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生本的睿智对话

2009-11-13 03:53陆华山周益民
江西教育B 2009年9期
关键词:祸患吴王螳螂

陆华山 周益民

【片段一】与“螳螂捕蝉”对话——悟寓言之意

师:“螳螂捕蝉”是个成语,我们使用的时候,通常还会在后面加上四个字,能念出来吗?

生:黄雀在后。

师:连起来,完整地念一遍。

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师:课文中,少年给吴王讲的这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事,谁能通过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给我们讲一讲。(学生找出课文内容,交流)

师:再去读一读,在这些具体的描写中,一定会有些语句引起你的注意了吧?

生:从“悠闲”和“自由自在”这两个词语,我真切地感受到蝉儿已经陶醉在甘甜的露水中了。

生:我发现这段话中出现了三个“却不知道”和三个“身后”,非常重要。

师:我们顺着你的发现研读下去。掉头看看身后,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假如蝉、螳螂、黄雀将头往后一掉,一定会看到身后隐伏的祸患,那样就可以避免这场灭顶之灾。可是,它们为什么都没有掉头看看身后呢?我来请三位同学替它们回答。(师分别与“蝉”“螳螂”“黄雀”对话)

师(微笑): 蝉哪,我来问你:你为什么没有掉头看看身后哇?

生(笑笑): 嘿嘿,那露水实在太甜了,也就想不到其他的事情了!

师(严肃): 这可是一件大事呀!我看你是只要露水不要命啊!

师(微笑): 螳螂啊,身后隐藏着危险的祸患,你怎么不掉头看看呢?

生(一脸后悔状): 嗨,我都是被那肥嫩诱人的蝉儿给吸引住了,只想吞掉它好饱餐一顿,哪曾想——

师:后悔吗?

生:当然后悔呀,不但没有吃到蝉儿,还招来了灭顶之灾!

师:看,这位已经醒悟了,可惜晚了!

师(微笑):黄雀呀,都说你聪明,你怎么也没有看看身后哇?

生:都是心急和贪婪惹的祸呀!我只顾着要去享受那美味的螳螂了!

师:是呀,早一点醒悟,你就会早一点摆脱危险与祸患哪!谁能同时面对它们三位告诫一下?注意用“你们啊”作为开头。

生:你们啊,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没有顾到身后隐伏的祸患!

生:你们啊,要是先看看身后是否隐伏着祸患,也就不会招来这场灭顶之灾了。

生:你们啊,怎么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呢?赶快醒悟吧!

师:没错,眼前的,身后的,都得考虑到、照顾到,那才是万全之策呀!读一读课文中是怎样表述的。

【片段二】与吴王对话——激矛盾之疑

师:少年的话,吴王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听了少年的话,吴王恍然大悟。

师:知道恍然大悟的意思吗?

生:就是突然间明白过来。

师: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含有这一意思?

(生说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师:吴王由少年的这番话到底悟出了什么?

生:吴王悟出了如果出兵攻打楚国,后果会不堪设想。

师:能联系“螳螂捕蝉”这件事,具体地讲一讲吗?

生:吴王由少年讲的螳螂捕蝉这件事,联想到了自己准备攻打楚国的决定,悟出了如果攻打楚国,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说得有些眉目了,还能把他悟出的内容说得再具体些吗?

生:吴王悟到,如果攻打楚国,就像蝉儿、螳螂、黄雀一样,只是想得到眼前利益而没顾到身后的祸患,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是其他诸侯国就会乘虚而入,吴国就有灭亡的危险。

师:吴王悟出的结论,跟当初大臣们劝说的理由不是正好一致吗?可大臣们劝说吴王得到的结果是什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固执”是什么意思?

生: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愿意改变。

师:是不是所有坚持自己意见的人都是固执呢?

生:坚持自己的意见,就是错了也不改。

师:没错,这就是固执。吴王固执到了什么地步?(生齐读吴王的话)

师:对于大臣们来说,这分明就是下了一道——(生齐读——死命令)

师: “处死他”与“死命令”中的“死”,意思一样吗?

生:第一句中的“死”是“失去生命”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死”是“改变不了”的意思。

师:透过这两个“死”,你领悟到了什么?

生:吴王攻打楚国的决心异常坚定。

生:吴王攻打楚国的主意,谁也动摇不了。

师:我们都来做一回吴王,读出那份固执、那份坚定!(指名读)

【片段三】与少年对话——解智慧之码

师:大臣们苦苦劝说却无济于事。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只用一番话就打消了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他让死命令得以更改,让一言九鼎的君王心悦诚服地改口,他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少年靠的是什么?这其中一定藏着什么神奇的密码!让我们走进这番不寻常的劝说之中,走进具体的语言文字之中,去探寻那神奇的密码吧!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3~12自然段,用心揣摩少年与吴王的一言一行,把你感受颇深的语句圈画下来,可以是一两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两个句子。然后选择一两处在旁边写写感受。(教师巡视指导)

生:“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一连”和“三个”这两个词语,我真切地感受到少年那份恒心和毅力!

