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和人与黑齿史迹初探

2009-12-02 03:44朱小丰
社会科学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部族远古民族

[摘要]和人与黑齿两大远古民族的源流与迁徙史长期为历史文献所忽略。古和人民族形成于阿尼玛卿山南麓至巴颜喀拉山一带,经古南海、阿坝等地向南迁移,曾长期在今四川峨眉至都江堰一带生活,将山下的川西平原命名为“诺玛阿美”。远古和人民族的直系后裔今有哈尼人等,亦为日本大和民族的主要族源。黑齿五帝时期属于帝俊部族集团,帝颛顼是濮人,帝喾及帝挚皆可能为黑齿族人。远古黑齿民族的直系后裔今有新平、元江一带的花腰傣人等。

[关键词]和人;和夷;峨;哈尼;黑齿;花腰傣;濮;古民族迁移

[中图分类号]K2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09)D5-0136-06

一、和人的源流及迁移史

古蜀地区峨人的来源和消失,是一个始终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这个地区留下了一些因这个民族生存而命名的地名,如峨山、阿坝、峨边、峨水等等,但其他一切明显的文明痕迹似乎都已经消失。直到实地考察哈尼族与古和人(即峨人,“峨”与“和”都是以古雅语记述的同一个古彝语语词的语音,后演变为汉语指称)的迁徙史,这一问题才有了一些初步的线索。

今云南红河两岸哀牢山区是哈尼族人最主要的家园。哈尼族是由远古和人部族群在南迁过程中逐渐聚合不同部族和民族而形成的一个部族群体,20世纪国家作民族划分时认作一个统一的民族。哈尼族人由于部族起源和长期居住地不同而有不同自称,其中称“哈尼”、“爱尼”、“豪尼”、“卡多”、“碧约”、“白宏”的人较多。这些自称中,“哈尼”、“爱尼”、“俄尼”(大理)、“豪尼”、“阿宁”、“禾泥”、“窝泥”、“黑泥”(楚雄)、“和泥”(南华、楚雄、贵州毕节)等部族自称皆是略带有部族和地方音差的同一个词,语义即汉语之“和人”。今之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最主要的有哈雅、碧卡、豪白三种方言。

哈尼人保持着许多远古古彝语文明时期的文化,例如,实行父子连名制(母子连名制、父子连名制、以族名为名姓制、以居地名为姓名制,这是中国古彝语文明时期的四种常见姓名体制),即父亲名字的最后一或二字,为儿子名字的开头;信奉万物有灵,人有12个灵魂;以巫师为宗教和文化首领(分“儒玛”、“贝玛”、“尼玛”,“儒玛”懂得哈尼族的历史并能主持宗教活动,地位较高),实行物候历,一年分为冷季、吹风转热季和湿热季三个季节,每季四个月,共计12个月,以送旧月(相当于农历十月)为岁首(这一点与西周中央政府推行的历法同),等等。

和人作为一个迄今族源未知的远古民族或部族集群,在中原民族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文献中偶尔亦见,例如《尚书·禹贡》中记载云:“蔡蒙旅平和夷砥绩”。“夷”者,“人”也,远古古彝语中,西戎及东夷部族集团之人大多称夷。和夷即今语“和人”、“峨尼”、“哈尼”也。“夷”字其语原音为弹舌音,今嘉戎语等还保留其古雅语原语音。“尼”、“夷”、“戎”等语音上的不同实为后来以中原语词文字及更后来的汉语对古彝语及雅语作音译时出现的差误。依《尚书·禹贡》记载,哈尼的祖先在大禹及之前的五帝时期应该是古梁州地域里最主要的民族之一,因《尚书·禹贡》为中央政府文献法规,凡《尚书·禹贡》中提到的民族或部族,都应是当时一州之内最大的民族或部族集团,因此和人当时必为一非常强盛的民族或部族群,但此后这个民族在中原民族的文献中却失去了记载。

