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误区盘点

2009-10-14 05:02
中国教师 2009年15期
关键词:克隆名校文本

汪 明

随着人们对学校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日益加深,目前,“学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和谐与多样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学校变革、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一个主要任务。”[1]然而,在我国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致使学校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鉴于此,笔者对目前我国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进行盘点,以期引起有关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借鉴作用,以便推动学校文化健康发展。

一、突变主义

事物的发展,特别是精神的发育成熟及独特个性的形成过程,既有连续的渐进的量变,又有非连续的突发的质变,但优良的质变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不依赖于突变。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倡导在继承学校发展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不能一味为了标新立异而致使学校文化突变。然而现实中,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突变的现象:如有些学校将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雕像等推倒重建;有些新校长上任一定要提出与前任校长不同的口号,一切都重新开始——更改校名、校训,重新制订“三风”(校风、教风、学风),以致在一所学校发展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校长“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这样的学校不管其如何标榜文化建设,都难以真正形成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即使有了学校文化,那也是“短命”的。对于这种现象,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痛陈其弊。他认为,只有站在传承的立场,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建设好学校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坚持“进化”的观念。众所周知,进化是生物逐渐演化、向前发展的过程,学校文化的形成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关建设主体尤其是校长切不可因强调创新就简单地否定、抛弃以往的办学传统,应从学校发展历史中、从前人的治校经验与思想中汲取营养,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遵循“进化”的路径,不能一味求新而走突变主义道路。

二、克隆主义

随着人们对学校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学校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如何进行学校文化建设,部分学校将目光投向了生物科技——克隆,通过克隆他校文化来建设本校文化。克隆主义学校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克隆“名校文化”,这种做法多见于薄弱学校或新办学校,这些学校认为名校的文化建设一定是先进的、优秀的,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就应该以这些名校为榜样,“引入名校文化,建设本校文化”这一思维模式日趋风靡,于是削尖了头挤进名校去“取经”,积极邀请名校领导等来学校指导。更有甚者,全盘复制名校文化,毫不变动地粘贴过来,如看见某名校修了孔子像,就纷纷效仿。二是克隆“国外学校文化”,就像一些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一样,部分国内学校认为外国学校的文化理念是先进的,比国内的都优秀,要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就必须克隆国外文化建设的那一套,否则学校文化建设就欠缺先进性和国际性。其结果是愿景、理念满天飞,却因为本土化落实不了而致使学校文化建设的绩效前景颇为黯淡。总之,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时,我们并不反对向名校、国外学校看齐,借鉴其先进经验,但是决不能克隆。克隆的结果只能是:一方面,克隆来的学校文化往往会因“水土不服”而“不得善终”;另一方面,克隆主义的学校文化建设将使学校文化标准化、模式化,湮没了学校的主体性,学校丧失了应有的个性和特色。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从本校实际出发,立足长远,凸显特色,努力打造学校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的长足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三、形式主义

学校文化的外在符号结构包含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维度[2]。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许多学校只关心学校文化的外在符号形式,而忽视其内在意义。由于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停留在把文化切割为物质、制度和精神的元素还原和简单相加上,并把学校文化的符号存在形式与其实际价值等同起来,即把学校物质、学校制度、学校精神与学校文化等同起来,从而导致学校文化建设形式化。学校文化建设的形式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物表化。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重视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是无可非议的。然而,现实中部分学校盲目地追求硬件建设,甚至只是当做一种评价指标的摆设,出现了物质文化建设的急躁化、功利化和贴标签化,单纯地追求“视觉冲击”。学校要有高楼大厦,要有设备豪华的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要有宏伟气派的学校大门,操场要有塑胶跑道,要有石径草坪、亭台楼阁、假山喷泉等。有的学校为了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还专门建楼作为“各种文化”展室,有书画室,有院士题词室,“还有巨大的由多间教室组成的动物标本室,一不注意,还以为是在博物馆,忘了是在学校”[3]。但问题在于,这些物质建设不具备文化内涵和教育意蕴,没有其鲜明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文化昭示,没有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不能为学生服务,充其量只是一种装饰或摆设。

第二,文本化。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整体思考与建构,需要用文本来规划和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纲领、意见以及行动计划等,便是学校文化建设有目标、有计划实施的标志。制定文本是为了实施,文化也是在行动中建设起来的。但文化建设如果停留在文本层面,纸上谈兵,这只能看成是文化建设的文本化,也是文化建设的形式主义,不可能真正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相反会逐渐偏离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和价值。现实中,部分学校文化建设仅停留在能看见的“物化”制度文本上,制度制定完毕,公布悬挂在醒目位置,这项学校文化建设也就完成了,至于制度的具体实施,则是态度各异、口号不同,往往造成文本制度与实施制度两张皮,致使文本制度被架空,学校成员并不认同其所倡导的价值观,也并没有依此行事,有时甚至衍生出反学校制度的行为。

第三,口号化。学校发展需要精神引领,而精神引领往往凝练在学校的口号上,因此校园里应该有一些口号,以彰显学校的个性,表达师生的共同理念。然而,现实中很多学校进行的却是“作秀”式的文化建设,以标语、条幅和名言警句为载体,追求辞藻的华丽、形式的华美和词语的罗列,挂在嘴上,贴在墙上,而没有真正走进师生心里,没有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不能对师生起着意义导向的作用,表面轰轰烈烈,实则千篇一律,空洞无物,有文化建设之名而无文化建设之实。“精神文化的核心不是名言警句,而是名言警句的生成过程,是其在学校的合法性,是人们对待名言警句的态度”[4]。它不能只是一种摆设或空洞的口号,当口号不能成为学校成员内心认同的理念时,它就只能是挂在墙壁上的“垃圾”。

参考文献

[1]石中英.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大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6-06-20.

[2]李亦菲.对学校文化的要素与结构的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1).

[3][4]季苹.“学校文化”的反思与再建[J].人民教育,2004,(2).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中和)

猜你喜欢
克隆名校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A卷)答案与提示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B卷)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名校办分校,如何趋利避害
五室友被英国同一名校录取
属于“我们”
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