生:我从“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这句话中的“终于”这个词语,感觉到少年很不容易,下了一番工夫才吸引了吴王的注意!

生:我关注的是“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中的 “毫不介意”这个词语,让我感受到他为了能劝说吴王,显得多么执着。

师:那他介意的是什么?

生:是吴王能否发现他。

生:“转来转去”一词也能看出少年费了一番苦心,是千方百计地在吸引吴王的注意。

师:是呀,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再读一读,你们还从哪些地方发现了少年的一言一行是有意而为?

生:我从“清晨”一词,发现少年是有意选择这个时间的。只有选择在早晨,才能有露水,才会有蝉儿来喝露水,也才会有后面少年所讲的事,这是有意识地在作铺垫。我觉得他十分聪明,十分富有智慧!

生:我想补充一点,少年选择清晨作为劝说的时间,还因为一大清早起来,人的心情会不错,这样谈起话来更容易。少年特别懂心理学。

师:少年善于把握人的心理!你也是一位出色的心理专家。

生:我发现少年手中拿了个弹弓,这也是有意而为,这就好像是一场表演,这弹弓就是必不可少的道具。有了弹弓,就能为自己给吴王讲“打鸟”埋下伏笔、创造可能!

生:他的发言启发了我,我觉得王宫花园就是少年劝说吴王这场表演的舞台背景。

师:这是个有意思、有质量的发现!少年选择王宫花园,还有什么用意呢?

生:少年选择王宫花园,因为这是吴王一大早的必来之地。

生:少年选择王宫花园,是因为花园里有树有鸟,这样一来,讲述后面的“螳螂捕蝉”的事情就很合理了。

师:同学们精彩的发言、深刻的理解,深深地感染着我!再读一读这段文字,在你看来,少年的“转”,是怎样的转?用个词语来描述一下。

(生分别答出:有意地转、持之以恒地转、用心良苦地转、满怀期待地转等)

师:这是神奇的转!一个“转”字,转出了少年的智慧,也转出了少年的一番苦心啊!谁来将这番不寻常的“转”通过读表达出来?

师(引读):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青睐有心人——

生(齐读):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

师: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表述?

生:吴王终于发现了少年。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生:第一句话给我的感觉是少年想让吴王发现他;第二句话给我的感觉是吴王想来发现少年。

生:第一句,少年花了很多工夫,有意吸引吴王发现他;第二句,吴王费尽了一番苦心,花了很多时间才发现少年。

师:造成这两种表达效果大不相同的是哪一个字?

生:“被”字。

师:透过这个“被”字,你领悟到了什么?

生:我领悟到少年那一番苦心。

生:我领悟到他那过人的智慧。

师:看似被动,实为主动!由这句话,我们不妨展开合理的想象,第一天,少年整整转了一个早晨,也未见吴王的踪影,他想——

生:吴王怎么还没来呀?难道突然有了什么事情?真急人!

生:吴王啊,您快点出现吧!这可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呀!

师:于是,到了第二天清晨——(引读)可过了好一阵子,仍不见吴王到来,他想——

生:又过去了一天,这可怎么办哪?吴王快出现吧!只有您出现了,我们吴国才有希望!

师:到了第三天,少年又——(引读)

师:这一次,少年终于见到吴王踱着方步向他走来,他的心中不禁一阵——

生:少年不禁一阵大喜,谢天谢地!吴王终于出现了,我们国家有救了!

师:他很快就控制住了激动的情绪,又装出一副专心致志打鸟的样子,读——

师:就这样,一直转了三个早晨。同学们,再读“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这句话,你的感受一定会更深!(指名读)

生:我从吴王一系列的反应中,也发现了少年有过人的智慧。

师:这是个崭新的视角。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吴王先是很好奇,然后便来了兴趣,最后还连声夸奖。吴王的兴致之所以会越来越高,那是因为少年的谈话在一步一步地吸引着他呀。

生:我也发现,每次都是吴王主动地 “问”,而少年则巧妙地“答”,越是这样,局面越是在少年的控制之中,他可以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计划。

生:我来补充一下,我想到了几个字,叫“自然而然,不留痕迹”。从吴王的反应可以看出,不是少年要来讲、要来劝,而是吴王很想问、很想听,那效果当然好了!

师:好一个“自然而然,不留痕迹”!透过吴王的反应,你们读懂了少年的心思,感受到了少年的智慧!这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写作方法。我有个问题一直弄不明白,少年将“螳螂捕蝉”这件事讲述得细致具体、绘声绘色,他真的见到了这情景吗?

生:没有见到,哪有这么巧的事?

生:这是少年故意设计的,他要用这个故事来劝说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建议你将“故意”一词改成“精心”,少年是“精心设计”!

生:我觉得这也是少年的过人之处,他想劝说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这就不能直接提到“攻打楚国”这几个字,于是他精心设计了一件与“攻打楚国”有着密切联系的事情,那就是“螳螂捕蝉”。

师:同样是劝说,在你看来,大臣之劝是怎样的劝?

