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剧本创作的思维方法及其规律

2009-09-03 07:03杨冬梅
电影文学 2009年13期
关键词:剧本创作故事角色

杨冬梅

[摘要]剧本是一剧之本。制作一部动画电影,首先就是从创作动画剧本开始的,它将成为后续每项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动画剧本的质量是决定一部动画影片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剧本的地位,剧本的创作特点,创作思维及其特点来探讨动画剧本创作。

[关键词]剧本创作;故事;角色;场景制作

一、剧本创作在动画片中的地位

剧本是一剧之本。制作一部动画电影,首先就是从创作动画剧本开始的,它将成为后续每项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曾经说过:“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影片来。”因此,动画剧本的质量是决定一部动画影片质量的关键因素。

剧本是动画片的灵魂,剧本在动画片创作过程中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剧本不直接给观众欣赏,而是提供给导演和其他动画环节创作者的一张“蓝图”。剧本的创作思想,贯彻到动画片创作的各个环节中。有人说,面对一部粗糙质劣的剧本,无论多么天才的导演,多么努力,都无法拍出一部出色的片子。美国、日本等动画片发达的国家,非常重视剧本的创作。据称,仅迪斯尼公司,每年都要拿出上亿美元的资金,到全球寻找合适的剧本,可见剧本在动画片创作中受到重视的程度之高。

二、动画片剧本创作的特点

在动画片剧本的创作中,作家可以发挥想象力,尽情地表现剧情。如迪斯尼早期的动画片《三只小猪》,就是讲述猪和狼争斗的故事,作家完全可以摆脱真人实拍的束缚,营造一个特有的梦幻般的世界。动画片剧本创作不但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想象力还要具有创新性。我国的动画片创作中,作家常常以一副教育家的姿态,这种思想导致了我国动画片剧情单一、刻板,故事老套的缺点。美国的动画片剧本创作中,动画作家自由想象的步伐走得更远。比如在动画片《怪物史莱克》中,作家没有将主人公描写成帅气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仅想过安稳日子的怪物,为了回到原来平静的生活中,他才去救公主的。也就是说,他救公主的初衷没有传统编剧中勇敢无畏的侠义精神,而那别出心裁的想象力,为该片获得成功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除了想象力外。剧本创作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题材的选取

在题材的选取上要具备一定的时代感。一部有时代感的动画电影,观众通过影片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引起发自内心的共鸣。在具备时代感的同时,动画剧本的创作者还应该具备市场意识。使影片具有商业娱乐效果。优秀的剧作者会将观众的审美特点和观赏习惯作为创作剧本的参考要素,并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进行针对性的侧重。日本动画系列片《蜡笔小新》运用了观众喜爱的现代动画语汇,将日常生活用夸张、独特的搞笑手法展现出来,主角小新与同龄孩子格格不入的大人口吻和成人笑料使全片充满了喜剧色彩。这使得该片在推出后受到不同国家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喜爱,蜡笔小新的形象也由此深入人心。

2,主题的表达

主题在电影剧本中占有主宰地位,它将未来电影剧本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细节、对话、结构乃至电影中的各种表现手段都统帅起来,使之服从于主题的体现,并以电影剧作艺术上的完整和谐和统一,呈现给读者和观众。因此,动画剧本的创作,必须始终围绕表达主题这一重要目标。

表达主题首先必须突出主题。由于动画电影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取材范围相当广泛。因此动画电影所能表达的主题也空前丰富。如《攻壳机动队》中人类对自身的质疑和反思,《幽灵公主》中自然与人类的对立和融合。虽然动画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是如此的多样化,但在一部动画片中,剧本的主题必须突出。

其次,在主题的表达技巧上应讲究含而不露。主题必须鲜明,优秀的艺术作品都会留给欣赏者想象的空间,而这些空间往往是表达作品主题的最佳之处。日本动画《萤火虫之墓》就是一部以写实手法和旁观者的视角铺陈而出的战争悲剧。

剧本的主题在表达时还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民族文化中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深深影响着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们,进而影响动画剧本的主题。我国早期优秀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就是这样的一部杰作。

3,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物是动画片最耀眼的商标,塑造人物形象是动画剧本的第一任务。好的剧本要想超脱平庸而获得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商业效果,必须把人物性格的刻画放在艺术描绘的核心位置上。性格鲜明的人物会对故事起着非同一般的推动作用,而真挚感人的故事对于树立人物的形象,展现人物的个性,也是非常必要的。人物是故事的人物,故事是人物的故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剧本创作中,为了塑造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就要考虑人物符合其性格特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就是独特的语言行动、风度气质、爱好习惯以及外貌神情等。通过对人物行为动作、心理动作、语言动作等刻画性格的艺术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展现人物性格的真正魅力,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如《猫和老鼠》中聪明又爱恶作剧的杰瑞。不仅如此,剧作者还应该把自身对生活的审美思索和炽热深情渗透于人物性格的艺术创造中,赋予人物独特的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让观众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动画角色。

