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专业特点因材施教

2009-09-01 03:09范国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中等职业因材施教

范国平

近几年,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中职数学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起点低,差异大,学生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相当明显,大批基础薄弱的学生“望数兴叹”,希望尽早摆脱数学的学习。这种状况给中等职业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改革中职数学教学势在必行,而结合专业特点因材施教的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理念便是当前改革的一个核心。

结合专业特点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因人而异,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都能保持愉悦的心态,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挖掘其潜能,发挥其特长,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心理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结合专业特点,重新整合课程体系

(一)明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定位

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课程是中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与普通高中开设的相应课程属于不同的类别。它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着眼于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培养需求,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必须承担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服务的功能,这是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基本功能。同时,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还必须与实用技能教学相结合,并为其服务。

(二)尝试建立新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结构体系

1会考体系

着手建立中职学校数学课程会考体系。会考课程体系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该体系应当有一条“底线”——教学内容及其难度的最低要求。会考课程基本覆盖现行会考的要求。就是强调学生的运算能力、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加上对各知识点最基本的应知应会。这也是当前中职学校合格毕业生对数学应达到的最基本要求。

2课程结构

中职数学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又要满足后继课程学习需要和部分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因此设计中职学校数学课程结构的基本思路是:在上述“会考体系”的基础上,将数学内容适当加宽、加深、加实,形成“会考+专业选学内容+提高”的结构。其中“会考”,即“会考体系”的内容与要求,它面向全体学生;“专业选学内容”,是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选学若干内容。这两部分构成不同专业学生的必学内容。“提高”,是为参加对口高考的学生安排的教学内容。

此课程结构中,要始终注意做到两个“着重”:一是着重对学生数学基础的培养,主要是基础数学知识与基本数学能力:二是着重对学生文化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利于更多的合格人才从职业学校中脱颖而出。

3课程内容

各个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组合,构成本专业的数学课程体系,在数学学习中采用弹性的、互动的、多层次的学习方式,以适应学分制课程体系,满足专业岗位群的需求。

会考内容要满足各专业和现代职业岗位对高素质劳动者共同的基本需求,教学内容包括数的运算、集合、函数、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初步、数列等内容。

专业选学内容要满足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各大类职业岗位群对高素质劳动者的特殊需求。教学内容覆盖会考内容,但又要在其基础上结合专业的需要加上如立体几何、概率、统计等知识内容。

二、突出专业特色,因材施教

1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由于数学基础不同、所学的专业不同,学生之间不仅有数学认知结构上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在教学中,要想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就必须客观对待学生间的差异,尤其要从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2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要紧紧围绕专业展开

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要注重专业特色,教学中要淡化形式化的推理证明,重视知识的运用。如烹饪专业的数学教学以数的运算、排列组合、立体几何为主要内容,这样安排,考虑到该专业学生文化基础普遍差的特点。又符合数学教学为其专业服务的指导思想。其中数的运算可以结合该专业的成本核算;而立体几何的空间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食品雕刻的空间观念。对动漫专业可以改造立体几何内容,去掉繁琐的形式化数学证明,变枯燥的立体几何课程为饶有兴趣的实验操作课程。要通过学习空间的点、线、面、体,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而机电类等工科类专业数学教学的内容要包括平面矢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正弦型函数、坐标轴的变换、极坐标、复数、数学应用等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专业课如机械制图等都对数学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机械类专业,增加利用三角函数进行工件计算的内容,可以满足专业学习和职业岗位的需求。这些专业还可以增加坐标轴的平移、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等内容,这些是技术工人必须掌握的知识,在数控加工等方面有实际的应用。

财经等文科类专业数学教学内容包括函数及其简单应用、排列组合、彩票问题、线性规划、税收问题等。这些内容都与专业要求密切相关。如银行利息税、贷存款利率的计算等内容的教学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打好了基础;再如掌握直线和圆的方程,理解方程和曲线的关系,了解简单的线性规划,就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不管是机电类等工科类专业,还是文科类专业。数学学习中都涉及许多曲线图示,为使学生达到理想的接受效果,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要让计算机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使学生学会用数学软件完成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尽早应用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既使数学学习与计算机运用密切结合,又降低了数学学习难度,可谓一举两得。

数学课程一直是中职校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影响着千千万万中职学子的学习。如何改革中职数学课程,使其发挥出最好的教育功能是当今中职校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突出专业特色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但相信这是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也是目前中职校数学教学走出低谷的一种选择。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中等职业因材施教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