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职业训导“岗位——项目”模式的构建与运行

2009-11-13 03:54郑永森等
职教论坛 2009年24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模式

郑永森等

摘要:职业训导是职业院校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的学生的重要途径。要提高职业训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切实可行的职业院校职业训导模式非常必要。为此,尝试构建了职业院校职业训导“岗位项目”模式。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训导:模式

作者简介:郑永森(1977——)男,湖南临澧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同济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陈国梁(1963—)男,辽宁昌图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赵臻(1977--)男。河南南阳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武汉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学。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24-0046-03

一、职业院校职业训导模式

如何更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观念,如何将职业岗位对职业素养的需求变化,以及新的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方法应用到职业院校职业训导工作中去呢?较为有效的途径是构建切实可行的职业院校职业训导模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样式。“模式”的英文对应词是model,它来源于拉丁文modulus。其本意是尺度、样本和标准,通常可表达模型、原型、典型、样式和模特五个意思。职业院校职业训导模式是指在一定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为了完成职业训导工作而对整个训导过程进行设计时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职业院校职业训导操作程序和操作体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系统性以及典范性。为了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职业院校职业模式的构建应该坚持就业导向、职业需求、发展本位的基本原则。

二、职业院校职业训导“岗位-项目”模式的基本构想及其要素分析

(一)基本构想

职业院校职业训导模式构建的途径与方法很多。既可以从实践出发,经过概括、归纳、综合,构建各种模式。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过类比、演绎、分析。构建各种模式。借鉴国内外职业训导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笔者在这里也尝试提出职业院校职业训导“岗位一项目”模式。(如图1所示)

从职业训导“岗位一项目”模式的图示不难看出,职业训导“岗位项目”模式就是在一定的职业训导理念下,以职业院校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为基础,结合岗位需要与个人需求。根据学生自主选择的职业训导内容。组织开展职业训导。并根据训导效果评估不断调整训导方法的一种职业训导操作体系。岗位类职业训导一般根据学院往届学生就业岗位职业素养要求进行设置,特别适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职业院校:项目类职业训导一般是根据用人单位对职业学院毕业生职业素养情况反馈进行设置。

(二)构成要素分析

任何一种模式都是由一定的构成要素所组成的一个系统。职业院校职业训导“岗位-项目”模式的构成要素包含被训导者、训导者、训导内容、训导机构、训导方法以及训导评价等方面组成。

1,被训导者

职业院校职业训导的被训导者显然就是职业院校学生。要做好职业院校职业训导工作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总体来说,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动力上多急功近利的思想,热心考证:在思维习惯上,多感性思维,多发散性思维:学习迁移能力相对较差;学习控制能力欠缺等等。训导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适当的训导方法。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许多毕业生以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敬业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令人称道的业绩。但不可否认的是确有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毕业生,不仅缺乏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追求,缺乏基本的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甚至缺乏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从目前情况来,职业院校学生素养水平整体不高,总体上还难以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据马树超等人对《新时期上海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的调查所示:在某行业高职院校的10个就业失败典型案例中,毕业生被辞退的原因有5个是因为没有责任心、弄虚作假和不守纪律,另5个是挑剔工作环境和提出过高待遇要求,而因能力和业务水平问题被辞退的却一个也没有。在问及“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必须具备哪些品质才能较好地生存与发展”时,学校师生却均未将职业道德放在首位:教师首选的是学生的“业务能力”,学生首选的则是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显然与企业的需求出现了较大的错位;而对于“决定择业的关键因素”,近六成学生认为是“职业技能”。认为是“道德修养”的仅为三分之一。这与我国职业院校在教育中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的有关。当然造成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低下的原因还有生源质量不高、家庭教育缺陷、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方向的原因。如此的素质状况给职业训导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职业训导必须重视的问题。

2,训导者

职业院校职业训导可以采取兼专项结合的办法聘请训导者。专职训导者指的是职业院校的从事职业训导工作的老师。兼职训导者指的是从企业中聘请的经验丰富的职业训导者。专兼职结合仅仅的是训导者的来源问题,而对于训导者的业务能力是同等要求的。对于在职业院校从事职业训导工作的人,首先要求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训导者作为传道授业的行为主体,他们本身的职业素养质状况如何。在其训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训导对象;其次,要熟悉职业训导工作规律,掌握训导工作技巧;最后,要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能够运用针对性较强的训导方法,以追求较好的训导效果。

3,训导内容

训导内容如何确定是职业院校训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训导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直接影响着训导效果。开展科学的职业倾向测试和深入的企业调研是保证训导内容科学的重要途径。科学的职业倾向测试可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从而帮助学生选择个人需要的职业训导内容。深入的企业调研可以深度了解岗位对职业素养的要求,确定针对性的训导方案。

4,训导机构

职业院校职业训导机构可以由学校成立职业训导中心,也可以在学生工作处下设职业训导中心,这个要根据职业院校自身的情况来决定。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必须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统筹职业训导工作。

5,训导方法

职业院校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思想活跃。行为开放,喜欢有事实论道理。喜欢关注各种行为发生的效果。在职业训导中,他们普遍欢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渴望训导者用行为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行为中判断和思考。因此,职业院校职业训导最好采用体验式训导以及行为训导法等等。如目前较为流行的职业拓展就是较为理想的训导方法。另外,团体辅导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职业训导方法,