和人部族集团的南迁,应该是在五帝时期或之前已抵达古南海的西南面地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与地面生活资源状况的变化。哈尼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语意为“哈尼族先祖的迁徙”)记载了这一迁移过程。哈尼史诗除《哈尼阿培聪坡坡》外,还有《奥色密色》、《雅尼雅嘎赞嘎》、《哈尼先祖过江来》、《十二努局》等,以《哈尼阿培聪坡坡》史料价值最丰富。

《哈尼阿培聪坡坡》共七章或曰七部,为“哈八惹”(酒歌,即酒宴上演唱的歌曲),分别为《远古的虎尼虎那高山》、《从什虽湖到嘎鲁嘎则》、《惹罗普楚》、《好地诺玛阿美》、《色厄作娘》、《谷哈密查》、《森林密密的红河两岸》。所记述的历史大致如下:哈尼先祖诞生在英日班房的虎尼虎那高山,“先祖的人种种在水里”,渐由螺蛳、蜂子一类小动物变成直立行走的人,后又学会了采集、狩猎、捕鱼和用火(这与彝族《创世纪》等文献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进化论,《创世纪》说人由猴子进化而来)。由于食物减少,他们经过山侧“艾地戈耶”来到高原湖泊“什虽湖”边。历经数代后,因大火焚毁了森林,失去了食物来源,又迁到竹子成林的“嘎鲁嘎则”,与南方稻作民族“阿撮”(古语,语义旧解皆误,实当为“笮人”,“阿”即“峨”、“和”,为古和人语“人”,“撮”即“笮”的本音)交往共存。后来两族发生矛盾,哈尼人又迁到南方雨量充沛的“惹罗”(以哈尼语音译的古彝语语词,意“黑水”)地区,第一次实行安寨定居。由游牧民族演变为以水稻耕作为主的农业民族,出现了部落首领、宗教祭司与工匠三体联合的政治体制。不久,瘟疫横行,他们不得不迁离“惹罗”,来到南方的冲积平原“好地诺玛阿美”(《哈尼先祖过江来》称之为“努美阿玛”平原),哈尼人在诺玛阿美生活了13代,这里水肥两利,生产发展到更高水平,后与邻近民族“腊伯”(哈尼语“异族”)发生战争,哈尼族失利,南迁至“色厄作娘”(今大理地区)。此后,又逐渐东移到“谷哈密查”(今昆明滇池一带),此语称起因为哈尼人来到这里后,为向原住民表示和平诚意,把武器埋于地下,故称为“谷哈密查”(语义为埋藏三尖叉的地方,后哈尼人即称今昆明一带为“谷哈”),但后来还是与先入主此地的“蒲尼”(哈尼语,意“濮人”)发生矛盾,演成两族的大规模战争,哈尼族又战败南移,经那妥(今通海地区)、石七(今石屏)南渡红河(元江),深入哀牢山腹地,开发荒山,建造梯田,凭高守险,繁衍至今。

分析《哈尼阿培聪坡坡》所记述的历史,有很多令人感到迷惑的地方。我们似乎可以认定,这是一部很晚以后由后人将远古流传下来的残存的口头文献汇编在一起而形成的史诗,而不是一部完全形成于远古时期的完整史诗。所以在远古的进入云贵高原之前的事件和迁移的时间顺序上可能记述并不准确。但有几点可以确认:

1、没有任何远古和人与古南海东面及北面那些强盛民族交往的记述,基本上可以认定和人部族形成和发源于古南海西北面的山区。这是至今可以基本确认的第一个发源和形成于古南海西北面山区的民族。

2、“虎尼虎那山”可以基本上判断为今阿尼玛卿山南麓至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是以两个部族的名称来命名的,即“阿尼”(古雅语与古彝语中,“阿尼”即“和人”亦作“峨人”)与“玛卿”(玛卿人,最早的藏人部族之一)。巴颜喀拉山为蒙古语地名之汉语音译,语义“富饶青(黑)色的山”。蒙古乃晚到的民族,这个地名当根据远古流传下来的名称译为蒙古语,那么,巴颜喀拉

