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支出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2009-09-23 08:46刘文斌
经济师 2009年8期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

刘文斌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国内旅游消费支出从1985年的8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5年的5285.9亿元人民币,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文章通过建立准确而合理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和社会经济的相关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较为准确地对我国短期内国内旅游消费支出的变化进行定量的分析与预测。这里采用1985年—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给出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和对其进行多种检验的详细过程,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内旅游 消费支出 计量经济学 模型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8-275-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神话,拥有近13亿庞大人口的基数,在2003年实现了人均GDP1000美元的基本小康目标,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方式。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一直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立足于开发国内旅游市场,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国内旅游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国内旅游逐渐在我国的旅游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旅游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消费支出是衡量旅游经济活动及其效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旅游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二、影响因素分析

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它能衡量外界提供的旅游消费所需环境的完善程度:GDP指标越高,相应的交通运输、信息传递等基础公共设施越完善,国民的富裕程度越高,消费观念越强。经济的增长对消费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特别是对于类似旅游这样的消费。

2.闲暇时间。1999年9月,国家出台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根据这一放假办法,形成了三个各约一周的集中假期,即“春节”、“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这样的集中假日,职工自然可以自由支配做出各种安排。集中的假日,使出游者实施的中长距离旅游有了时间保证,人们有可能走得更远,逗留得更久,去更多的旅游景点,享受更多的旅游经历,也支出更多的费用。这是国内旅游在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的条件下获得的一次新的提升,使国内旅游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正是因为“黄金周”提供的机遇,旅游出行呈现出了整体的活跃性。总之,“黄金周”所反映的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加,已在我国的国内旅游发展方面起着十分良好的作用。

3.人口。人口数量的多少会影响旅游人次,从而影响旅游收入。要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市场,必须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作为基础。由于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01年人口已达近13亿,因此,巨大的人口规模是促进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指标与模型选择

本研究中,被解释变量为国内旅游消费支出(Y)。解释变量的选择,也就是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我们初步考虑可以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闲暇时间(H,设置虚拟变量,1999年起我国实行长假制,故1999年前设置为0,1999年开始设置为1)。但由于考虑到人口与收入变量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所以还是不将人口作为一个单独解释变量。

确定模型:Y=β0+β1GDP+β2H+ut

其中β0、β1、β2为待估参数,而ut为随机误差项。

四、数据

我们收集到1985年到2005年共21年的相关数据(见表1):

五、回归结果及其含义

我们根据上述时间序列数据,在经典线性回归的五个基本假定(零均值,同方差,无自相关,解释变量与扰动项不相关,无多重共线性)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以下简称0LS)求出β0、β1、β2的估计量。结果如下:

Y=-207.5723+0.027835RGP+840.3783H

t=(-2.187424) (14.17895) (4.338847)

R2=0.981104 Adjusted R2=0.979004

F=467.2816 S.E=244.7098

D.W=2.187303

其中,Y为国内旅游消费支出 (亿元)

GDP为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H为虚拟变量闲暇时间

GDP的0.027835系数表示,在样本期间即1985年—2005年间,保持其他变量不变,平均而言,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加100元,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增加2.7835元。

H的系数840.3783表示,在样本期间即1985年—2005年间,保持其他变量不变,平均而言,如果实行长假制,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增加840.3783亿元,如果不实行长假制,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将不会增加。

R2值0.981104表明,该模型的解释变量解释了1985年—2005年间,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变异的98.1104%。

六、检验

根据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的模型能否揭示研究对象的经济现象中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能否付诸实践应用,还要取决于模型能否通过检验。

(一)经济意义检验

主要是检验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以及数值的大小在经济意义上是否合理。通过模型可以知道,国内旅游消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成正相关关系,和时间成正相关关系,符合经济学的一般意义,经济检验通过。

(二)统计意义检验

统计意义检验一般包括拟合优度检验、方程显著性检验(F检验)、变量显著性检验(t检验)。首先,因为复相关系数R2=0.981104,可决系数R2=0.979004,模型拟合优度好,回归系数高度显著。

其次,需要进行方程显著性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α=5%,查F0.05(p,n-p-1)=F0.05(2,18)=3.55,F=467.2816>F0.05(2,18)=3.55,则拒绝原假设,即表明回归方程是高度显著的,说明变量GDP,H整体上对Y有高度显著性影响,模型通过方程显著性检验。

最后,由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有,Constant、GDP和H的t值分别为t0=-2.187424,t1=14.17895,t2=4.338847,在显著性水平α=5%上的情况下,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18,α=0.05的临界值条件下,得到F0.025(18)=2.1009,可见|t|>tα/2(n-p-1),则拒绝原假设,即包括常数项在内的3个变量都在95%的水平上显著,通过了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三)计量经济学检验

1.自相关检验。建模过程中的基本假设之一是随机误差项相互独立,表现为Cov(εi,εj)=0,其中i≠j,i,j=1,2,…,n,如果出现Cov(εi,εj)≠0,其中i≠j,i,j=1,2,…,n,即对于不同样本点,随机误差项之间不再是完全相互独立,而是存在某种相关性,也就是出现了序列相关性。采用D.W检验法来检验模型的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性,查检验表,在显著性水平为2.5%,样本容量为21,自变量个数为2的条件下dL=1.01,dU=1.41,易知满足条件dU

2.多重共线性检验。用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利用EVIEWS软件计算GDP与H的相关系数矩阵,得:

GDP与H的相关系数r2

3.异方差性检验。采用White检验法来检验模型的异方差性,作以下辅助回归模型:

ut^2=a1+a2×GDP+a3×H+a4×(GDP)^2+a5×H^2+a6×GDP×H+vt,在无异方差的虚拟假设下,即H0:a1=a2=a3=a4=a5=a6=0,nR2渐近地服从自由度为5的χ2分布。利用EVIEWS软件得:nR2=10.47627,则在95%的置信系数下,有nR2=10.47627<χ20.05(5)=11.071,所以根据怀特检验,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七、建议

国内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居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了旅游的强烈愿望。长假制的实施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促进了旅游消费。不可否认,放假时间的延长正好适应了人们旅游消费的要求,因而我国旅游消费在这几年有很大增长。近几年我国旅游业发展虽然较快,不过这并没有使我国国民经济有显著的增长,假日经济火爆异常,但全国国民经济增长却十分有限。需要指出的是,旅游消费的增长并不一定带来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因为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一般是相当稳定的,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消费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定的收入约束下,旅游消费的增长可能意味着其他消费份额的减少。所以,国内旅游再一次质的提升还在于我国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善,特别是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观念的改善。

八、总结

文章构建的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模型经过检验,能够较好地拟合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实际情况,能够为有关旅游管理部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提供理论指导。但在使用时要注意结合模型和旅游消费本身的特性,因为我国国内旅游兴起是近年来的事情,所以旅游消费发展趋势还没有形成固定模式,又由于模型本身是动态的,所以在不同时间周期内影响它的主要因素不一定是相同的。当然这个模型还只是我们的一个初步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进一步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冰州,杨剑,陈旭.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模型研究[J].软科学,2004

2.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郑媛媛.国内旅游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评估[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4.李云鹏.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

5.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南京 210016)

(责编:吕尚)

猜你喜欢
计量经济学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p150Glued在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及分布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关于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改革与思考*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问题探讨
应用型经管类本科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FLUKA几何模型到CAD几何模型转换方法初步研究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