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可以走多远

2009-09-05 04:10程乃珊
上海采风月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阳春面周立波海派

程乃珊

他的风格是粗粮细作,这就是海派文化的特点——追求精细优雅

一如上海老话“噱头噱只头,蹩脚蹩只脚”,周立波是很懂得这句家乡谚语的,一头一脚做得十分到位用足心思,很符合上海传统的审美。周立波的形象设计,是上海男性很经典的一个符号,他的发式甚至还有点老派,一对漆皮皮鞋试刮锃亮。有人嘲笑这是标准上海小资男人的卖相。小资就是白领,有什么不好?有如英国的憨豆先生,上身粗麻呢西装配棕绿色灯芯绒裤,一辆绿色的小排量汽车,一看就是典型的保守拘谨诚恐诚惶在大都会高生活指数下讨生活的小白领。周立波这样的包装看似老派传统,却是对观众的尊重,也有一种无声的约束,这样一位先生台上一站,观众自然不会在台下嗑瓜子,呼朋唤友,大声接手机。

周立波这一特定的形象设计,令传统上海方言表演提高了一个层次,令其白领化和都市化。

现今常有人质疑:周立波可以走多远?我们都不是预言家,但至少,笔者认为,周立波的造型是可以一直走很远的。不过我们首先要对这个“远”的概念有个界定:“远”不能单理解为覆盖面,一种单纯的数学量度概念。人文意义上的“远”,应该还指其独特的文化个性风格、流派及能引领的社会影响力,并能成为城市话题、成为一种特定的符号。

雨果说过:“每个作家都要有一块适合自己耕耘的土地。”杰克伦敦也说过:“我的创作天堂,就是描写我脚下巴掌大的这块土地。”两位作家所指的这片土地,就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和人物。这两句话适用任何创作人士。

周立波很清楚很冷静地抓准了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正如他自己所说:“文化要有本位主义,占领自己的领域,把它做深做透。”

上海俗语,各人头上一爿天。其实各人脚下也是一方地,问题是好多人只看到远方的目标,忽略了脚下这方土地。周立波却抓住了,并且辛勤地耕耘着这块土地。

笔者认为,周立波的耕耘方式是十分可取的。讲得通俗点,他的风格是粗粮细作。这就是海派文化的特点——追求精细优雅。上海人是连一碗无面浇的光面都精工细作的:下得软硬适中不粘牙入口爽滑的面条,注入熬得浓浓的稠稠的高汤,再刮入一垛汪汪的猪油,撒上一把滴绿的葱花,还冠以一个十分灿烂的名字——阳春面。令一碗平民吃食都色香味齐全。上海人是连萝卜干也都要切成细细粒粒,放在热油锅里煸一煸,加点糖再加点毛豆笋干之类才入口的。周立波就秉承了上海人追求精致生活的遗传。正如他说:“生活不精致,哪能出现精致的作品?”对上海人来讲,精致与市民生活是不矛盾的,完全是和谐一致的。毋需讳言,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取材带有很原汁原味的上海小市民元素,但他是经过很精细很认真的处理,恰如上海的阳春面、萝卜干炒毛豆那样,做得色香味齐全,合了上海人的口味。共鸣,是艺术取得成功最关键的一环。以一味讨好观众来取得“共鸣”,不出奇。难的是,以一种出其不意全新的角度来获得共鸣。这在学术上称为“相悖论”。以这样的方式取得台上台下的共鸣,那才叫本事。周立波用了反讽的手法,把不堪回首的荒诞十年笑侃了一番,引起人们深深的共鸣。正如学者钱文忠所说:“他用他特有的方式,化解了我们一个沉重的包袱。”他将上海改革开放三十年包括开埠百多年的能捕捉到的细节用俏皮生动的上海方言表达出来,让观众暂时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来聆听上海方言(今天许多上海年轻人对自家方言都已十分陌生了),重新体会到家乡话的魅力,唤起了上海人的集体回忆,这样引起的共鸣,能令人反思回味。一场以笑声为主的脱口秀能做到这点,应该讲是不容易的。

周立波只要一如既往,小心爱惜自己,观众着力爱护他,相信他会走得更远。这种“远”,不是走尽天涯的远,而是很上海的步子,就是如他自己所说的“进三步退一步”,或者可以讲是一种探戈舞步。上海的特点是空间紧迫,犹如一家精致的瓷器店,不合适进行大踏步甩胳膊的前进步子,而是适合见缝插针,进进退退中舞出风采的探戈舞步。所以,与其论周立波还能走多远,不如说,周立波还能舞多远。笔者还是这句话,只要周立波坚持“我想成为有知识的人”的座右铭,并以此作自己表演艺术的支撑点,他的舞姿会越来越多彩。

猜你喜欢
阳春面周立波海派
SR-71侦察机
从波波到涛涛,周立波终于活成了玛丽苏
外婆的阳春面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为“海派”正名
跨界合作引领时尚
海派,一种“变”的渴望及行动
周立波:海派清口也玩“股”
周立波:海派清口也玩“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