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育人为导向 完善资助机制 全面提升资助效益

2009-09-16 06:33张晓芳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资助困难经济

张晓芳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贯穿大学生学习全过程,涉及大学生生活各个方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首都师范大学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办公室和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公室,2008年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全面负责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种资助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学校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手段,以奖、助学金为激励方式,以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为辅助措施的多元化的资助工作体系,提出了“构建机制,规范管理,资助为先,育人为本”的资助工作理念,实现了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一、加强领导,理顺关系,建设三级资助机制

健全的组织结构、顺畅的工作机制,是做好资助工作的重要保证。学校在原有工作机构的基础上,通过吸纳整合,规范改组,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有效的资助工作机制,形成了校、院(系)、班三级联动的工作模式。

1.建立完备的三级资助工作机构

学校高度重视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机构的建设,成立了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的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全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各院(系)成立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团总支书记、班主任(辅导员)为成员的院(系)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院(系)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教育和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各班级成立由班主任(辅导员)为组长,学生代表为成员的院(系)学生资助工作评议小组,具体负责本班级学生资助工作的组织和落实工作,从而为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2.形成完善的三级资助工作协管机制

在健全资助工作机构的同时,通过不断探索,学校还建立了多层次、全覆盖、纵向延伸的三级资助工作协管机制。学生处安排专职教师全面负责学校资助工作文件的制定及宣传、组织、实施、管理;各院(系)推荐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学生处统一聘任组成资助工作联系组,负责学校、各院(系)、班级资助工作的沟通、协调及组织、实施;各班级根据自身特点,选拔不同数量的受助学生,作为资助工作协管员,协助班级资助工作小组做好宣传、咨询、调查等活动。

二、夯实基础,规范管理,努力做好5个到位

在认真贯彻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学校结合新的政策和形势出台了《首都师范大学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暂行办法》、《首都师范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办法》、《首都师范大学社会奖助学金管理办法》等,同时修订了包含学生资助政策的15个条例和文件,汇编制定了《首都师范大学学生资助手册》,统一了资助的原则、规范了资助的条件、细化了资助的程序、明确了资助所需材料及受助学生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同时,加大了资助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好5个到位,保障了资助工作更加扎实、深入、富有成效地开展。

1.宣传咨询到位

学校充分发挥三级工作机构和三级工作协管机制人员的作用,定期召开培训会、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各种资助文件,通过召开班会、小组会和邮件群发等形式,及时、全面地将有关政策、文件传达到学生当中。同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资助工作宣传咨询周、开通资助热线、利用网上答疑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共性和个性问题。多年来,学校坚持招生咨询现场答疑、随录取通知书给新生寄送学校资助政策等,让新生提早了解学校资助政策,保证了新生入学第一天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这一措施既宣传了资助政策,又自觉接受了各方面的监督,确保了学校资助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2.制度落实到位

为了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把党的关怀带给每一位学生,我们抓住4个关键问题:一是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和综合测评工作。学校对资助工作加强事前的调查、过程的抽查、结果的公示、事后的跟踪等环节,准确确定资助对象。二是加强学生信息的采集、学生相关信息统计等,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的建档和档案更新工作,建立学生动态信息库,准确掌握受助学生的情况。三是将资助工作制度化。学校将每年的3月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月,4月作为在校生贷款月,5月作为诚信教育月,6月作为勤工助学表彰大会与招聘月,9月作为资助政策宣传咨询、综合测评、新生贷款与助学金申请与评定月,10月作为奖学金申请与评定月等,相对固定的时间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确保了资助工作顺利推行。四是加强监督与管理,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一方面,学校、院(系)均设立意见箱和联系电话,随时接受学生反映问题,并及时调查和反馈意见;另一方面对资助对象的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和制度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公示和检查,同时接受全校师生和纪委的监督。

3.资金筹备到位

为使资助工作正常运转,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从学费中足额拨出10%的资金,单立账户支持学生的各种资助,保障了学生资助的正常进行。为了扩大资助覆盖面,学校在积极争取学校资金支持的同时,开拓思路,多方筹措,拓宽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扩大资助群体。学校先后设立了“金宝奖学金”、“尚朴奖学金”、“校园先锋奖学金”、“学子阳光—SOHO助学金”、“新疆少数民族助学金”、“利群阳光助学金”等,为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校资助工作逐渐走上了“资金来源多样化、资助层面丰富化、资助效益最大化”的良性发展道路。

4.人员配备到位

为了满足资助岗位的需求,学校根据资助岗位的职能要求,选拔配备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院(系)指定1名教师负责本院(系)资助工作,连同三级资助协管员一起组成了专兼职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学生资助社团的建设,指导成立了由经济困难学生组成的爱心社、乐天社、学子阳光社等,通过引导学生互帮互助、相互激励、共同提高,使之成为对学校资助工作有益的、必要的补充。

