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2009-11-19 09:16巴音博罗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10期
关键词:博罗巴音情结

土地宛如慈母,养育并呵护着她的子民。土地的恩泽像她的襟怀一样宽广。

人在土地上世代安居,生息,劳作,繁衍后代;人与土地血脉相连,人的一生不可能离开土地半步。即便你善于奔跑、跳跃;勇于乘帆远航:或是利用人造的铁翅翼翱翔蓝天…但你总归要双脚落地,回归故里。有一股比重力加速度还快疾的乡愁会紧紧攫住你的心灵,有一种比母子连心的力量还厚实的伟力会推动你踉跄回归的步幅!

土地啊……她忠厚,温良,平和,广袤无垠又近在咫尺。她是布衣的一部分,是粮仓的四柱和屋宇的根基。她沉默寡言,但慷慨无疆。仿佛年迈的祖母,又像双乳丰实生育不倦的年轻母亲,只要勤于播种,总会有所收获。土地从不虚伪骗人,从不背信弃义。土地就是土地——一个睿智的永不撒谎的长者。

鸟儿是她最小的女儿,鹰是她四处巡视的卫士,江河小溪是她衣袂上的彩带和珠链,美丽的湖泊是她梳妆打扮的镜子,高山峻岭是她挺拔的脊梁,果实和鲜花则是她爽朗如风的笑靥。

每当战乱暴起。朝代更迭,大纛下英雄和盗贼的面容轮流变换,仿若一反常态的疾风骤雨袭扰着天下苍生……这时候只有土地,只有土地一如既往忠诚如故,只有土地没有背叛并且敞开了无私的胸怀。

当亡魂如风掠过巨大的廊柱和弹痕累累的残垣断壁,腐烂的尸骨覆盖住无边的梦境,只有日月朗照下的土地露出了温馨的微笑。只有烈焰吞噬过的遍地伤者在回忆,在作证……那曾经有过的,和正在失去的,必将在四季轮回般的岁月深处得到喘息和抚慰。

你可以说,没有比鞠躬耕作的农民更了解土地了(农民用全部积蓄来满足拥有土地的梦想往往受到世人嘲笑)。你还可以说,没有比那位伟大帝王更懂得如何占领更辽阔的疆域以便完成自己的霸业了!从黄河源头到长江八海口,从汉武帝到朱元璋——成吉思汗老了,草原胖了……又瘦了,那弯弓射出的箭一路向西向西,没有追上变成影子的大雕。而是幻化成了一弦锋利的月牙儿,辚辚运转的时针一样指向英雄版图……

土地总是从一棵草开始。从一粒黄金谷粒上,土地要站起来!黄土高原和茫茫平原要像一位老迈的父亲一样站起来1带着巍峨的庄严神色,荷着一柄千古大锄和朴素如诗的乡谣。土地呵(为什么古典名著《西游记》里的土地神总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乡村老头呢?)

一代代人被死亡席卷,一代代人成为死神那冷酷巨掌拍击下的灰烬和齑粉。而土地巍然不动,土地会让被飓风连根拔起的大树重新变成希望的种子,土地也会使遭受雷殛的心灵盟发蓓蕾。

土地最伟大之处是无私的给予。诚实的劳动是向她表达爱意的唯一方式。同时,对土地的诉说是世界上最朴素最神圣的情感——传说、典籍、寺庙、村庄、故人的墓地和青铜雕像上的花环……总有一种神明般的声音占据着人们饥渴的心房,总有一声呼唤保留了最初的感动——那是炊烟般的母唤儿归的声备,在薄暮时分熟识的小路尽头,袅——袅——环——绕。

土地啊,你是人类共同的母亲,母亲中的母亲,你以你的慈爱让我们领受箴言,你以你的宽容让世间所有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得到谅解和饶恕!哦,那功勋的喜悦或罪孽的忏悔啊,在土地无边的宁静中终将归于安息。

(选自《辽宁日报》)

这是一首土地赞歌。巴音博罗饱含深情地赞颂了土地所有的优良品质:像襟怀一样宽广的恩泽,如长者似的从不虚伪骗人、背信弃义。一如既往的忠诚如故,以及她的无私给予,还有面对灾难时的巍然不动等等,这些品质共同构筑了土地这一平凡而伟大的形象。从这些饱含深情的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巴音博罗与艾青一样,都是有“土地情结”的,只不过艾青高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用语言来点化自己的“土地情结”。而在巴音博罗的眼里,土地是人类共同的母亲,在她的无私给予面前,任何情感都显得苍白无力,只有诚实的劳动才是向她表达爱意的唯一方式,通过行动来践行自己的“土地情结”。

猜你喜欢
博罗巴音情结
分分合合的坏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柴达木映画
告别“GDP情结”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巴音克西格所藏托忒文eng uridiyin orošiboi::angxan uridiyin orošiboi::之影印
博罗、龙门等地举行晚造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进现场会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