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八荣八耻”要做到“三个结合”

2009-10-12 09:51俞庆刚
职业·中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宗旨模范道德教育

俞庆刚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发聋振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认为,学习贯彻“八荣八耻”,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的,紧密联系实际,做到“三个结合”。

一、学习贯彻“八荣八耻”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八荣八耻”荣辱观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指路明灯,因此,必须把道德教育贯穿到学习“八荣八耻”的全过程。使大家真正认识到,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荣辱观是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所谓“荣”,泛指光荣和荣誉;所谓“辱”,泛指卑劣和耻辱。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价值观的多元嬗变,对人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也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中,有积极向上、弘德荣耀的一面,也有消极落后、毁德耻辱的一面。此间,绝大多数人头脑清醒、立场鲜明,知荣辱、讲道德。他们在人际之间,团结互助、和谐相处;在工作中,勤奋扎实、无私奉献,做了许多令人赞誉的事,既有利于国家,也有利于人民。但也有些人政治上、思想上糊涂,荣辱不分,美丑不辨,善恶不晓,是非不明,致使荣辱观发生了畸变,做了一些令人唾弃的事,既坑了国家和他人,也害了自己。通过开展这种正反两方面典型的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分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哪些是应该坚持和提倡的,哪些是应该反对和摒弃的。从而确保更好地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使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得到进一步提倡和弘扬,使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错误倾向得到有利地扼制和纠正。

高等院校是贯彻“八荣八耻”,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学习中要紧密联系实际,教育学生以李明素、洪战辉等新时期道德模范为榜样,大力发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的社会主义道德新风。进而达到净化思想、塑造灵魂、提高素质、培养人才的目的。并以此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人人争做讲德、守德、弘德的模范,争做积极进取、勤奋学习、团结友爱的模范,让社会主义道德之花开满校园。

二、学习贯彻“八荣八耻”要与党的宗旨教育相结合

“八荣八耻”荣辱观,涵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具体而深刻地阐述了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的关系。它是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的总指挥,是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指导方针,是凝聚人心干事创业、为民造福的坚强纽带,是强国富民奔小康的强大动力。因此,学习贯彻“八荣八耻”必须把全面落实党的宗旨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习中,要教育党员和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做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做人民之所需,解人民之所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大力弘扬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明礼诚信的社会主义高尚道德;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勤政廉政的崇高精神。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作坚决斗争。要教育广大群众,做到先“大家”、后“小家”;先他人、后自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鼓实劲、出实力;为他人办实事、办好事。充分发扬“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共产主义精神,充分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全力打造一个人际关系更融洽、社会更和谐、民族更团结的优良政治局面。

学习贯彻“八荣八耻”,进行党的宗旨教育,青年这一重要群体不容忽视。青年大学生,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说,加强对青年一代的宗旨教育,不仅关系到青年人自身的成长,而且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兴衰与成败,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与前途。为此,通过学习贯彻“八荣八耻”要让广大青年认识到,只有从党的宗旨出发,明荣知耻,才能更好地修身立业,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只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自觉地把爱国爱民、为国为民视为最大的光荣和美德,把害国坑民、祸国殃民视为最大的耻辱和犯罪。并以此为动力,坚定信念、刻苦学习、立志成材,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和人民,做一名模范实践党的宗旨的优秀青年大学生。

三、学习贯彻“八荣八耻”要与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相结合

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有着鲜明荣辱感的人民。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文天祥,到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从宁死不屈的王若飞、刘胡兰,到壮烈牺牲的董存瑞、黄继光……,数以万计铮铮傲骨的英雄,在中华历史上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从人民的好战士张思德、雷锋,到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王进喜;从人民的好法官任长霞、宋鱼水,到党的优秀干部孔繁森、牛玉儒……,许许多多模范人物,平凡名字的背后,都铭刻着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凝聚着一股激人奋进的力量。他们不仅是无限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英雄和模范,而且是实践“八荣八耻”、弘扬传统美德的先锋和榜样。因此,学习贯彻“八荣八耻”荣辱观,要与学习英模事迹紧密结合,让无数英雄模范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植根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

学习贯彻“八荣八耻”,要教育、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认认真真地学习英雄事迹,扎扎实实地实践英雄精神。学习他们那种“荣为中华民族、不怕牺牲,耻为外贼敌寇、卖国求荣;荣为人民百姓、全心全意,耻为贪官污吏、苟且偷生;荣为执法如山、一身正气,耻为以情代法、金钱至上;荣为艰苦奋斗、一尘不染,耻为骄奢淫逸、享乐主义”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像他们那样永远忠于祖国,报效祖国;忠于人民,服务人民;忠于职守,默默奉献;忠于法纪,清政廉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河北省外国语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宗旨模范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牢记宗旨 永葆初心 再铸辉煌
从平江起义走来的模范红十二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崔适《五经释要》的思想宗旨
恪守为民宗旨 忠实履职尽责
环境保护税如何实现立法宗旨
模范邨
——给祖母
模范护工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