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 国力提升引关注

2009-10-16 09:34
环球时报 2009-10-16
关键词:国力出版商文学作品

陆建德(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改革开放以后,西方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根据莫言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在国外影响较大。外国人通过电影知道了小说,于是对中国文学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了解到当代中国文学没办法用简单的政治套路来理解。这个变化跟中国国力的提升有关。西方读者想知道,中国作家在想什么,他们怎样描述这个五光十色而又复杂多变的社会。

我们这个社会也为作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现在的生活充满变数和矛盾。这样的社会有很多张力,正是诞生伟大作家的时代。我相信,再给中国10年,20年时间,我们的文学会走出去的。但也要防止一个倾向,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宇文所安20年前就担心个别海外的中国作家会有“全球影响的焦虑”,也就是说,他们太希望自己的作品形成全球影响,于是揣摩“国际读者”的偏好,落笔不大自然,仿佛是为了翻译而写。

潘凯雄(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这几年,我们跟国外同行的接触越来越多,有两个变化很可喜:一是过去多是我们主动找国外出版商,现在他们开始主动找我们了。同时,还有一个价值选择的变化。以往,当然现在也仍然存在,国外出版华语作品时,意识形态色彩很浓。但近年来,外国出版商希望我们推荐的作品已不限于这个角度。

据我了解,他们现在比较关注三类中国文学图书:一是希望通过文学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了解普通人的生活,比如池莉的《所以》。二是在艺术上确有特色的,而不是模仿的。三是一些所谓热点话题,比如涉藏题材,如杨志军的《藏獒》等;或者取材具有国际性的,比如毕飞宇的《推拿》等。

弗洛托(德国国际传媒研究所主任):为了克服翻译障碍,中国去年用500万人民币启动了一个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资助基金。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学也会走向世界。日本就是个范例。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许多日本文学作品开始在西方畅销,一批作家成为西方读者熟悉的名字。▲

猜你喜欢
国力出版商文学作品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屈原之死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浅谈中式英语
文学作品与数学
文学作品与数学
各行各业
2006年国际消费类杂志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