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画像

2009-09-24 06:43
初中生学习·低 2009年7期
关键词:投人自画像画像

孟 依

生于激变时代,饱尝家破人亡之味,长于人妖颠倒岁月,阅尽世道虚伪百态。童年求生于弱肉强食环境,少年沦落于淳朴愚昧之乡,青年戏潮于浩劫洪流,壮年徘徊在碌碌自怡之中。于是自信不尊三教,自负不避九流,自强不拘小节成了性格主旋律。

性格具有南方人的圆滑精明,更多的是北方人的坦直粗犷。长处是能发现别人的优点,短处是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

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戒备心理,往往与洒脱的性格产生情感的冲突,引发理念的矛盾。在辨别世故小丑、道德小贩舞秽蹈庸之时,也把善朴而平庸、侠义而偏激、精敏而浮夸、聪明而自负、正直而守旧、能干而胆小的人,纳入了不可深交的行列,甚至于贬低这类人的处世取舍。因这种追求唯美的挑剔心态,而失去了不少思想上的知己、事业上的伙伴、生活上的朋友。自己并不完美,却强求世人的完美,实际上是刻意放大自己。过分去缩小别人的自大狂病态。直至进入而立之年,始有觉悟,但要彻底修正并不容易,可以默化,极难根除。一生很少受骗,或许是一种幸运,而为此失去和拒绝世人的挚爱,却是一种不幸。

人生路上并无惊人的发现,偏偏去冥想与追求超凡的建树。从潜意识里挤出一星自信,去安慰现实生活中的碰壁。面对思想的伤感则借助精神自欺,逃避必须正视的抉择。为了得到社会承认,竭力寻找自己价值的位置,担心遭到别人的否定,在人生的轨道上左躲右闪掩饰原本磊落的动机。一面痛恨人性的虚伪,剖析别人的丑陋,一面却姑息自己的卑劣,唯恐包装得不够彻底。

身上人性和野性在不同环境与历史背景下都有过流露:仗义与

,坦诚与

,牺牲与

,正义与

等等,因人而发,因境制宜,从不犹豫。自度算不上君子,也对不进小丑。

几经生死,多遭坎厄,心态介于“正邪”之间,不求立功,不善立德,不信立言。人误区从不后悔,闯盲区也不自惭,人禁区也不觉恐惧,邀游于精神领域,只求多些充实。

持自卫、自立、自强的立世态度,不崇宽恕,喜以牙还牙,以邪治邪,善恶兑现,险道自品。危径独尝,视世人毁誉一阵风。有限人生,瞬间消逝,走自己的路。或许没有欢笑相伴,但也不愿携悲哀同行。

为环境所逼的冷静,被思潮诱导的狂热,直觉误导情感的冲动,理智压抑本能的苦涩,以经验代替修正的彷徨,用孤独排遣寂寞的清高,借书藉打发空虚,从历史人物身上寻找共鸣,在虚幻的理想色彩里堆砌归宿,都或深或浅地试过,但最终蹉跎岁月,自找烦苦,并没有出路。

涉世以来。友人不少,能引为知心的则不多。一厢情愿地希望坦诚换取衷恳,奈何世情受切身利益的分化,很少成功。顽强的自卫意识很少遭对手戏弄,但是在念情仗义的社交圈子,往往被所谓的朋友利用,吃友情夹生饭。朋友是人生的里程碑,知道了这一点,就谈不上懊恼。

能把哲思融进幽默,自知没有这类本领。不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经历,和对世态的体验,以超然的心态去感受,说几句不太乏味的俏皮话,记录一些人生有血有肉的流水账,或许比枯燥与掩饰的履历。更有人情味。

通常自画像之类的玩意儿,是成名者的游戏。由于做作的痕迹太多,仅仅是游戏而已。在人们听倦了假话,看透了道貌岸然的今天,尽管仍然习惯于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还是喜欢看到别人一丝不挂的真实。从这一意义上讲,自画像还是逃不脱投人所好的嫌疑。

(摘编自百度网)

阅读赏析

本文是作者为自己画的一副画像,一副人生画像。然而,他画的又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人生,而是处于变革中的许多人的人生。在浩劫洪流中,许多人都变得圆滑,坦直因此而显得弥足珍贵。人生也许很难“出淤泥而不染”,然勇于自省的人生自然会洗尽铅华。

