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009-11-04 08:04杨孟君
关键词:历史课程社会调查初中教学

杨孟君

摘 要:社会调查是与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形式,是历史学习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学生采用社会调查的形式,重在了解问题,认识问题,探索历史学习中的未知领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课程;社会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8-0043-02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历史课标”)告诉我们:“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探索多种教学途径,其中有“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采访历史见证人”等体验性学习活动。社会调查是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形式,是历史学习活动的组成部分,重在了解问题、认识问题,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这一活动,可使学生探索历史学习中的未知领域,获得多侧面、多层次的历史知识。社会调查具有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近些年来,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兴趣减弱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内外调查数据显示:历史是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严峻的形势提醒我们必须设法增强历史学科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已是摆在历史教师眼前的紧迫任务。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抛弃应试教育中那种呆板的填鸭式教学,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采取措施,促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如果教师适时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知识、能力、爱好、性格各不相同的学生都在其中发挥特长,就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社会调查就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它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种学习活动可激发学生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对相关人物进行访问,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做更深入的了解,调查。例如,在学习《抗美援朝》一课时,学生走访了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了解了时代背景、志愿军入朝作战的一些详细情节、中朝人民并肩作战的事迹等课本上没有具体讲述的内容。学生对这项活动兴致很高,在交流调查成果时,连一些平时不喜欢历史的学生都踊跃发言了。学生都想使自己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学习起来就积极努力,收获就会很大。

二、提高学生的能力

历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分析能力。历史课标要求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因此,仅有课堂教学这一条途径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受到灵活多样、生动形象的教育,在调查过程中亲自动手、独立观察和思考、合作探究,可以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就发生在学生所生活的城市、乡村。因此,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昨天与今天。例如,指导他们回家搜集全家人的老照片,并询问祖父母与父母,调查家乡和家庭三十年来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学生从自己家里采访到的资料是有感情、亲切、具体的经验,不仅能让他们了解过去的生活,而且还能增进家庭的情感交流与理解。通过调查,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和家乡发生的具体变化,了解人们对这些变化的看法;可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产生变化的历史原因、条件,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同时,在调查过程中学生还学会了进行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了根据自己的调查统计写社会调查分析报告,从而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组织、探究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和联系实际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

三、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课堂教学受教材和课时安排的限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让学生广泛接触现实社会,大量接受多方面的信息,可以使学生学到许多与教材内容相联系而教材中又未提到的历史知识,从而有效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例如,在学习《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课时,组织学生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家乡生产、生活的影响。学生在调查中了解到,1960年及其后几年,我国经济遭受天灾人祸而发生严重困难,粮食歉收,物资匮乏,人民生活陷入困顿。再如,学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学生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当地干部和知识分子在文革中受冲击、被批斗的真实情况,了解到当时学生“停课闹革命”和红卫兵大串联的史实。这不仅加深、巩固了学生在课堂内获得的历史知识,而且还开阔了视野,扩大了认知领域。

四、获得地方史资料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把握通史知识,还应该使学生获得地方历史知识。地方史资料发生于身边,来源于当地,能够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因此有助于教学中师生双边的配合。在讲述“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这些历史事件时,给学生合理安排综合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走访那些亲身经历这些事件的老人,收集有关的历史材料,经过整理后在班上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参与积极且收效明显。交流过程中,有的学生直接把被采访者的话也就是口述史料作为间接资料使用,有的学生把“文革“时期的老照片带来,还有学生把“文革”中的毛主席纪念章、毛主席画像等实物也带到了课堂上。这些口述史料、实物史料使课堂更加形象生动。

社会调查既锻炼了学生,也为教师自身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台阶。教师可以将平时布置给学生的点点滴滴积累起来,加工整理,编成地方史教材或校本课程中的重要章节,丰富教育教学内容。

总之,社会调查研究,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只要不失时机地认真组织和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就能更好地完成历史课程的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韩立鹏】

猜你喜欢
历史课程社会调查初中教学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委托开展社会调查之探索
未成年人犯罪办案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中韩历史课程设置比较
谈高中课改下历史课程的构建
深度推进社区矫正建设的问题与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