6,训导评价

开展训导评价能够不断优化训导工作,是保证训导工作不断发展的很需要手段。开展训导评价主要是是指系统地收集必要的描述性和判断性信息,以帮助做出选择、使用和修改训导方案的决策。训

导的有效性是通过对训导过程及结果的评估来测量的。过程评价主要是发集学生关于训导实施的建议和意见,如训导内容是否满意、训导教师如何、训导安排是否理、训导方法是否喜欢等等。结果评价主要是收集学生训导后的收获如何和跟踪学生在职业岗位上的职业表现。

三、职业院校职业训导“岗位-项目”模式的操作程序

从以上关于职业院校职业训导“岗位一项目”模式的表述,可以看出其操作程序如图2所示。

(一)企业调研与训导内容的确定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企业调研开展职业院校职业训导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做好训导工作的前提性。“调查问题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只有通过深度的企业调研。才能了解目前职业技术人才职业素养的基本状况。才能清楚各行业、各企业、各岗位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才能根据各行业、各行业、各企业、各岗位对职业技术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明确职业训导的方向,确定职业训导的项目,拟定职业训导的方案。提升职业训导的针对性。增强职业训导的目的性。

(二)职业测试与训导内容的选择

个性特征和兴趣如果符合职业要求,有助于提高职业效率的,有助于增强职业满意程度,还有助于维持职业的稳定性。因此为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倾向测试也是职业院校开展职业训导的基础性工作。学生通过科学的职业倾向测试可以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可以结合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选择需要训导的职业训导内容,从而主动参加个人选择的职业训导内容。提高参加职业训导的积极性,有助于增强职业训导效果。

(三)组织训导

组织训导是开展职业训导的关键部分。一般分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是职业训导方法的选择。职业训导方法同样需要因材施教,根据职业倾向测试结果,对于不同性格和特点的群体要采取不同的训导方法。另外。对于不同的训导内容也需要采取不同的训导方法。第二,结合训导内容设计训导过程。最后。组织实施训导。

(四)训导评价与改进创新

开展训导评价的目的在于考察训导活动是否有效,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效”(Effective)是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即是否真正实现了训导原定的需要和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个人要求,是否达到了社会需求。通过评价,可以对训导的内容、方法和实施过程进行反思,以改进今后的职业训导作,不断提高训导的质量和效果。促进训导工作的科学发展。

四、职业训导“岗位-项目”模式的特征分析

(一)操作性

职业院校职业训导模式所提供的训导程序或范式应该是面向实际应用的,应该便于理解、掌握和应用,需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职业训导“岗位一项目”模式是根据实际进行的缜密的设计,不是空洞的理论上的思辩,而是有一套系统的操作程序,比较贴近职业教育实际。便于理解和操作,容易被学习和模仿,可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二)明确性

模式的明确性指的是其表达形式的简约明了。一般说来,教育教学模式表达形态主要有:①条文型。这类模式通过非概念化的语言“跳跃式”表达,相对全面,便于操作;②框图型。这类模式仅暗示大意,通常只将变量的逻辑关系勾画出来;③公式型。这类模式主要采用教学公式或类似形式表达;④综合型。这类模式克服前三个模式在表词达意方面的各种不足,既用语言,也用图标。更便于推广和理解,以防学习这种模式的时候产生偏差货曲解。因此,教育教学模式既能使那些纷繁杂乱的实践经验理论化,又能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个比抽象的理论更具体、简明的框架,从而便于人们去理解、交流、运用和传播。职业训导“岗位一项目”模式显然是以精练的语言、象征性的图式表达出来的简约化了的职业训导模式。形式明确。

(三)完整性

模式的完整性要求模式是一个由各个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本身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和机制。职业训导“岗位一项目”模式的构建的基本思路是:学校结合企业要求和学生需求的实际设置职业训导内容,以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并能根据职业训导效果进行训导方案的调整。可见其目的明确、思路清晰、步骤严密,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应用模式。在运用时。必须整体把握,无视其整体性而不能严格按要求操作,都只能降低训导效果。

(四)动态性

模式一旦形成,其基本结构保持相对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教学模式就从此不变了。模式的动态性要求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职业训导“岗位一项目”模式能够根据训导实际,在原有基础不断变革,从而得到充实与提高。其随着训导实践、观念和理论的发展不断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五)针对性

就像医院的治疗中没有包治百病的处方一样,每种模式都有它特定的作用,即明确的针对性。职业训导“岗位一项目”模式目标明确,就是结合就业市场帮助职业院校学生不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重点突出岗位就业目标,以适应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选择和发展的需要。

(六)匹配性

匹配性就是人与事适合。职业训导“岗位一项目”模式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其匹配性:学生根据自我认识选择职业训导:学校根据岗位要求和市场需求设置职业训导;根据学生特点选择训导方法:学校根据训导效果调整训导方案。职业训导“岗位—项目”模式是以学生个性特点和个人需求为基础开展训导的,讲究人职匹配性,体现了黄炎培“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七)自主性

职业院校的学生既希望自主的决定自己的未来,又希望得到学校的帮助。职业训导需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强调被训导者最终由自己做出职业训导选择。职业训导“岗位一项目”模式不是采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强加给学生某种规范,不是由学校或训导者决定学生的,而是要帮助他们对自己的需要、性格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地选择训导内容。至于训导的效果如何,在于训导疗法是否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合理性。

责任编辑:王国光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模式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