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2009-11-24 07:54
学理论·中 2009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必要性

赵 慧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项新任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关系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025—02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以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内容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大部分[1]。马克思主义具有独特的理论魅力和气质秉赋,具有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这就使得它不仅能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信仰,而且也能凝聚和统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行动,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有着从党的意识形态的层次上升到社会意识形态高度的潜力。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艾思奇因其《大众哲学》开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先河,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十七大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这一概念,虽然历史上曾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践行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是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概念上升到党政治文献的高度还是第一次。关于“大众化”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大众化”即“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辞海》指出,“大众化”就是“群众化”[3]。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目前党内、理论界、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笔者综合一些文本,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暂时定义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同时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适应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具有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4]。简要地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通过宣传教育和理论普及,使马克思主义由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指南、由执政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人民群众理解和认同的思想信念的过程,亦即是使适合群众需要的马克思主义走进人们的生活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博大精深,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是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这就决定了它理论上的抽象性、表述上的深奥性、理解上的困难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由当今的国内外形势所决定的。从国际上看,经济上全球化、政治上多极化、文化上多元化,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除马克思主义以外,还有西方以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思想、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儒家学说和中国现实的中国学、也不乏沉寂之后又沉渣泛起的中国封建残余思想和西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5]加之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战略,使得某些信仰不甚坚定的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产生了怀疑甚至摇摆,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某种意义上出现了认同危机。而 “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已经以血淋淋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西方“和平演变”战略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一定程度上就在于“苏东”国家信仰的不坚定。这表明了在特定的历史情况下,有时思想文化的作用要远远高于军事、政治等其它因素的作用。

从国内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政治上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了人民的当家作主,但在思想文化上取得的进步却相对不足,以至于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 “信仰危机”。如何解决人的信仰问题?客观地说,西方国家比我们做得到位,因为他们既有自己的人生信仰——宗教,又有自己的社会信仰——国家的意识形态,而我们虽然思想宣传信仰马克思主义,但却不乏有喊口号讲空话之嫌,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并不真正理解,更勿谈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他们的信仰了。正是因为他们无法真正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所以他们寄希望于算命、占卜来填补自己空虚的精神世界也就不难理解了。“法轮功”事件已经提醒我们,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大众文化的阵地,就会有其它的文化去占领它。

再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由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所决定的。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6] 一种理论要想成为人民的武器,必须让人们学会运用它并能从中得以实惠。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精英化、通俗化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彰显了基于实践、民族和时代特色的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理论的抽象概括转化为理论的具体生动、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这凸显的是理论深入人心的接受认同[7]。

首先,两者隶属范畴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隶属于历史的范畴,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一个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相结合的历史过程;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却是一个理论为群众所理解、接受并最终内化为自身信仰的社会过程,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隶属于社会的范畴。

其次,两者目的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期达到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则是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们的人生信仰和政治信仰,以期达到用其治理和管理国家的目的。

再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二者既相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和必要环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才能易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掌握,才能更好的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才能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精英化的关系。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同于官学:即从政的必须学,入党的必须学,很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也仅仅是为了从政入党,马克思主义随之成了入党、升迁的“通行证”,也有人更狭隘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领导干部“打官腔”、“说官话”的材料;是领导干部做报告、发表演说时“引经据典”的材料;是领导干部平步青云的“尚方宝剑”。于是,马克思主义被这些所谓的“精英”给封闭乃至垄断起来,马克思主义被大多数人的“束之高阁”,造成了马克思主义愈来愈“曲高和寡”,愈来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脱节。 二是把马克思主义看作理论工作者的专利:马克思和恩格斯自始至终坚决反对纯粹的“经院哲学”,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而无论马克思主义还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进入研究机构之后,研究者往往阐述、解释多于阐发、创新,过分的强调理论而忽视和人们密切相关的实践,使人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晦涩难懂且与老百姓关系不大的一门纯学术性理论,是用来被理论学者做学术研究的一门高深学问,而普通人则是无法企及的,所以广大人民群众是读不懂也没必要读懂的。三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大学生、研究生在校接受教育的一门学科:由于马克思主义只被送进了课本和课堂,而未被渗透到人们的头脑和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还只是“象牙塔”内的学问,所以人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同其它高校专业课一样,是专门为大学生、研究生所开设的课程,也只有这一层次和更高层次的人才具有相应的能力去理解和掌握,而广大人民群众是不具备这一能力和条件的。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关系。列宁曾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8]。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简单地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把马克思主义晦涩难懂,理论性较强的精英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大众语言,将抽象深奥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生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口语的过程。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在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以通俗化为前提向纵深方面的进一步延伸。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虽然要求理论表述上的通俗化,但是我们决不能把通俗化等同于简单化、肤浅化和庸俗化,更不能把大众化和庸俗化混为一谈,而是要在保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前提下,将其转化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语言,达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使人们读得懂、记得住、用得着。

参考文献:

[1]王建华.“两个转变”与“四个走向”——论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理论前沿,2008,(4).

[2]胡锦涛.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N].文汇报,2007-10-25.

[3]辞海:普及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793.

[4]陈方刘,田辉.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云南社会科学,2008,(2).

[5]赵曜.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57.

[7]梁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初探——基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纵深扩展的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2008,(4):10.

[8]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7.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必要性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