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2009-10-12 09:51张春燕
职业·中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创造性形式创新能力

张春燕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进步的条件,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生机和活力的标志。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要目标。笔者在实践中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要紧紧围绕这一核心来考虑、来研究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1.创新理想

创新理想即指个人要成为创新人才的理想。

2.创新情感

创新情感即指热爱创新事业的情感。人的各种活动都必须具有积极性,特别是创造性的活动,没有强烈热爱该项事业的情感是不可能成功的。有了这种情感,就会对事业产生一种巨大的热情,它可以调动人的全部身心,使人精神振奋,精力旺盛,打破常规,冲破障碍。热情也是一种动力,它推动着人们勤奋工作,从而促进创新事业的成功。

3.创新兴趣

创新兴趣即指对于从事创新事业的兴趣。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说:“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热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因为我有兴趣。”一个人,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兴趣就会使自己的感知活跃起来。感知清晰,就会观察准确,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注意力集中而持久,因而有助于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4.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即为了实现成为创新人才的目的,而培养出的顽强意志。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说:“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支配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在目的确定之后,重要的是持久精神,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百折不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地去实现它。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过去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求异、求新和求实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因人、因知识难易程度而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突出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首先,课堂上,笔者尝试着师生角色易位,要求学生进行讲课,让学生自己当老师,接受备课、上课的任务。如在学习“信用工具”时笔者就采取了这种形式,接受上课“预约”的同学,课前不亦乐乎地忙着阅读、研究书本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查资料,列提纲,寻例证……当学生正式上台授课时,笔者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注意正确引导其他同学的配合,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学生授完课后,笔者又给予评价,加以鼓励和肯定。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体现出了学生学习、创新的能力。

其次,指导性自学形式。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①2003年3月20日美英两国绕开联合国对伊开战,他们的意图是什么?又配以“大国和小国的对话”的漫画,点拨学生思考,强权之下,弱国是否有外交?②美英的行为在当时遭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谴责,世界上数以百计的城市爆发了反战示威游行,这又说明了什么?③面对当前的形势,我国又该怎么办?提出问题后,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创造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不受约束地去自学、探究、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在这种形式下,学生是一个探索者,通过自学,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

再次,组织讨论形式。例如,在讲授“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一课时,首先播放一组“关于学生受各种消费心理影响的消费现象”的录像,然后设问:各种消费行为受到什么样心理的影响,我们应该怎么正确对待?同学们自由交流,分组讨论,并把各自讨论的思想迅速进行了整合,形成了本小组的鲜明观点,最终达成共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使我们的消费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接着笔者又设置了几个问题:①什么是适度消费?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如何理解?②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还受什么因素影响?③针对同学们日常消费中普遍存在的浪费现象,大家辩论:我们还应该不应该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了?针对上述问题,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并展开讨论。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见解作出点评,总结。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承德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创造性形式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