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激励考核机制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应用

2009-09-29 08:58王善桃
新媒体研究 2009年14期
关键词:量化考核

[摘要]影响计算机等级考试及格率的因素有四个:一是教师教,二是学生学,三是是教学管理、四是教学环境条件。其中教学环境是硬条件,其它方面都可以通过教学改革,利用量化激励考核机制,达到预期的效果。就我院量化激励考核机制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量化考核 包干制 计算机等级考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720151-01

我院计算机等级考试已经承办6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参考人数逐年递增,今年全院有二千多人参加考试。通常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的因素有四个:一是教师教,二是学生学,三是是教学管理、四是教学环境条件,其中教学环境是硬条件,其它三个因素都可以通过教学管理改革,摈弃传统的教学管理,利用等级考试可量化,可统计分析的特点采取量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我院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管理概况

我院计算机等级考试前三年采取传统的教学管理,安排任课教师授课,在临考前再安排教师辅导,考核后统计一级B的过关率在80%左右,二级在20%左右,同时我们发现某些班级之间的差别比较大,有的班一级B过关率高达95%,而有的班才70%左右,同样的学生、教材、课时,出现这样大的差距,除了与教师的水平、责任心有关外,可能还和教学管理制度有关,因此,后三年我们制定了量化考核细则,从考试后的统计结果看,一级B的过关率稳定在90%,二级在30%左右,由些可见,量化考核激励机制的作用是很大的,也是合理的。

二、我院等级考试量化考核激励机制细则介绍

1.计算机等级考试量化考核的核心是“包干制”,由任课老师一包到底,专人授课,专人辅导,任课教师为第一责任人。

2.课务安排以教师自愿为原则,系部协调安排,申报教师较多时以上届考核优的优先,签立责任状,同时规定辅导教师也有其本人承担,工作量大时由责任人推荐,系部协调。

3.量化考核指标为:一级B额定教学课时56为课时,其中实验为32学时,临考前安排辅导课时为16课时,额定过关率为参考人数85%,二级JAVA、C、VB等课时按教学大纲安排,辅导课时为30课时左右,约占教学大纲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额定过关率为参考人数的25%。

4.量化考核计算办法由统计得出,假定某班学生数是50人,某教师承担了该班的二级JAVA教学,其中报考人数为30人,考试后统计过关人数为15人,则过关率为50%,减去二级的额定过关率25%,得出超额比例25%,系部规定,每上浮下降1%加减0.2分,则该教师应得5分,因为该班有五分之三学生报考,再乘以系数0.6,最后该教师得分为3分,纳入年终该教师的量化考核中。一级B的计算方面与二级类似,因我院规定一级B全校学生必须全报,且以等级考试成绩为学期成绩,所以班级报考人数的系数为1。

5.奖励办法的计算分二块,一块是教师的课时津贴,一般全额发放。奖金的多少,则按比例发放,以上述教师为例,假定我院所有二级教师的得分总和为15分,本次考试的资金节余为20000元,因该教师得正3分,所以应得五分之一,奖励2000元。需要说明的是教师的临考辅导费有一半被纳入到节余利润中进行奖励。另外,学校还在所有参与考核的教师中再评出一、二、三等奖进行物质和荣誉的双重奖励。对于没有达标的教师,除了拿不到50%的辅导费外,还要按上述方法扣钱,但原则上扣钱不超过他本人所得辅导费的50%,也就是说,扣钱最多扣除该教师的所有辅导费,同时,该教师必须限期写出整改报告,下次竞赛标不得优先,下次等级考试前对学生的模拟考试一定要统计分析找出问题,直到模拟成绩达到85%以上,成绩统计分析表以一级B为例,必须分文件操作、选择题、汉字录入、word、excel、邮件操作、浏览器操作七大块进行分数统计与分析,确保各块的模拟成绩大于额定的85%。

三、量化考核激励机制可能性、必要性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

1.我院所有班级都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务处规定计算机应用基础学期成绩以一级B等级考试成绩为准,在校所有学生都要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规模很大。二、三级自由报名。

2.计算机等级考试由教育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心承办,严格按国家等级考试规范操作,学校投入成本少,我院是等级考试点之一。说明我院的等级考试采取量化考核是可行的。

(二)必要性分析

量化考核机制是一个复杂且需要连贯的过程,其整个流程的实施起到了如下作用。

1.考核的激励性。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人的潜力在缺乏激励时,只能发挥20%-30%,而在良好的环境下,可发挥到80%-90%。量化考核避免了吃“大锅饭”的现象,“包干制”加强了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很多老师主动地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学生学习,极大地提高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绝大部分教师从多年的教学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更注重实质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师、学生的教与学的潜能。

2.考核的公平性。计算机等级考试适用于同样水平的对象,同样的标准和过程,如一级B用的是同样的教材、课时、管理、机房条件,成绩考核由等级考试中心机器阅卷,客观公正,教师无异议。

3.考核指标的合理性。量化激励考核指标的确定是很关键的,指标高了,教师完不成,会打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起不到激励作用,指标低了,构不成压力,同样起不到激励效果,因此,对一级、二级、三级的考核指标的确定要很慎重,一般取往年指标的平均值或稍低一点,总之,应以鼓励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住。

4.考核过程的公开性。我院计算机等级考试量化激励细则由计算机考评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制定的,细则以文件下发,考核过程明确公开,可操作性强,可统计分析。

5.考核过程的反馈性。没有反馈的考评是没有意义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评制定了多项考评指标,在考评结果公布后,领导者要针对结果与教师进行沟通,对不足之处加以整改,或者根据教师的能力和特点进行岗位轮换,对考核先进的教师给予物质和荣誉方面的奖励,并计入年终的教师量化考核中。

综上所述,计算机等级考试量化考核激励机制是一项高效的管理方法,从最近三年的使用看,效果显著,计算机等级考试量化考核采取的“包干制”吹响了我院课程教学改革的号角,为其它课程的考核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随着我院其它课程题库的建立和考试系统的研制,可以逐步实施教考分离,采取类似的量化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霍淑珍,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方案设计,河北工业大学MBA学位论文,2006.11

[2]杜军华,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平衡记分卡模型的构建,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6.6

[3]毛旭东,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研究,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4.10

作者简介:

王善桃(1968-),男,江苏金湖人,东南大学工程硕士,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数据库理论及应用。

猜你喜欢
量化考核
基础课教师科研绩效量化管理的优化
高职科研管理中量化考核的局限与人文反思
论网络能源系统定位维护方法的研究
高校学生党员量化考核探索与实践
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初探
基于ASP.NET的职业学院绩效考核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量化模式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浅谈“衡水模式”量化管理的弊端
量化考核机制在联合站站降本增效工作中的作用
“量化考核”机制创新研究生党员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