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思考

2009-10-28 08:10窦兴文
甘肃教育 2009年17期
关键词:办学理念和谐校园领导班子

窦兴文

〔关键词〕 和谐校园;办学理念;领导班子;师生关系;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A)—0006—01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协调发展、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

一、确立和谐的办学理念

理念是办学的灵魂,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力量之源,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先进的办学理念、规范的办学行为、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如果出现了偏差,必将导致办学行为的功利化和办学目标的狭隘化,就会出现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严重制约和谐校园的构建。诸如教师用分数评价学生,学校用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社会和家长用升学率评价学校,主管部门把升学率作为硬指标等。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如何,其真正的目标还是“分数至上,升学第一”。这样,学校的科学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成为空话,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和谐的办学理念表现在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上,把这种理念变为每个教师的指导思想,内化为教师的理念,成为教师自觉行动的基础,这是和谐教育的关键。面对落后办学理念和功利化的办学目标,再完美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教学手段,再丰富的教学内容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构建和谐的领导班子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是发展的“催化剂”,和谐是解决复杂问题和化解矛盾的“润滑剂”,和谐关系建立的关键是领导班子。校长是学校之魂,班子是核心,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教师的带头人和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强领导集体。班子领导有方,师生员工就会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形成合力。因此,领导班子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真正实现“廉洁、团结、民主、和谐”的目标,为创建和谐校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领导的亲和力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能起到示范和凝聚作用。因此,学校领导要始终同广大教师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校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重实际,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把学校的办学目标内化为教师的追求,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使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积极创设一种平等互助、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既关系到育人目标的实现,又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校园提倡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关系的核心在于平等。师生之间应经常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沟通,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注意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这样学生才能信任教师;教师要宽容学生,关爱学生,把宽容和关爱作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金钥匙,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教育思想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体现,是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活水源头,也是师生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学校是文化传承的殿堂,文化在学校得到传承、延伸和丰富,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深厚的文化底蕴时刻熏陶、净化着心灵。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部好书,能够把学校的办学目标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从而实现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一要努力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师生和谐发展,校园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因素之一,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认同感、亲切感和自豪感,对于师生的和谐发展有独特的功能。二要营造奋发向上的优良校风。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良好的校风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校风最集中的体现是教风和学风,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有根”文化,其“根”要深深扎在教师和学生之中,这样才有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

猜你喜欢
办学理念和谐校园领导班子
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步骤
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弘扬正能量的第一课堂
树立办学新理念 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试论农村中学校长的学校管理对策
领导班子要练就过硬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