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演变及当代价值

2009-11-24 07:54牛俊红
学理论·中 2009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发展战略

牛俊红

摘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发展战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046—02

科学发展观是以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基础上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并实施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观念经历了三个认识阶段: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问题。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些重大判断和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对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二十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首先对“为什么要发展?”做出了科学分析,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和解决问题。”[1]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明确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进一步对“怎样发展”做出了科学的探索,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上,从新的实际出发,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

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观点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战略思想表现为:(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2]。具体表现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3]。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要维护好群众的各项权益[4];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2)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5]。科学发展就是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6]。具体体现为:其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其二,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放在首位;坚持统筹规划,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创造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其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贯彻落实“五个统筹”,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促进现代化建设。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扩大内需;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扩大开放中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7]。

这一思想既继承了邓小平的战略指导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思想体系,其科学性表现在它既符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也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情况;又是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的全新的战略主张。国际国内的客观现实发展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三、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演变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今后社会发展的思想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理论成果中关于社会发展思想的演变历程的回顾中,我们不难发现彼此内容中内在的历史联系和逻辑关系:它们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为理论前提,以基本国情、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具体实践为现实依据,各个理论成果彼此之间呈现前者指导后者并为之提供思想范式和原理指导,规范后者形成和探索。后者以前者为起点和基础,对前者继承深化发展创新的关系。作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中具体的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正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得到的结晶。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存环境是一个不依任何人甚或是中国的愿望而存在的客观现实。它的特征及其变化是中国决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时所必须考虑的外在因素。它既存在限制中国制定发展战略的消极因素,同时也蕴含着中国可资利用的积极动因。这就要求中国随时势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能否在社会发展全局形势作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发展战略,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们从以往的发展模式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示来指导我们今后的发展战略的政策和策略,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首先,在理论上,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核心和最精髓的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有层次性的,有根本方法、基本原理和具体论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质的规定性,坚持根本方法和基本原理,而不是某个伟人和领袖的具体论断。具体地说,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科学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坚持为最广大人民谋求利益,适时的调整政策以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其次,在实践中,科学发展观的制定与当前的中国基本国情、国内形势紧密结合,根据时代需要和特点来制定的正确的发展战略。时代在飞速的发展,社会、国际形势也在不断变化,我们所从事的又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落实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们党新的领导集体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战略思想精髓的基础上,从科学判断形势处理复杂发展模式,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新论述。这些创新性论述构成了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战略理论体系。其根源还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当前实际出发,一切从我国作为世界发展中国家角度出发确定发展战略。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总谋划和总指导的发展战略总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发展战略思想的演变为我们展示了发展战略思想全景图,也为我们揭示发展战略思想本身的规律与特征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可以说,我们党四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战略思想的精髓,构建中国特色的发展战略理论体系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我国社会发展顺利进行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2][5]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3]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N].人民日报,2004-03-25.

[4]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J].求是,2005.

[6]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N].人民日报,2004.

[7]温家宝.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R].新华社,2004.

(责任编辑/吴明宇)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发展战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