身的特殊性和我国传统课程文化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程应树立新的知识观:坚持权威型知识观与批判型知识观的统一。

在此知识观的指导下。思想政治课可将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教学是专门组织的,以特定文化价值体系为中介,以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为核心,以完成预定任务为目的的师生交往活动”。在旧知识观统治教学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坚持德育的知识性和政治性。以一种纯客观或纯政治的立场展示其工作时。它是外在于学生的真实生活的,并不关心如何建立知识与价值的联系。而将教学定位为交往,则体现着德育系统诸要素间辩证统一的完整联系。而这种完整联系的真正实现,有赖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主体间性”的对立统一的实现,这又建立在意义关系情境营构的基础上。它和自主的、民主的、创造性的主动参与规范原则共生、共享,是诉诸师生、生生主体间意义关系的互动主体、生活体验。并促进师生的不断自我觉醒和境界提升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

三、策略支撑:三维目标的有效统一

学习,特别是道德的学习是建构在个体生活经验上的生命勃发的过程之中,竭力尊重个体生命的差异性,尽量满足个体生命的独特需求。努力开发个体生命的内在潜能,使其以最大的活力和张力保持对新经验的持久开放过程,这—切都呼唤着对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培养。学习策略主要包括学习者的认知策略和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借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技能,也就是怎样学习的方法。智力技能是指学习者掌握概念规律并将其应用于新情境的能力,也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对外办事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是新旧课程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冲突的过程。相信教师树立课程文化自觉将加强新旧课程文化之间的沟通和对新课程的深入理解,为新课程文化的持续生成和发展提供运作之基和动力之源。

[1]泰勒,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A],朱小曼。道德教育文化论从(第二卷)[c],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3-354

[2]麦克F.D,扬,知识与控制一教育社会学新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

[3]张广君:教学的交往本体观论要,载《教育评论》,1998。6

猜你喜欢
政治课个体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