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童真悄悄溜走

2009-09-05 04:10
上海采风月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塔纳勒斯自传

金 探

现在最红的美剧是什么?《越狱》?《24小时》?这些伤神费脑的剧目已经统统out了。2008/2009年度最红的美剧是那些青春无敌的校园男女的天下,比如《绯闻女孩》,比如《汉纳·蒙塔纳》。而你以为捧场的一票观众都是90后的小朋友么?又out了,统统是我们一众朝九晚五、三十岁上下的格子间男女。是的,剧情很幼齿,很梦幻,很不现实;主角很幼稚,很年轻,很不深刻;可是“童真”和“梦”,不正是我们这些苦苦挣扎在生活和职场的夹缝中的半熟龄小白领们,现在最想紧紧抓住不放手的么。

手头这本《我是麦莉》,正是当下红透北半球的美剧《汉纳·蒙塔纳》的主角麦莉·赛勒斯的自传。是的,自传,一个16岁小姑娘——人生才过了1/5吧——的自传。翻开书,那些简单浅显的文字,东一榔头西一棒般的结构,勾勒出了一位率真敢言的邻家女孩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最后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明星的成长路。看着麦莉谈她在学校被人关在厕所,谈《汉纳·蒙塔纳》,谈她的家人、她的初恋,谈当学习和演出撞车时的忧郁,谈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真正存在的女孩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文字很浅,浅到我翻看着几乎睡着了,然后飘忽着做了个奇怪的梦:工作了10来年,突然又回到了初中时的学校。不是去教书,不是去参加校友会,而是去做学生。老师还是那时的老师,同学还是那时的同学,而我却是现在的我。对我这个另类,有些“坏”学生总是想方设法地作弄。“我是来学习的,职场里的勾心斗角比你们这些小儿科厉害多了,不和你们计较。”有的男女生走得近了,同学中传的沸沸扬扬,老师们郑重其事的请双方家长来学校,批评教育。“又不是什么‘艳照门,又不是什么‘卡帕女,不就是少男少女牵牵手,琼瑶戏里般纯纯的、朦胧的爱慕嘛,至于吗?”看着那些被老师没收的一摞摞抄满各种歌词的硬面抄、笔记本,看着那些眼睛红肿,在办公室里抄着课文的同学,我很庆幸自己的目标就是努力学习,那些明星偶像们根本没有映进我的脑海;我期待着考试,期待着自己名列前茅,期待着老师们对我的赞扬;最后的考试把我的梦惊醒了——各科考卷上的题目我都会做,可是我却怎么也写不出答案。

喝了杯凉白开,感觉这个梦是如此真实,梦里给出的启示又是如此的残酷。忍不住又翻起了这本能让我做上这样怪梦的书,阅读着近乎于流水账的叙述,我顿悟了:对一个16岁少女的文字,我们又能有什么样的要求呢?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的是这个少女的真,这恰恰是我的梦里那写不出的答案。每个人青春期的记忆才是最真最珍贵的记忆,梦里发生的很多事情或多或少都在我的同龄人身上发生过,但是这些记忆已经慢慢地变得模糊,已经渐渐从脑海中消失。2003年4月1日,我才回忆起那时一堆人挤在我家看“哥哥”告别歌坛演唱会录像,哭得淅沥哗啦的情景;2009年6月26日,我才记起当初自己边做数学题,边跟着walkman里播放的MJ的Black Or White打节奏的情形。当失去时我才发现,我失去的是我曾经青春的见证,失去的是我记忆的标签,失去的是我的真。

引用麦莉写的一句话:“There are multiple sides to all of us. Who we are--and who we might to be if we follow our dreams.”(一个小丫头能有这样的总结和思考很不容易)我们是不是也能找回自己梦想,成为一个应该成为的人呢?是不是应该去找回已经溜走的童真呢?

《我是麦莉》:[美]麦莉·赛勒斯 希拉里·利夫丁著,王宏 刘霞 刘淑芳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定价:28元

猜你喜欢
塔纳勒斯自传
陈独秀的自传缘何戛然而止
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结构解读梅勒斯
泰国抗议主要推手:塔纳通
云的自传
200次越狱的生死恋歌
《李敖自传》
曾经的天使
不可错过的克莱恩·蒙塔纳
卢齐欧·封塔纳名作拍出1.85亿元
邵洵美主编“自传丛书”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