三、动画片剧本创作的思维方法

1,思想要单纯

单纯并不等于简单。作家在动画剧本创作时。剧中角色的思想越单纯,越有利于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如动画片《美女与野兽》,描写了一位乡村美丽少女拯救变成野兽的王子的故事。片中树立一个智慧、勇敢、善良的少女形象。单纯的思想往往比复杂的心理意识更有说服力,表现复杂的心理意识不是动画片的强项,那更适合真人在实拍故事片中表演。动画毕竟是画出来的,如果在剧作中对角色的心理描写过多,那么在后期的动画形象与设计制作中会带来很多的麻烦,不利于动画片系统的生产。

2,氛围要美好

在创作剧本时,对主人公的塑造要美化。如果角色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即使故事情节再出彩,观众在心里也不会接受,欣赏的兴趣也会锐减。剧中环境的描写也要美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如在动画片《龙猫》中,作家精心营造出美丽的日本山村风光,通过画家描画在纸上后显得生动无比,给人一种美的愉悦感。

3,故事情节要质朴

尽管动画片受到各个年龄段人们的喜欢,但它最主要的观众还是青少年。少年儿童处在成长期在很多现象的分析上、在复杂剧情的剖析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家在编故事情节时。要更多考虑到他们的欣赏水平。在动画片《抢枕头》中,三个儿子误以为父亲的枕头里藏有银元宝,上演一出相互争夺枕头的丑剧。片中告诫人们孝敬父母的传统道德不能丢的道理。这些动画片中情节都不复杂,故事也很质朴,基本上是一条线索牵动事件的发展。这样处理故事有利于小观众能够看得懂片中要表达的思想。

在动画片中,展现主要角色的理想至关重要。角色没有理想是空洞无力的。是没有说服力的。几乎在所有优秀

动画片中。角色都有明确的、正确的奋斗目标,剧中所展现的理想都是美好的,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剧本的思想境界,还可以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四、动画片剧本创作的方法与规律

动画片剧本创作和其他的艺术门类一样,有它自身的创作方法和规律。作家正是在这些基本方法的指导下,才创造出光彩夺目的动画片。剧本具有双重属性,既有影视艺术的特点,又有文学的特点。动画片作为影视艺术,它要求最后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可视的生动形象,故剧本在创作时要有可视性,用文字来讲述一个个画面的故事,抽象的文学语言要变成可以观赏的动作形象。可视性和动作感是剧本创作的法宝。剧本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是用文学的形式,对将要搬上屏幕的动画片进行书面文字的描述。

文学的创作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比如,文学中在写一个人痛苦时,可以说“他痛苦得心如刀割”。但在剧本中却不宜这样写,剧本中要将人物的心理外化,写出外象和动作,时时都要体现镜头感。剧本中可以这样写人的痛苦:“他紧锁眉头,不停地抽烟。”这样,人物内心世界就通过动作表现出来了。

在动画片剧本创作中,对剧本创意的提炼、角色的塑造、故事情节与冲突的展开是创作的重点。一般而言。对这三个方面的认识越深入,剧本成功的机率就越大。作家在开始剧本创作时。首先是要清楚剧本大致要创作什么样题材的故事,是现实的还是幻想的;角色是什么模样,是人类还是动物;风格是什么特色的,是写实的还是可爱的;功能是什么类型,是娱乐性的还是教育性的;剧本规格是什么型号,是电影长片还是电视连续剧的。只有搞清了这样的一些基本的问题后,创意才会有目标。创意的提炼因人而异,每个作家的创意方法虽然不同。但基本上是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的。当然在创意中,也有一些“禁区”,如违反国家法律政策的动画片,是不能进行剧本创作的,特别是反动、色情、暴力、迷信等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严禁创作。

这里讲的角色,是广义的描写对象,如人类、动物、植物、外星人、神仙等。树立人物形象是剧本创作的第一任务。观众在看过一部动画片之后,在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动画角色。动画角色不是一个平面的形象。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人性化了的,能够和观众进行感情沟通的鲜活形象。既使主要角色是动物,也要根据人类的思想活动进行创作。比如米老鼠、唐老鸭、小熊维尼、小马王等都是动物,在外形上它们都是动物的化身,但动作和思想是人类的。动物本来是没有思想的,如果按动物的思维表现动物。那动画片就没有欣赏价值了。所以在以非人类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动画片中,要给它们一个人类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人性”。由此可以看出,动画人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有广阔的创造空间。在动画人物表现上,个性鲜明的性格和精彩的台词也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

动画片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在动画片中几乎没有不是以故事的形式展开叙述的。完整的故事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故事叙述中,设置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是动画片编剧创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戏剧式结构的故事,是围绕相对集中的一个矛盾冲突、一个事件来展开情节,因而故事的主线索显得非常单纯、明确,符合动画剧本的要求。如《埃及王子》《花木兰》《小鸡快跑》《冰河世纪》等动画片,故事中的矛盾很尖锐,总是一个冲突解决了,另一个更大的冲突又发生了,在此起彼伏的冲突中。剧情逐步往前发展。逐步形成一个最大的矛盾,也就是形成剧情高潮,最后进行大爆发,故事在高潮之后结束。故事的节奏要有紧有松,动画剧情在结尾常常制造一种相对活泼的气氛。如果故事在结尾还是悬念重重,冲突不断,那么观众在观看影片后会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猜你喜欢
剧本创作故事角色
田汉南国社时期剧本创作论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