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2009-09-19 05:36龚晓东
党政干部学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民主政治民间组织

龚晓东

[摘要]社会资本理论的兴起为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状况影响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应从培育农民现代公民意识、完善互惠规范、规范村民自治、发展民间组织等方面,积累现代社会资本,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发展。

[关键词]社会资本;民主政治;公民意识;村规民约;民间组织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8-0010-02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及与民主政治的关联

一般认为最早提出社会资本概念的是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而真正将社会资本引入政治领域的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他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弗朗西斯·福山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有助于两个或更多个体之间的相互合作,可用事例说明的非正式规范。”社会资本本质上就是参与网络所具有的信任、互惠与合作等特征。信任、互惠的规范、参与、关系网络等构成了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也是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

社会资本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社会基础。民主政治需要社会成员一定程度的信任,因为它可以减少社会交往的成本。信任程度越高,对强制的需求就越少,公民的信任增加了相互合作的机会,有利于营造民主政治所需的良好政治氛围,信任也有助于培养公民对现行政治体制的认同感。民主政治需要一定的规范作保障,规范反映了群体的公共利益取向,有利于增进社会成员行为的可预期性和组织的凝聚力,加强了相互信任,进而拓展相互合作的网络范围,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保障。参与网络有助于政治行为规范化,增加了任何单独行为的潜在成本,社会组织通过公民参与网络来制约政治权力的实施深度、均衡其实施强度和监督其运作宽度,促进民主政治中权力的有效运作。

二、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现状及其对农村民主政治的影响

1缺乏信任感。在我国农村,信任具有“乡土性”,因为这种信任是因“熟悉”而产生的特殊信任,而不是对普通人的普遍信任。这种信任与传统的“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在传统家族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缺乏家族以外、范围更广的一般性社会信任,所以社会资本主要存在于家族和相当狭小的私人朋友圈子里,人们很难相信那些处于圈子之外的人。长期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导致农民合作意识不强,没有互动合作,信任也就难以产生。公共生活领域,陌生人缺乏普遍的信任与合作精神,“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现象非常普遍。村民自治的推行,唤醒了农民的参与意识,但由于上级对村内选举的干预与操纵、村级组织唯上意识、干部对农民缺乏信任等因素,农民对村级组织不信任、政治冷漠、不支持、不配合村组织的工作等问题比较突出。传统“习俗”信任在农村仍大量存在。

2社会约束机制不规范。主要包括正式的法律规范和非正式的社会伦理道德约束。在我国,有关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正式法律制度建设滞后,缺乏配套法律的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农村的社会约束机制主要包括村规民约、习惯、农村社会舆论等,它们在调节村民间关系、规范村民行为、解决村民间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村委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规民约应由村民会议制定,但在一些地方村规民约由村委会干部几个人制定,这样村民遵守的自觉性就大大降低,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人们流动性加强,人们交往注重利益等因素使农村居民对村规民约表现出一定的淡化。转型期人们对利益的重视、生活节奏的加快、经常忙于挣钱的村民忽视了对一些良好习惯的遵守。乡村社会舆论是村民经过讨论、辩论、议论而形成的公共意见,随着市场经济植入农村,传统家族联系开始解体,血缘、地缘关系逐渐削弱,社会舆论的约束力也日渐衰微。

3村民参与度低。农村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村民的政治参与,村民参与是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农民在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政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然而一些地方的村干部和上级或认为村民参与会出乱子,不利于开展工作,或认为村民文化素质低,还不能行使参与的权利,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村民参与,致使广大村民虽有利益诉求无法顺畅表达、虽有民主权利无法充分行使。对村内事务漠不关心,干群关系紧张。阻碍民主政治的顺利推进。

4关系网络不和谐。横向上,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原来村民间的互助合作关系,突破了传统的道义相助,原来村民之间进行交换往往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关系网,而目前经济原则成为人们交往的基本原则。农村人际关系日益淡漠,目前农村出现的父子不亲、婆媳不容、夫妇不和、老无所养、邻里不睦等问题破坏了人与人的亲密关系,村民之间交往的功利性日益浓厚。村党支部、村委会、农村民间组织发展不平衡,村党支部往往干涉村委会的工作,村委会缺乏应有的权威,开展工作遇到的阻力较多,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空间狭小。纵向上,尽管形成了由乡政府、村委会、村民等多主体的治理结构,但各方拥有资源不平衡,政府资源丰富,村委会不能很好为村民谋利,村民联系松散,各主体间没形成良性互动,妨碍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信任、规范、合作、关系网络等社会资本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在中国农村,以家庭为核心的传统社会资本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封闭性、保守性,向现代社会资本转化缓慢。加快传统社会资本的改造,积极培育现代社会资本是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条件。

