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尝试

2009-09-16 04:44李中正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6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探究

李中正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本次课改的一大亮点。新课改要求教师坚持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改变旧有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抑制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影响学生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状态,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下,自主探索,相互交流,相互印证,讨论总结,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和谐互助、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转变旧有的教育观念,是新课改实行的前提。只有在观念上真正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步伐一致,面向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培养四化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妨碍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新课改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学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关爱每一个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更有效地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不仅要敏锐地发现这种变化,而且要有效地促进这种变化,永远要对学生满含期待。教师切实地做到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尽量少地关注学生犯下的错误,更多地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所作出的努力,更多地发掘学生的优点,将人生中美好的一面展示在学生面前,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教育才会取得成功。

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意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机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教师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俯下身子看学生的学习,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呈现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一样也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讨论设计方案、实验安排、成员分工合作等问题。当一个个尽管不完善的实验方案出炉时,相信师生间已真正达到互动、互惠。学生从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综合评价方式,确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在于教师教得怎样,而在于学生学得怎样。所以在教学中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思考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课前预习在教师的预习提纲指导下,学生利用自修时间对新知识进行预习了解,并带着思考和问题,进入自主学习。时间自定。意义: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去尝试、去体验,养成自学习惯,形成自学能力。

展示成果及合作探究学生在课堂上展示预习探究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确定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制定可行的、学生容易掌握的学习内容,提出要求;明确任务后,学生对预习过程中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教师对交流后的结论及时评价。在这期间,教师放手让他们去学习新的知识,让他们去发现、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为掌握学习内容打好基础。

教师引导小组与全班讨论探究,对小组的合作形式、方法、内容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和体现自己的视角和创新的思考,倡导有个性、有文才、有感染力的语言,鼓励现场即兴地阐述自己的看法;教师设疑质疑,师生相互交流、启发,同时教师确保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而落到实处。意义:重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共同学习的习惯;培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班级形成探讨、争辩的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交流总结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达成知识目标,形成科学认识。教师通过精讲释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章节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意义:通过教师必要的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补充不足,形成正确的认识及知识体系,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提升。

实践巩固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学习完成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地设计好适量、多层次、灵活多样的练习题,在学生自练完成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教师讲解关键点、重点、难点。这样,学习有了良性循环,从另一个角度巩固学习内容。意义:通过及时练习,有效点评,查漏补缺,解析释疑,突破难点,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注重学生的答题方法、技巧的提升。

知识延伸课后及时总结当天所学知识,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把与本节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形成知识网络。意义:通过知识的延伸,形成知识网络,加以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后及时总结交流

本教学模式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目的是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体验知识、走进知识;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欲望和责任感。

通过本教学模式的探索,笔者体会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融入社会改革的大潮中,完善自己,奉献社会。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柴沟镇柴沟小学)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