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眼眶下壁骨折诊断价值分析

2009-09-01 03:09何晓娟杨晓丹李秋霞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19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

何晓娟 杨晓丹 高 乔 李秋霞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二维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及三维重建技术在眼眶下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过筛选的50例可疑眼眶下壁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常规检查,再行MPR及三维重建,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0例外伤患者常规CT检查中有35例(70%)怀疑有眶下壁骨折,但不能确诊,而通过MPR、三维重建,35例均确诊为眶下壁骨折。结论:MPR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诊断眼眶下壁骨折具有优越性,为临床治疗和法医学鉴定提供直接依据。

[关键词] 眼眶下壁骨折;CT;三维重建

[中图分类号]R777.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7(a)-118-01

通过对眶骨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可以直示骨折状态和眶内容物脱出程度;矢状位图像可清晰显示眶下壁前方或后方骨折情况,以及下直肌及下斜肌整体内陷情况,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50例临床怀疑眶下壁骨折的患者,临床多伴有眼睑肿胀,皮下淤血,结膜下出血;15例患者出现复视,8例患者眼球下移,5例患者眼球突出,3例患者眼球陷没,21例患者眼球运动受限,几乎所有患者眶下神经分布区麻木,5例患者视力障碍。

1.2 扫描方法

本组50例眶骨骨折或临床怀疑骨折患者,采用西门子Sensation 16层螺旋CT扫描,患者仰卧,头先进,力求头颅水平面双侧不偏斜,做轴位扫描。扫描参数:准直器宽度为0.75 mm,扫描层厚3~5 mm,电压120 V,电流310 mA,每层扫描时间为0.5 s,重建间隔为0.75 mm。将重建数据输入3D,即可呈现出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即MPR。再选用再现技术,常用的再现技术有表面再现技术(SSD)及容积再现技术(VRT)。

2 结果

50例患者在常规检查时,有35例可见上颌窦内高密度影,有18例伴有线形骨质密度影,因为眶底近水平位,骨折线多数不清晰而不能确诊。采用重建间隔为0.75 mm,将重建数据输入3D,即可呈现出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即MPR。17例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上见线状骨折线,眶底轻度裂开,眶内容物略向下移位;18例伴有眶底断裂处骨片向上颌窦内塌陷,其中,10例为呈乳头状突起于上颌窦顶部,8例为不规则团块状嵌入上颌窦内,伴有低密度脂肪组织和下直肌及下斜肌嵌顿,其中2例团块影呈混杂密度,为眶内伴有出血所致。35例眶下壁骨折中15例伴有眶内侧壁骨折,其中有10例患者在外院诊断为眶内侧壁骨折来我院复查,经MPR重建发现眶下壁骨折。35例眶下壁骨折中,9例伴有复杂颅面骨骨折,2例伴有眶尖骨折碎骨片移位和视神经管变窄。

3 讨论

常规X线平片对细微骨折及软组织损伤情况显示不佳,而CT普通轴位扫描经常对眶下壁骨折造成漏诊,因眶下壁几乎接近于水平位,轴位图像只能看见上颌窦内高密度影,从而推测眶下壁骨折,并不能很好地显示骨折情况,更不能清晰显示眶内容物下陷程度。MPR能直接显示单纯轴位图像不能显示的眶下壁骨折线及骨折上下关系,以及前后移位程度,从而有效地弥补了轴位CT的不足。眶内容物嵌入情况在冠状位图像上显示更为清晰,眼下直肌、下斜肌移位情况显示佳,其中冠状位图像显示骨折片移位上下关系及眶内容物嵌入程度最好,而矢状位图像显示整个下直肌及下斜肌向下嵌顿情况及眶下壁骨折的前后关系最好。再选用再现技术。相比而言,VRT较SSD更细腻,图像更逼真,可以对三维重建图像进行任意角度旋转、放大、缩小,对感兴趣区改变颜色和亮度,或利用“切割层面”及“感兴趣区选择”对组织内部或内侧面的结构进行显示。VRT图像不仅能清晰显示整体骨架,还可以任意旋转图像进行多角度观察,明确骨折的立体定位,对骨折断端有无移位显示更加直观,尤其对明显的眶下壁粉碎性骨折伴有塌陷显示良好,立体而直观。同时可以清楚地显示其与周围骨的毗邻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信息,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重要依据,但SSD及VRT不能显示周围软组织改变,对骨皮质轻微分离显示不佳。因此,MPR和SSD及VRT互补应用可提供全面的影像信息。

眶底主要由上颌骨眶面、颧骨眶面和腭骨眶突构成。眶底呈一向后上延伸的倾斜平面,其后部为薄弱区,有眶下管及眶下裂通过。该区和筛骨纸板相连,构成眶底的内下壁,薄如纸。眶下沟接近眶下裂内侧1~3 mm处骨壁最薄,最薄处仅为0.5~1.0 mm,为发生骨折的常见之处。眶下壁骨折多位于眶底中线偏内后侧。本组35例眶下壁骨折患者,冠状位显示骨折均位于眶底中线偏内侧,矢状位显示骨折位于中线偏后侧28例,位于中线偏前侧7例。

眶下壁骨折多半合并眶内侧壁骨折,本组病例有15例患者伴有眶内侧壁骨折,表现为眶内侧壁中断,常向筛窦内凹陷、移位,伴有筛窦密度增高,有的亦可见内直肌和眶脂肪组织经骨折裂口疝入筛窦。有2例患者伴有复杂颅面骨骨折,眶尖骨折碎片移位,视神经受损。

[参考文献]

[1]周康荣.胸部颈面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91.

[2]范先群.眼眶爆裂性骨折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J].临床眼科杂志,1998,6:66-68.

(收稿日期:2008-09-28)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