山早先应该是由古彝语和古雅语命名的。而在古彝语与古雅语中,“巴颜喀拉”与“虎尼虎那”语音上很接近。巴颜喀拉山位于黄河源头与通天河之间,为昆仑山脉中支东端,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河源段的分水岭。该山属褶皱山,西北一东南走向,西连可可西里山,东接松潘高原和邛崃山,全长780千米,海拔5000米左右。阿尼玛卿山至巴颜喀拉山这一带为原生牦牛的栖息地,巴颜喀拉山有“牦牛的故乡”之称,《哈尼阿培聪坡坡》中有“天神地神杀翻查牛造下了万物”,杀死从土中拉出的神牛,牛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粗大的牛骨变成了神奇荒凉的虎尼虎那高山。这样一类远古时期对环境生态与文化的记述,与这一带的实际状况相吻合。《奥色密色》也有类似的记述。巴颜喀拉山以北为阿尼玛卿山,即玛卿岗日,古中原文献之积石山。如果从虎尼虎那山越过阿尼玛卿山南麓抵达山脉的北面,那么,因古民族沿水系迁移,古和人部族就会沿黄河向西北迁移,转向东,再沿洮水折向南方,如此,则必然与中原民族和古南海东北面的那些强大民族相遇,但哈尼文献和中原民族文献都没有任何相关的记录。因此,虎尼虎那山北不至阿尼玛卿山北麓,古和人应是从阿尼玛卿山南麓逐渐移向巴颜喀拉山,沿巴颜喀拉山脉向南迁移。“艾地戈耶”应当在巴颜喀拉山脉的东部。

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在古民族迁移通道上为西迁支线的转折地:部分古夏人等部族向西迁移至此形成新的族群,后来由此向南方迁移,其中一大部后来在西南面的雅鲁藏布江(语义为“夏人石头房屋的河”)流域定居下来,即今日藏族的主体。藏族与远古和人部族可能有血缘关系,故“阿尼”在安多藏语中是“先祖”之意,藏人至今视阿尼玛卿山为先祖神山,而巴颜喀拉山在藏语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语义亦是“祖山”。藏民族就是在这片地域最初形成的。我们不知道古和人与更早的部族西迁活动的关系,依《哈尼阿培聪坡坡》等文献,他们应该是在这一带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3、哈尼人历史上的第二个重要地名是“什虽湖”。什虽湖基本上可以判断为古南海。“什虽”与古彝语及古雅语中“淖”字音近,这个字后来在商代与西周文献中演变为“蜀”字。古南海周边民族称南海边的水泽地带为“淖”,此当为“什虽”在古彝语中的本原语词。(参见作者《古蜀别议》一文。)当时在和人发源地区以西北还有另一大高原湖泊,即古星宿海(远古时为一大片水域,今有众多的湖泊沼泽为其残留。我以为它就是五帝时期四海之中的西海。西汉末期,约当公元四年时,因古史在今青海边的海晏县城西约半华里处设西海郡治,与古西海的准确地理位置接近),但古星宿海在古南海西北,若它为“什虽湖”,则和人南迁必再经古南海,但哈尼史诗文献中并无第二个高原大湖区的记录,故“什虽湖”即古南海看来无可置疑。古和人部族在“什虽湖”畔居住的地区,即今阿坝一带。阿坝这一地名极古,其原始语义“阿”即“和”即“峨”,“坝”乃古藏语“人”,故“阿坝”的原始语义即“峨人”或日“和人”。这与这一地带的古藏语称笮人为“笮巴”是一样的。战国后期秦国将这一带划入湔氐道(公元前316年),西汉又纳入汶山郡,说明中原民族对这一带的民族状况和历史已非常无知。至唐代贞观年间,藏族人占领这一地带,他们把这一地区依其原本地名叫作阿坝,而那些留在这里不再返回的藏人则自称或被称作“阿里娃”,简称“阿娃”。