(生回答出:直截了当地劝!毫无艺术性地劝!直劝……)

师:那少年之劝,又是怎样的劝呢?

(生回答出:巧劝!妙劝!智劝!含而不露地劝……)

师:是呀,那神奇的密码解开了,尽在这番智劝之中呀!

【赏析】课文《螳螂捕蝉》是一种嵌套结构,即大故事里还套着一个小故事。这种文本结构本身给教者带来挑战:两个故事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可以说,本课教学内容的确定首先取决于教者对其间关系的把握。陆华山老师教学时,将语文穿行在故事情境里,对教材作了富于创造性的重组:首先直接切入“螳螂捕蝉”寓言,作前置式处理;随即通过“对话”吴王,显寓言之寓;接着浓墨重彩研读少年之苦心、慧心。显然,教者的重心是,引导学生领悟少年通过寓言“螳螂捕蝉”劝说吴王的智慧与胆识。

从文本整体情境分析,巧借故事“螳螂捕蝉”是少年劝说吴王的关键策略,却并非唯一策略,之前陆老师为此作了很多的策划、布置,这些都是故事得以奏效的前提性因素。他的这种处理,既凸显出寓言在整体故事中的恰当地位,又较好地保护了文本的整体情境。寓言“螳螂捕蝉”虽非课文之全部要义,但课文所叙故事却又在事实上因为该寓言而得以存在流传,将寓言作为教学的突破点不仅是使然的,也是应然的。寓言的实质是隐语,当时,以隐进谏、以隐游说、以隐难人的风气相当盛行。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隐”是“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意思是“用隐约的言辞来暗藏某种意义,用曲折的譬喻来暗指某种事物”。因此,课堂需要引导学生借助文字,厘清“如何隐”“为何隐”,分析该隐语获得成功的机制。值得称道的是,陆老师既避免了寓言抽象化的论理,也没有陷入“训练说”的窠臼,单纯地进行语言的技能性分析,而是很好地行进在故事自身的叙述中,在故事化的课堂叙事里完成了语文的教学。分析完全凭借文本语言的品评和故事线索的提拎,指向的是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

1.板块式结构的相对完整。陆老师将教学活动设计为几大板块。有意思的是,这些板块既是相对独立的故事“部件”,又是一个个富于张力的讨论话题,而板块之间则形成了较为严密的逻辑联系,呈现某种思维的递进趋势。这种建筑在故事与话题结合部上的设计安排,既为学生提供了开阔的思维地带,又始终保持着行走在故事里的趣味愉悦。

2.规定性情境的连贯一致。在学的过程中,陆老师引导学生对文本作了大量精彩的补充,成为语文训练与故事领悟的双重收获,这得益于教者始终把握着文本的规定性情境。譬如围绕传神的“转”字,巧妙地创设三个早晨的对话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少年的内心世界,切己体察;以“等待吴王”为轴心的心理想象,建立在文本情境基础之上,话出有据,语出有凭,丰富了故事、练就了思维、发展了能力。

3.具体化前提的抽象概括。言自是要明理,因果逻辑自是要洞悉,所有这些,教师都着眼于形象前提的建立,这就为抽象概括提供了坚实的生长点与有力的支撑。典型的如少年智慧的解读。教师启发学生通过品读少年的行动,体会少年之执着,进而引导体会少年的行为“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学生又从吴王反应的角度,从侧面解读少年之智慧。有了如此厚实的表象材料,少年特征的概括就成了呼之欲出、水到渠成。如果我们继续深入陆老师课堂操作的工艺,探询在这一课上他化“隐”为“显”的具体策略,以下两点应当引起关注。一是角色担当。让学生化身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假其口探索行动背后的心理。如实录中陆老师在与“蝉、螳螂、黄雀”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概括归纳,抽象出三者行为存在的共同问题,采用的方式同样是角色担当——告诫者,这原本是一个容易泛化、空洞化的话题,然而由于有了具体的对话方(蝉、螳螂、黄雀),虚拟的角色找到了存在的位置,避免了学生阅读时的游离状态,实现了文本与阅读者的深层信息交流。二是引发冲突。矛盾冲突是学生思维推进的有效动因,正是在不断的生疑中,激励起他们潜心阅读、不断解疑的动力。陆老师善于组合材料,促成认知冲突。请看教师的这段话:“大臣们苦苦劝说却无济于事。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只用一番话就打消了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去探寻那神奇的密码吧!”这里,教师显然改变了原文的叙述结构,将两种劝说的不同结果集中一处,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于是,去探寻少年劝说的“神奇密码”成了后继学习活动的良好动因与鲜明定向。这种冲突效果的获得取决于教者良好的设计能力,通过对内容的浓缩、移位、比照,使得重点得以强化,难点随之突破。(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猜你喜欢
祸患吴王螳螂
吴王光鉴铭文复原考释
螳螂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
——以《螳螂捕蝉》为例,谈劝说的技巧
《世说新语》中魏晋名士与饮酒
吕不韦之死
螳螂捕蝉
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