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场围绕话语权展开的争夺战

2009-11-30 08:17乐思蜀
北京文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论争伊沙韩寒

乐思蜀

从根本上讲,由韩寒等人的爆炸性言论引发的所谓文学之争,以及后来演变出的新老两代作家之争,与文学没有丝毫的关系。我觉得这更像是一场围绕话语权展开的争夺战。

从根本上讲,由韩寒等人的爆炸性言论引发的所谓文学之争,以及后来演变出的新老两代作家之争,与文学没有丝毫的关系。我觉得这更像是一场围绕话语权展开的争夺战。

近些年来,韩寒、郭敬明等80后写手尽管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却并没有真正得到主流文学的接纳和认可。因而他们完全有可能质疑文学传播和评价系统的客观性,进而迁怒到某些特定的机构,犹如作协。老一辈的作家理所当然地进行了回应,于是,像通常的论争一样,最终往往会升级为互相贬低、攻讦,甚至谩骂。

但这跟文学有什么关系呢?文学靠的是文本,而不在于社会机构、作者的年龄、作者的身份;也不在于销售数和销售额。离开了文本,文学在哪儿?脱离文本谈文学,纯属挂羊头卖狗肉,让人不得不怀疑其动机。

这场论争的双方都使用了很多过激的语言。其实这只能证明言说者骨子里的虚。经验告诉我们,语言越具暴力性、蛊惑性、煽动性往往越站不住脚。然而正是这样的语言却能够吸引更多的眼球,更符合三流媒体的报道习惯,更对无知盲从者的胃口。“作协一直是可笑的存在,我绝不加入”,“只要不要脸,谁一天都能写几十首现代诗”,韩寒们为何要采取这样的言说方式呢?年少轻杠,还是某种策略?伊沙的反击性的文章《最后的“80后”》同样措词严厉,针锋湘对、其申也不乏冲动。不过与韩寒不同的是,文中对一些浮在面上的80后的人物作了分析。使它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有意思的是说到郑小琼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了其具有一定价值的十面。文章后面还列举了他认为是“80后”的代表人物。在此我认定伊沙所说的“最后的80后”是特指、是缺乏文本支撑和发展潜力的80后,并不包括那些正在成长的,让人看到希望的80后。

的确,80后的作者正逐步赢得了社会的认可。韩寒、郑小琼、张悦然、李傻傻一跃成为中国文学的新星,各大刊物常举办专门的80后作品,似乎都有意将他们推向前台。光从80后提供的文本看,它们往往有前辈作家缺乏的清新、自由、鲜活、率性:这无疑是文学的一股股清泉,但从总体上看,80后还年轻,写作大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离成熟还有一大段的距离,还需要一个生活和文学实践积累的过程。说实话,韩寒,郭敬明等人的狂妄言论与他们的文本实在难以相称。至于韩寒用自己仿写的劣质的诗歌来贬低现代诗的成就,除了让人怀疑其文学素养和生活修养,糟蹋自己的形象,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呢?让人疑惑的是,在一些盲从者的簇拥:媒体的推波助澜、出版商的有意引导下,韩郭之流俨然成了某一类群的“代言人”或者“旗手”。

我认为,“某某后”、“某某代”之类的命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学界根深蒂固的圈子情结。从功利的角度看,圈子的作用显而易见。尤其在话语权争夺战中,圈子和个人完全不会是对等关系。胜利者将理所当然地获得更多的发表空间,对于一些急于成名的写作者,圈子是相当有用的东西,它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宣传;推广平台,也为一些低水准的东西提供了滥竽充数的机会。

当然,其弊端也是明显的,比如在论战中对方难免“胡子眉毛一把抓”,说其中某些人、某些作品不好,往往变成所有人、所有作品不好。这种肤浅的、不负责任的批评语境,同样也为蹩脚的“批评家”提供了表演舞台。奇怪的是这样的东西似乎正在当前文坛大行其道,文学评论时常沦为“文化酷评”。

我并不否认在某个特定时代生长的人,其文本多少会帝有那个时代的印迹,比如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受到“文革”的影响,70、80年代出生的人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但这些都不构成硬性的代际划分的理由。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家往往是立足当代的,同时又是能超越历史的。

当然,我也发现许多不错的作家都没有介入这样毫无意义的论争中。这是个好现象。我相信他们意识到了自己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他们更需要让自己沉下来写出真正优秀的文本。一个优秀的作家,始终是用文本说话的。我希望类似的论争还是少出现为好,对于一些“名人”的言论,还是让它们停留在个人意见的范畴比较好。

猜你喜欢
论争伊沙韩寒
白桦生北国
韩寒作品经典语句
晨曦
戴黄帽子的小袋獾
没出生时,就叫韩寒
南海争端解决方案的学理分析
试论“新旧戏剧论争”对传统戏曲的否定
论中国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
The Fall of Han
一加牵手韩寒 确定达成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