和人部族随后的南迁路线应该是沿阿坝水向南、人大金川、下大渡河,在这个过程中,在“嘎鲁嘎则”这个地方定居过一段时期,在这里跟笮人(从古南海向南方迁移的另一个强大的古民族)共处,向笮人学会了以水稻耕作为主的农业技术。然后他们又向南迁移到了“惹罗”(“黑水”),在这里完全转变为农业民族,建立了自己的农业文明体制及新的社会制度。当他们离开惹罗时,应是继续沿大渡河南迁,结果发现了一个非常适合农业文明发展的富饶美丽的地方。

4、这个地方就在今天的峨眉山一带。就真实地名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峨眉山”,有的只是“峨山”(即大峨山、二峨山等,沿和人迁移路线我们可以见到许多峨山、峨水,如大渡河乃古水,安宁河古名阿泥河等,以今峨眉之峨山最为著名)。与“眉山”(因眉人部族居住而得名),“峨眉”这个称谓是大概晚至战国时期才简化杜撰出来的。“峨山”因峨人也就是和人居住而得名。峨山脚下是广袤而富饶的川西平原。这就是“好地诺玛阿美”,“诺玛阿美又平又宽,抬眼四望见不着边。”和人部族以峨山为根据地开发川西平原,在这里居住繁衍了整整13代人,成长为一个强盛富有的民族,其核心地域应该在今峨眉至都江堰一带。《尚书-禹贡》所记述的,应该就是这一时期的峨人。峨人是川西平原最早的农业开拓者之一。都江堰亦有因古和人居住而得名的二峨山,都江堰水利工程可能最初就是由和人开建的,所以后人扩建修缮时不言鳖令,却将“和夷底绩”这四个字嵌刻在堤坝上。

和人部族迁至峨山一带定居的时间,应早于尧、舜时期,至尧、舜时期,和人已是一文明强盛的大民族。这个时期和人的首领是参加了中央政府组成的,并在以尧、舜、禹为帝为执政的三代联邦中央政府中都有很高的职位。《尚书·尧典》记:“乃命羲、和,钦若吴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羲与和这两个人的工作职位,在当时中央政府中是仅次于执政的最高职位。东汉马融注解云:“羲氏掌天官,和氏掌地官。”这两个职位的设立,起始于五帝时期的颛顼帝时,即《尚书-吕刑》所载“乃命重、黎,绝地天通”,也就是由中央政府设立最高宗教与算命官员,解释天象,制定历法和时间制度,使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活动都依循历法的规定来进行。这两个职位大概一直是由重、黎两大部族的首领来担任的,直到尧帝时始作改变,改由羲、和两大部族的首领担任。《史记集解》引孔安国语亦云此事:“孔安国曰:‘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之官。”(“重、黎之后”若为沿用古语,可解为羲、和为重、黎两大部族集团国家的国君,此事有待讨论。)和人对中国农历的建立,无疑做出过重大贡献。这种知识体系的形成,需要有发达的农业活动和长期的科学观察与知识总结。至今,夏代已很完善的农历与四川一带的气候变化依然是基本吻合的。

和人在峨山及其脚下的川西平原一直生活到夏代前期,然后,由于与外来民族战争的失败,被迫放弃家园,在诺玛阿美时期最后一代君长扎纳带领下向南迁移,并从此失去了与中原民族和中央政府的联系。诺玛阿美从此成为和人民族梦牵魂绕的民族记忆,至今哈尼人的丧葬仪式中,将死者的灵魂送回祖先的发祥地,一般都是称送到“诺玛阿美”。