立意深刻。作者为自己的人生画像,拷问自己的心灵,视角独特,立意深远。而读者读来却像是在看自己的画像,这正是文章的独到之处、深刻之处。试问谁能跳出三教九流,谁能绝对地寂寞而清高?杂文,就应该像本文这样。能够冷静地审视人生。自省的过程本身就是寻求改善的过程,剖析人生、折射时代正是杂文的意义所在。作者把自己放在时代中,读者就更容易理解“我”身上的时代烙印,而进一步为时代画像。

结构清晰。从表面上看,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一点一点地揭示“我”的人生观和处事态度,说明自己无意制造明星自画像一般的悬疑。而从深层次看,作者旨在通过剖析自己来揭示这个时代的“时代观”。

语言精湛。杂文的语言是最具魅力的。本文多用短句;可谓短小精悍。文章句式比较整齐,又不拘泥于形式上的整齐,而是呈现了一种自然恰切、浑然天成的美。本文语言犀利。局部用了对比手法,表达极具效果。借用“反讽”的说法,本文的语言应该算是“自讽”吧。文章还顺手牵羊,讽刺了平常所谓自画像之类的玩意儿。是成名者的游戏,语言十分辛辣。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审视自我,即使看到“我”算不上君子。可如果那敢于正视自己的目光咄咄逼人,那目光不也正是“我”寻到的光明吗?正是许许多多这样的“我”,让黑夜充满了光明。

阅读训练

1请根据文意对第五自然段填空。

A敷衍B损人c狡诈D助恶

2是什么原因让作者“自信不尊三教,自负不避九流,自强不拘小节成了性格主旋律”?

3请结合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谈谈如何理解作者性格中的“圆滑精明”和“坦直粗犷”。这对作者为人处事有什么影响?

4作者为何在结尾说“自画像还是逃不脱投人所好的嫌疑”,结合全文看,你觉得作者的“自画像”有没有“投入所好的嫌疑”?为什么?

5标题改成“自画像”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1D、A、B、C。

2因为作者“生于激变时代,饱尝家破人亡之味。长于人妖颠倒岁月,阅尽世道虚伪百态。童年求生于弱肉强食环境,少年沦落于淳朴愚昧之乡,青年戏潮于浩劫洪流,壮年徘徊在碌碌自怡之中”。

3“圆滑精明”指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戒备心理,“坦直粗犷”指洒脱的性格。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戒备心理。往往与洒脱的性格产生情感的冲突,引发理念的矛盾。在辨别世故小丑、道德小贩舞秽蹈庸之时,也把善朴而平庸、侠义而偏激、精敏而浮夸、聪明而自负、正直而守旧、能干而胆小的人,纳入了不可深交的行列。甚至于贬低这类人的处世取舍。因这种追求唯美的挑剔心态,而失去了不少思想上的知己、事业上的伙伴、生活上的朋友。自己并不完美,却强求世人的完美。实际上是刻意放大自己,过分去缩小别人的自大狂病态。

4通常自画像之类的玩意儿,做作的痕迹太多,是成名者的游戏。人们喜欢看到别人一丝不挂的真实,从这一意义上讲,自画像还是逃不脱投人所好的嫌疑。作者的“自画像”没有投人所好的嫌疑,因为作者客观地剖析甚至是反省自己的性格和人生,给自己的人生画像。虽然是“一丝不挂的真实”,但是并没有“做作的痕迹”,更不是成名者的游戏。(本题比较开放。尤其是解释“没有投人所好的嫌疑”这一点,回答时应紧扣原文。)

5标题为“人生自画像”,意在为自己的人生画像,写自己的性格,更在写人生,如改成“自画像”,只能代表文章所写内容的极小部分,不全面,所以不能改。

(指导教师/孟依)

编辑/申冬梅

猜你喜欢
投人自画像画像
威猛的画像
五月·自画像
“00后”画像
画像
回归本真
——股权众筹领投制度重构与优化*
股权众筹领投人的自律监管研究
我的自画像
自画像的内心独白
“领投+跟投”股权众筹模式详解
浅议股权众筹平台领投人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