三、重建社会资本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发展农村民主政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积极构建现代社会资本,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培育村民现代公民精神。推行民主的前提是民众具有必要的文化和政治素质,能够参与到政治运作中,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要先培育现代村民,要培育现代村民必须先培育村民的公民精神,这种公民精神主要包括村民的权利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包括对自己权利的认知和对他人同样权利的认同,村民自觉而理性的权利意识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民主政治是由一系列公认的运行规则维系的,尊重和遵守规则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否则政治秩序就会混乱;民

主政治是公众参与的政治,需要每个公民承担相应的责任,公民是否具有责任意识是判断一个社会民主政治成熟与否的标准。没有良好公民精神的村民,就不可能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发展,提高村民的公民精神是增加农村社会资本储量的源泉。首先,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使广大村民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公民意识。其次,基层政府和村级组织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村民参与,建立村民参与的渠道,提供沟通、协商的制度平台,并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分散农户联合起来,使农户在参与产业化生产与市场竞争中形成主动参与管理的民主理念。最后,加强教育,发挥政府、村级组织、家庭的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育村民的宽容同情心、团结归属感。

2完善规范。社会规范的建立与执行,有利于普遍信任的形成和人们交往,有利于减少人们行为选择的不确定性。互惠规范有利于促进村庄共同体内个人和群体间的合作。首先,完善涉农的法律法规,制定实施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完善社会规范,一个群体一致认可的规范,并非全部是法律规范,在农村还有习惯、村规民约、社会舆论等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观念。它们依靠村民内心信念的力量调整许多法律涉及不到的农村社会生活各方面,针对村规民约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增强其合法性,制定主体、程序、内容都要合法,加强对其实施的监督。同时宣传培育优良的村风习俗、引导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最后,发挥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作用。通过鼓励村民开展多样化民俗活动和文化活动,借助各种活动促进村民互动与交往;加强村庄内善恶事的宣传,在村庄内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通过具有感召力的活动和村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培育村民的伦理道德。

3规范村民自治。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主要载体,在促进农村稳定、推动农业现代化、融洽村民关系、提高村民民主参政意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矛盾、只注重民主选举而忽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干部不依法办事、作风不良等,影响了村民自治的顺利推进,不利于农村民主政治发展。为此,要不断完善村民自治,推动农村民主政治所需的社会资本增长。首先,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村民自治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做好在农村的法律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识和能力。其次,在完善民主选举的同时,重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建设,形成选举公开透明、决策科学合理、管理民主科学、监督有力有效的治理网络格局。再次,村党组织、村委会要根据党的方针政策、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全体村民讨论制定和完善村内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村干部、村民的行为,增强干部的法制观念,增强村民自主管理能力。最后,进一步拓宽政治参与渠道,提高村民政治参与效力,使广大村民在参与中见到实效、得到回报。

4发展农村民间组织。农村民间组织既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结果,它们在监督政府行为、影响政府决策、整合和表达群众利益诉求、拓展参与渠道、培育村民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农村民间组织也是现代社会资本的代表,对农村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受全能政府管理理念的影响,基层政府和村级组织对村内事务无所不包,加上一些干部对民间组织的偏见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民间组织的发展空间很小。要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就要投资社会资本,而要投资社会资本,建立以广泛的社会信任关系和自治原则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就必须支持和鼓励民间组织的发展。首先,基层政府要支持和引导。乡镇政府要转变观念,尊重和鼓励农民自愿合作,为民间组织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其次,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形式明确民间组织的性质、宗旨、地位,放宽民间组织的准入条件,实行“宽进严管”政策,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监管,使其从事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后,地方政府要创新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变包办一切的做法,明确村委会、村党支部和农村民间组织各自的活动界限,保证民间组织活动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同时加大宣传的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支持民间组织,进而积极参与民间组织的活动。

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应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和法制的保障下循序渐进地推进,但农村社会资本的积累无疑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一条可行路径,要把社会资本的积累与基层民主的发展结合起来,以社会资本的发展来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效来促进社会资本的发展。

责任编辑宋桂祝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民主政治民间组织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实践能力与实践方式分析——以2014—2017年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年度十大事件为例
株洲市民间组织参与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分析
反腐支出单列是一招好棋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经验分析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我国公民参与行政的当前不足及对策建议
关注外因 完善自我 促进民间组织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