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舞台

2009-09-24 06:43潘传辉
西部大开发 2009年8期
关键词:村官村干部科学

潘传辉

大学生“村官”能否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成为学习实践的率先者,事关农村工作大局,对于搞好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必需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不断提高自己。

思想上要形成共识

大学生“村官”要树立“村官”虽小,但同样可以大有作为的思想。要引导广大农村群众进一步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在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么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

作为当代大学生“村官”,必须在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认真加以贯彻落实。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中心,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积极为村委会建言献策,制定发展规划,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新农村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在检验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

行动上要聚积动力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贵在落实。要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成为党领导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不断得到更多实惠、享受更多发展成果的过程。

要统筹兼顾,把实际工作和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确保学习实践和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各级党组织要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乡村两级党组织应解决其吃住问题;实行大学生“村官”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村党支部书记要对大学生“村官”搞好“传帮带”,政治上高度信任,工作中积极支持,生活上热情关心;农村广大党员要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多帮一”亲情关怀,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农村、融入农村,增进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感情。大学生“村官”工作不是为了“作秀”,乡、村干部应让他们有事可做,并适时给他们下一些“硬任务”,安排些“头疼事”,让他们在实践的磨练中不断增长才干;很多大学生“村官”在具体工作中常会提出一些新的见解、新的思路,村干部、村民应积极对待,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只要是看准了的,就积极放权,创造有利条件,放手让他们去干。

机制上要形成活力

要着眼于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从条件较好的城市到偏远贫穷的农村,有许多实际问题要解决,需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激励政策,有效地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增强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吸引力”,确保大学生到村工作下得去。大学生“村官”一经聘用,其工资及各种福利津贴标准应合理界定,要参照所服务县(市、区)公务员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标准执行,人事关系应由县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实行免费人事代理。大学生担任村干部满一定年限的,重新参加工作后,应该取消见习期,担任村干部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对聘期满一年或两年,经组织考核合格,报考研究生、公务员时,在笔试总分中应适当加分等。

大学生“村官”聘期满3年后,经组织考核表现优秀,本人选择留下的,鼓励其继续在村内任职,待遇不变;县、乡两级新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优先从聘用期满、经组织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干部中进行招录,要建立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为他们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为他们提供晋升的渠道,对能力强的要大胆使用,对成绩突出的要积极提拔重用,让他们的付出与努力及时得到合理的回报,使大学生“村官”们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有干劲、有激情、有盼头,用优越条件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干事创业。

猜你喜欢
村官村干部科学
前郭县严抓善管强保障促村干部担当作为
点击科学
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
科学大爆炸
驻村干部切勿“喧宾夺主”
监管者的责任哪里去了
科学拔牙
我只是个村官
鄂伦春自治旗完善管育机制,搭建创业载体,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大学生村官与村官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