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2009-09-01 03:09王卫玮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差距服务业结构

王卫玮 从 静

摘 要 早在“十五”期间,党就明确指出了:“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线”,中央这一决策充分体现了经济结构调整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金融危机期间凸显的内外失衡问题,也昭示了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居民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

一、经济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外经济结构扭曲和资源配置低效是潜在危机根源,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凸显的内外失衡,就是和国内经济结构的失衡联系在一起的。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涉及面广,错综复杂,表现在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多个方面。早在“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已经确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总的来说,国内经济结构失衡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趋势是:劳动力、资本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顺序逐步转移。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与世界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有明显差距。从1998年到2004年,中国的制造业年平均增长速度是20%,而服务业的增长率,就是2004年调整之后,增长率才9.32%,在GDP中占的比例,2004年是40.67%,2005年降到40.26%,如果和印度这些低收入国家相比,我们要低十多个百分点,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是扭曲的,而贸易顺差不断的扩大,这种失衡状况就是因此而发生的。

究其根本,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制造业部门经历了相对成功的价格所有制等市场化的改革,激励机制在不断的完善,盈利能力和对资源的吸引力在增强。第二,咱们对外贸易和国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使得制造业部门更快的获得市场、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增强了它的吸引力。第三,我们对于外向型经济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汇率低估、税收优惠、贷款倾斜、低地价、低的劳工保护等等,再加上现在咱们的流转税,税制,实际上使得服务部门比制造业承担了更多的科员负担,使得现在的制造业对于经济资源的吸引力,也比服务业要更强。第四,现在很多现代化的服务部门,尤其是医疗、教育、环境、金融、通信、交通等等部门市场化的改革严重滞后,而行政性的垄断现象相当严重。不仅是这些部门的内部激励机制得不到改善,降低了对资源的吸引力,而且在严重的行政垄断的保护下,外面的资本和劳动也面临着很高的进入成本,这样就扭曲了这个资源配置,造成了结构扭曲,这才是根本的问题。

(二)城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

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异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过大。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和乡村农民的收入差距,比率和绝对额都在扩大。2006年2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就警告称,中国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可能会威胁社会稳定。究其根本,主要是:第一,制度缺陷造成的灰色收入干扰了国民收入的正常分配。第二,国有单位分配秩序混乱、垄断行业不合理高收入的现象仍然存在。第三,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第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突出表现在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的程度和经济结构的差异,从全国范围来说,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人员、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更多地流向东南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1978年东、中、西部GDP占全国GDP的比重分别是52.5%、29.7%和17.8%。到2000年,西部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已下降到13.58%。这种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局面,也严重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意义

经济结构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系列重大关系问题。结构不合理,各方面关系不协调,就难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难以增强发展后劲,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不可能有效地推进。只有把经济结构问题解决好,才能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有效供给,才能切实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在2008年以前,我国经济虽然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发展的质量并不高,资源消耗高、资源 利用率偏低,金融危机使得产能过剩问题集中暴露,产业发展的结构和经济增长的机构亦不甚合理,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付出的代价较大。因此,在金融危机之际,进行战略性的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对于我国未来宏观经济的发展具备十分重大的意义,将促进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更平稳、更健康、更长久,未来如能实现经济增长结构的顺利调整的话,那么,中国要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复苏的愿望是值得期待的。

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2009年2月14日,《证券市场周刊》“2009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先生在讨论中表示:新的经济环境,全球经济增长的变化,中国的经济肯定要受到影响,中国应该用两年的时间来调整经济结构。

(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首先,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增长速度及带动作用。这是新的时期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服务业的特点是供给与消费同时发生,发展的过程也是拉动需求的过程,有利于在加快发展中不断创造出新的需求。未来几年,要利用工业部门受危机影响较大,国内民间投资趋向产业转移,国际资本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我国推进农村城镇化又为服务业发展拓宽空间等有利条件,进一步深化服务业部门的改革开放,清理不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各种政策法规,鼓励引导国内民间资本和国际跨国公司进入非禁止类服务业领域。而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国内形势都要求以大改革、大开放来促进服务业的大发展。

其次,工业向高尖端发展。目前我国出口的产品仍然是以资本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品为主。为此,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政府在政策上形成导向,鼓励和支持高尖端技术企业的发展,对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进行有效的遏制。

再次,推进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释放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的一个重要依托。我国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具有较好基础和较大空间。要积极探索以增加非农就业为主导、兼顾节省土地、规模经济、辐射效应的城镇化模式,鼓励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选择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不论以发展小城镇为主、中等城市为主,还是以发展各类城市群为主,都要以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扩大城镇就业岗位、协调城乡社会保障为基础、为导向。

(二)改善社会二次分配结构,扩大内需。

中国之前一直是以投资推动内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将成为一个中期现象,在这几年里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缓慢复苏和低速增长的时期,并对我国的需求格局和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要推动我国经济较快回升,尽可能延长高增长阶段的时间,需要在未来3~5年间,把当前扩内需、促增长的短期政策适当扩展为可持续的中期政策,在千方百计稳定出口的基础上,多方面寻找拓展内需的渠道,为长远发展打下更好基础。

首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当前,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使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居民都能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其次,增加农民的收入来刺激农村市场的消费。农村市场的大发展,虽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但由于历史、自然和农村固有的规律,决定了农村市场消费潜力的释放决非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多方努力,多管齐下,才能使其逐见成效。第一,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和财力转移支持力度。第二,从根本上增加收入、提高购买力水平。三是要继续下大力气,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有更多的可支配剩余支出,为开拓农村市场奠定基础。第三,大力改善和优化农村消费环境。第四,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步伐,适应农村消费新变化。

(作者单位:王卫玮,军事经济学院政治教研室;从静,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系)

猜你喜欢
差距服务业结构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半包围结构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