5.服务管理到位

优质的服务来源于先进的管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例,我们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规范贷款程序,简化贷款手续,推出了“一站式”的贷款工作模式,强化银行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协作,集中办理手续,现场指导签约,及时发放贷款,缩短了贷款周期,提高了贷款效率,从而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周到细致的服务。

三、整合资源,多措并举,构筑多元资助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学校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手段,以奖、助学金为激励方式,以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专项补贴等为辅助措施的多元化、分层次、全覆盖的资助服务机制。同时,学校提出了“以奖代助、以勤代补”的工作思路,扩大了资助群体,提高了资助效益。

1.助学贷款

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国家助学贷款在我校资助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对此高度重视,配备专人具体负责,并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一站式服务,高效率运转”的工作模式,提出“两加两减两提高”的工作要求,即加强贷前宣传教育,加强贷后动态跟踪;减少贷款出错率,减少不良贷款率;提高贷款成功率,提高及时还贷率。上学期,学校共有750名学生签订贷款协议,是历年来贷款人数最多的一年,合同总金额达400多万元,贷款成功率达100%。

2.奖助学金

目前,学校奖助学金分为“6+1”类,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专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以及北京市国家助学金和首都师范大学专业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去年,我校有5,855人获奖学金,获奖面达54.5%,经济困难学生奖学金获奖面达78.4%;932人获助学金,受助覆盖面达96.1% ,奖助学金总额近700万元。同时,学校每年还定期召开奖学金颁奖大会,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通过树立典型,以先进带后进。

3.勤工助学

学校努力挖掘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资源,不仅在校内与众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联系,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而且还发挥师范院校的特长,与校外单位、个人合作,开辟勤工助学新天地,如蓝鸟家教中心每年就能为学生提供3,0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本着经济困难学生优先的原则,学校高年级的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够有助学岗位,勤工助学已成为学校资助的主要辅助措施。

除此之外,学校还有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专项补贴等多种资助方式,形成了多元化、分层次、全覆盖的资助体系。

四、育人为本,形成合力,全面提升资助效益

多年来,我们认识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仅仅是物质上帮扶、生活上关心,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辅导、精神上的鼓励、能力上的锻炼、素质上的提升等,使其日常生活负担减轻,人格和个性健全发展,能力和素质全面提高。为此,学生处“四中心”联手合作,多角度、深层次地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贴心服务,全面提升资助效益。

1.经济资助,感受温暖,回报社会

资助管理中心除通过“贷、奖、助、勤、补、减”等给学生扶助外,还举办各种送温暖活动,如赠送“爱心卡”、“电话卡”、“节日就餐卡”、慰问品等,向学生表达温馨祝福。多年来,学校领导、相关部门的教师一直坚持与留校的经济困难学生一起吃年夜饭,看联欢晚会,同时赠送慰问金。另外,组织受助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义务劳动、志愿者服务等,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让学生懂得“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2.精神资助,培养诚信,鼓励成才

学生处与素质教育中心共同推出“诚信”、“励志”、“责任”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主题演讲、板报竞赛、有奖征文、专题报告会、签订诚信协议、观看《信用行天下》和《贷款助学、信用助人》专题片等,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通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蒲公英打工子弟学校捐送被褥,为我校重病学生和灾区捐款、给烈士子女做义务家教等活动,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懂得传递爱心、回报社会;在“校园之星”的评选活动中设立“自强之星”,激励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在上一年度十大“校园之星”的评选活动中,3名学生以优异的学习成绩、突出的工作表现、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无私助人的先进事迹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广泛认同,获“自强之星”荣誉。

3.就业帮扶,引导科学就业

学生处与就业指导中心共同做好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就业竞争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大多来自外地或北京郊区,由于受政策、环境的影响,他们相比北京城区学生来说就业压力、难度都大。为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学校一是通过举办就业专题指导讲座,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讲清就业的形式和政策,让他们能够准确进行自我定位。二是积极拓展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途径,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考取研究生,引导学生回生源地就业,面向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去年,我校125人到基层支教,26人到农村做“村官”。三是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就业。通过努力,我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达到97.5%,高出北京市平均就业率3.3 个百分点。

4.心理扶助,塑造健康人生

学校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优势,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档案,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五级管理机制,密切关注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身心发展状况;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文化月活动,如成立“心理工作坊”,发行《心理小报》,举办互动讲座,加强与经济困难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消除由于经济困扰而引发的精神负担,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自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另外,在院(系)设立心理辅导教师,各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定期组织培训,丰富其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其心理辅导水平,通过“朋辈辅导”,及时发现并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潜在的心理问题,从而走出一条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育人之路。

“学校资助无巨细,学生利益无小事”,面对新形势,我们要继续坚持“构建机制,规范管理,资助为先,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丰富资助工作体系,不断创新资助新思路,探求资助新途径,构建集资助、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长效资助机制,全面提升资助效益。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处)

[责任编辑:常 晶]

猜你喜欢
资助困难经济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遇到困难,战胜困难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