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关于个别思想教育的新思考

2009-09-30 05:25苏玉泉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4期
关键词:思想工作教育

苏玉泉

学生首先是个人,不是“产品”,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加之当前社会比较复杂,而学生的接受能力又比较强,因此很容易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染上身。这就决定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这种教育在社会现实的面前往往又显得无比的苍白、无力和尴尬。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把理论脱离了它赖以存在的现实,缺乏时代性,把品德教育绝对化为完美的“象牙塔”,仅供瞻仰,从而使品德教育从本质上丧失了意义。

一、为什么要进行有效的个别思想教育?

个别思想教育工作是相对于一般思想教育工作而言的,它是指针对具体的教育对象个体所进行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做好一般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固然是重要的,但要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质量,教师必须加强个别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之所以如此,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个别思想教育与一般思想教育的辩证关系

思想教育与其他事物一样,体现着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般思想教育寓于个别思想教育之中,个别思想教育体现一般思想教育的原则,个别思想教育能补充一般思想教育的不足,把一般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如果只注意一般思想教育而忽视个别思想教育,一般思想教育就会由于缺乏针对性,而很难奏效。

2.这是由教育的针对性决定的

针对性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是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的前提和保证。个别思想教育就是针对性教育,个性化教育。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针对个性差异,因势利导,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冒尖,在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发展个性,在一般教育的原则下实施个别教育,按人的发展规律和个性特征来塑造学生思想品格,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差异性表现为性别差异、家庭背景差异、经济条件差异、城乡差异、社会关系差异、阅历差异、性格差异、心理素质差异、理解能力差异等等。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想问题,对同一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确实起到“解惑”的作用,必须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只有这样“对症下药”,才会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3.是履行教师职责的必然要求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教师既要对学生全面负责,又要对所有学生负责,要关心、爱护每个学生。能否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涉及到教师能否对所有学生负责、全面贯彻教书育人原则,切实尽到教师职责的问题。教师只有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每一个学生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才算真正尽到了自己的职业责任。当然,也只有这样,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所以,教师应该从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做好个别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个别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责任感。

4.是改进和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当前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成绩是显著的,但不足的是,面上教育多,点上教育少;一般教育多,个别教育少;重形式,轻实效。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广大教师要“沉下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如果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苗头, 能及时地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化解矛盾,解除心理障碍,也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的违纪事件和突发案件。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个别思想教育的现状如何?

1.个别思想教育脱离实践性

现行个别思想教育没有重视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及改进品德教育的教育方法与评价标准问题。学生的个体性在强行灌输和枯燥的说教中被漠视了。学生在表面上被强行的指引,而却在内心拼命地抵制,其实际的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学生实际上从未从思想深处真正接受和认可这些东西,表面一套,实际干着另一套;他们知道诚信是做人的原则,可他们在考试作弊时却毫无羞耻感;他们知道讲礼貌是文明的体现,却在生活中到处讲脏话、随便侮辱人,并以此为荣。我们吃惊的是,教育最终竟然使我们的学生走向了教育的反面。

2.个别思想教育缺乏效率性

经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一种是教育后学生有强烈的逆反心理,有较大的抵触情绪;另一种是教育后学生当作耳边风,无任何实际效果。学生这种两种极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教育的结果。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教育和各种教育材料总是写着我们认为最科学的理论以及实践这些理论的最光辉的榜样,可现实的问题是,这样的教育内容因其特殊性和不全面性,对于心智不完全成熟、对社会认识不够理性的中学生并不完全适用。学生很难在生活周围找到理论的对应物或事,而生活中的某些事实,主要是一些不良习气,诸如赌博、送礼、开后门等却从反面否定了我们的教育,再加上我们的教育重理论灌输而少与实际结合,使得学生对许多问题不理解也不接受、不认可。他们在老师面前应付着,但在脑子里却保留着抵触的、叛逆的情绪。

3.个别思想教育缺乏时代性

新课程理念注重人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但现行教育体制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合作能力。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的失败,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我们眼里,学生必须得听话,不能有叛逆,学生必须循规蹈矩,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学生必须以学业为重,不能再有其他兴趣爱好,因为那样太浪费时间。这样的教育可想而知,功利主义使得我们老师在做个别思想教育时只注重学业成绩,而不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倡竞争和合作,要求现代人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和共处,做到以诚待人,高度负责。

三、如何做好学生的个别思想教育工作?

1.要全面了解学生,从小事做起

不了解学生在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做好个别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则无从谈起。而要了解学生,就必须对学生做调查。调查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问卷调查、走访学生、开调查会、建立网站和QQ群等等。

2.要有爱心、细心、热心、诚心、耐心

爱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感情基础,对学生有爱心才有关心,有关心才会愿意去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有了爱生的情感,就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关心学生之痛痒,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不管哪个学生出现思想问题,都会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去关心他(她),产生强烈的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责任感。

要细心。教师要经常地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要细心观察,注意从学生的言谈举止、情绪变化、试卷、作业以及其他学生的反映中见微知著,发现问题。有些问题是需要立即去解决的,如果错过时机,就可能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这类问题更需要教师细心,及时发现。从这点上说,教师应该有侦察员的职业敏感性和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

要热心。干任何工作,不但需要科学的精神,而且要有满腔的热情。有热心才会有热情。教师只有热心于做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才会热情地接待学生来访,才会主动奔赴做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的现场。也只有凭教师这颗火热的心,才有可能化解学生的思想疙瘩,驱走学生心中的忧郁、苦闷和彷徨。

要有诚心、耐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没有诚心,换不来真意。教师只有诚心诚意为学生着想,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确是关心他(她),爱护他(她),他(她)才会被教师的真诚所打动,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要有耐心。学生的思想疙瘩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次谈心,一次教育就能解开的。人的思想的易变性和反复性决定了思想教育具有渐进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这就要求教师做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有耐心,要有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不辞辛苦的敬业精神,否则,是不能最终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的。有的教师急于求成,总想一蹴而就,结果常常是拔苗助长苗不长,欲速则不达。原因就在于缺乏耐心,违背思想教育规律。

3.要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尊严,当人的人格尊严被损害时,容易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其自身才会被学生尊重,其教育才会被学生接受。有的教师简单粗暴,好情绪化,动辄发脾气,常常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地用贬低人格的语言训斥学生,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尤其在中小学教师中,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这样做,不但不会收到预期效果,还有可能事与愿违,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4.要以身作则,现身说法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重要的师德规范,也是教师取信于学生的重要方面。“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桃李无言,下自成蹊”,都是说榜样作用的重要。教师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要言行一致,让学生做到的,自己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做个好学生,自己须首先做个好教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因“敬师”而“信师”。所谓“现身说法”,就是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可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来启发学生如何面对现实,处理眼前的问题。

此外,要做好个别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教师要有广博的多学科知识(尤其是哲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 宽泛的人生阅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良好的人格品质等素质。教师只要在充分认识做个别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地去做个别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久而久之,就一定会成为做个别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行家。随着个别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加强,整个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一定会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石梁中学

猜你喜欢
思想工作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