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丹心 廿载耕耘

2009-10-28 08:10王锡武
甘肃教育 2009年17期
关键词:会宁县白银学费

王锡武,甘肃会宁人,中学一级教师,现任会宁县第五中学副校长,获得过市、县园丁等荣誉称号,曾任会宁县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能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我感到非常荣幸。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通过法定程序选派到国家权力机关的使者,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2003年,我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不久的一天,一位70多岁的老人来找我。他说他是白银公司的退休教师,一家6口人,现在仅靠他每月400多元的退休金维持生活。老人的子女过去都在白银公司工作,随着公司生产任务的减少,他们下岗了,失去了收入。老人临走的时候,还留下一封信,信中陈述了他们的困难。

听了老人的诉说,看了信中描述的困难,我心里非常难受。作为人大代表,老百姓找到了我,向我诉说他们的困难,这说明了对我的信任,这时我感到了一种责任。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去了白银公司,走访了许多工人家庭,调研公司的发展情况,我看到了许多跟那位老人一样的家庭。在调研中,我发现这样的问题不只是白银公司一家存在,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这时我意识到,如果不把了解到的问题反映给政府有关部门,引不起高度重视,很多人的生活就会出现问题。

在2004年3月的全国人代会上,我向大会提交了将白银市列为资源枯竭经济转型试点城市的建议。当年,国家发改委以 (2004)685号文件作了答复。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赴白银调研。2006年,这一建议被确定为全国人大重点督办的12件代表建议之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7部委组成联合调研组来白银调研。目前,白银市已被列入全国资源枯竭经济转型城市。

我没有想到,自己的建议引起了这样的重视,问题解决得这样快。

我只是一名教师,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由人民选举当了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名教育界的代表,我感到莫大的幸福和自豪。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几乎把学校当成了半个家。多少次,不管家里多忙,父亲总是说一句“学校有事”就匆匆走出家门。我参加工作后,父亲常给我说,作为国家的工作人员,就要为自己所干的工作负责。

我的家在农村,父亲是老师,在乡里教书,家里由母亲操持。我是家里的长女,小时候,家里人把我当成男孩子一样使唤,做饭、洗衣服、割田、打碾,不管多重多累的活,只要能干动,都帮着母亲干。母亲一人在家里操劳不容易,在假期里我就尽量帮母亲多干一点活。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我上大学。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在家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备课、批改作业,学校里的各种杂事,他都做得一丝不苟。在学校里没干完的活,经常带回家里干。不知有多少次,他熬夜批改学生作业,作业本上的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错了,他都要改正过来。在学生作业本上,他每次都要写批语,很多时候,他写的批语比学生的作业还长。

在我工作以后,父亲经常给我说:拿了国家的工资,就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现在回想起来,父亲给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老师的工作很辛苦,每次当我累得不想动的时候,一想起父亲,我都感到有一种力量迫使我站起来。

有句话说,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仔细想一下,这话说得不无道理。我经常反思自己,回想过去的一些事。想起我怀孕那年,怀孕快十个月的时候,校长几次要我休息,我却执意来上班,那时候年轻,虽然挺个大肚子不方便,但觉得还能工作,就一直没请假,直到生孩子前一天才休息。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父亲在退休后说过一句话:我干了一辈子,我是对得起良心的。我理解父亲说的话,从工作以来,他从来没有因为私人的事请过一天假,就凭这一点,他做到了问心无愧。

小时候,我常埋怨父亲,埋怨他不顾家。现在,一转眼,我的儿子也长大了。我对他做了什么?作为母亲,我似乎欠儿子的太多,我对家庭、对儿子很愧疚。有时候细想起来,父亲的影子在我身上越来越多。为了工作,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孝敬父母,我不知道这是对还是错,面对亲情和工作,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在我退休的时候,我如果像我父亲那样说“对工作我是问心无愧的”,我的孩子会怎么理解我说的话?

人代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接见甘肃代表时,他握住我的手问我们当地的教育发展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和困难。有一次在会上他还亲自点名让我说,总理说他很关心甘肃的教育事业。

我毕业于兰州师专,毕业后分配到会宁县会师中学,上班不到几天,就赶上了第一个教师节。当时非常高兴,一是刚上班,二是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节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教师自己的节日!感觉非常有意义,学校里也庆祝了一下,还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条毛毯。那时候,教师的工资只有几十元,发一条毛毯就觉得是了不得的事情,感觉很开心。

刚工作那几年,生活条件不是太好,大家普遍比较穷。在我所带的班上,有一次我发现一名学生中午没有回家,我问他为什么不回家吃饭,他没有说话便哭了起来。后来我打听到,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家里很困难,无经济来源,衣食不保,姐弟俩经常吃不饱,饿肚子。我就把他领回家,给他做饭吃,以后,我经常中午给他一个馒头或饭票。后来,他因为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没有办法,我就给他交上学费。再后来,他妹妹又到了我的班上,也是吃不饱肚子,交不起学费,我只好尽力帮助。

那时候,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学费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学生不在少数。在那种环境下,个人的力量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了学费,课本都是免费的,学生上学不用花钱。对学生来说,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当然,这和国家的富强是密切相关的,没有国家的强大,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哪能有今天这么好?

到今年,已是第25个教师节了。感觉每过一个教师节,学校都有一番新气象。不管是教师的工资,还是学校的发展,变化真是太大了。2004年,会宁县新组建起了五中,我被调去当副校长。这些年来,我亲自参与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发展变化带给我的感受更加深刻了。现在学校里的设施和设备都是全新的,校园里全部铺了地砖,搞了硬化、绿化。老师的生活、工作条件跟我刚参加工作那时比起来,真可以说有天壤之别。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了。在全国人代会上,我就提过此类问题。有一次温家宝总理接见代表时,关切地向我询问我们当地的教育情况,而且在一次审议政府报告的会上,本来没有安排我发言,当说起一些基层学校的教育问题时,温总理点名让我说一下我们当地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这说明温总理对甘肃教育的发展是多么关心。

在当全国人大代表之前,我是会宁县的政协委员,现在又是白银市人大代表,从这几年参加相关工作当中,我能感觉到国家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这也从社会上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可以看得出来。就拿教师这个职业来说吧,以前,在人们眼中老师不但穷,而且没有权没有势,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这一职业越来越吃香,一来是教师职业稳定,二来这些年来工资待遇提高很快,成了人人羡慕的职业。在社会上,教师也受到了人们的尊重,社会地位也很高。

我是一名普通老师,没有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为我的选择——成为教师感到自豪,同时,也为我们能处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和国度而感到无比欣慰。

猜你喜欢
会宁县白银学费
我的兴趣班学费
“开心农场”进校园——会宁县小学劳动教育见闻
更正启事
“孔子曰”之孔子的学费
会宁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宇宙中发现黄金白银“制造厂”
大学学费“涨声”背后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