这场根本性地改变了和人命运的战争及其后再度向南迁移,最大的可能是因为强大的三苗部族集团南迁。炎帝时期的主要统治民族三苗部族集团在尧、舜时期被中央政府强制性分拆,其中最大一部被迁移到古南海东北方的山区,这就是《尚书·尧典》与《尚书·舜典》中所记载

的“分北三苗”、“流共工于幽州,放骊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三苗与马愧兜在古南海东北地域合为一体,在夏代开始了大规模的南迁,这一活动全面启动了长达两千余年的向南民族大迁移活动,缔造了延续至今几乎整个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南部的民族与国家分布状况。三苗集团举国南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和地貌的变化:古南海干枯消失、黄河与长江源头至上游地区固定的河道形成、气候干旱导致原古南海周边地域的生活资源大规模衰竭等等。而此时黄河流域强盛的中原民族正在形成,三苗集团无法再沿黄河流域发展,沿古民族迁移通道南迁成为最佳选择。此事我在《古蜀别议》(朱小丰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已有讨论。

当三苗集团迁移至今四川盆地建国时,比三苗弱小许多的和人部族不得不放弃国土,分别向东和向南迁移。这次迁移的路线和经历的时间不详,但必定非常艰难、曲折而漫长,因为这一迁移路线上和人部族必须经历许多强悍的中原或南蛮民族及部族国的疆土。依《哈尼阿培聪坡坡》所记,南迁和人再次定居下来的地方已在云贵高原西边的“色厄作娘”。再以后的迁移路线《哈尼阿培聪坡坡》就记述得很清楚了。哈尼人到色厄后居住了三年,就转迁到谷哈,被先迁入此地区的“原住民”濮人接纳。此当为商、周时事,《读史方舆纪要》云:今昆明一带“殷周时,为徼外西南夷地,有棘、鸠、獠、栗、裸、毒、撞、号、乌蛮诸种居此。”所云“号”即峨人也。这一带周以后为强悍的叠措雅卧国所在,至战国后期小滇国建立后就不再有和人大规模活动的可能,和人部族迁移到谷哈密查的时间极有可能是中原国家西周时期。后来,和人与濮人又发生大规模民族战争,哈尼族战败,经那妥、石七南渡红河,深入哀牢山腹地等山区生存至今。在中原民族的文献中,魏晋隋唐时将和人称“倭”列入“乌蛮”,唐代始复称“和蛮”、“和泥”,元代称“斡蛮”、“阿禾”、“阿昌”、“峨昌”等,明代称“窝尼”、“倭泥”、“禾泥”等。

和人民族迁移史中有很多极不明朗的地方,例如:它的东迁部族与南迁部族的关系等。其中还有一部不知怎样渡海迁移到了日本,它带去的血缘和文化后来成为日本的社会主流,以致至今日本人一直声称自己是大和民族,他们的民族服装是和服。从日本和服我们基本上可以看见远古和人的服饰体系,今天的日语也应看作是从远古彝语文明中的和语演变而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原始日语中有大量古彝语因素的原因。《三国志》称日本人为“倭种”,明代称日本侵略者为“倭寇”,皆因称和人为“倭泥”故。

二、黑齿的源流殛迁移史

根据花腰傣人流传下来的口头传说,远古时期有一个民族向西南迁移到了遥远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这个民族的王族,也就是古滇王国的王族部族,走在全族迁移的最后。由于现在已经失传的原因,滞留在了嘎洒江畔。

今傣人民族由傣泐、傣哪、傣绷、傣雅、傣仲、傣卡、傣得、傣洒、傣德、傣赛、傣罗、傣栾、傣涨、傣郎等不同部族起源的分支组成。其中,傣雅、傣卡、傣洒、傣得、傣涨等属花腰傣。明代称傣族为“百夷”,清代改记作“摆夷”,其中的花腰傣又记作“花摆夷”。花腰傣是清代以来其他民族兴起的对傣雅的称谓,现又泛指新平、元江两县的傣雅、傣洒、傣卡、傣仲各部族的后裔(主要由傣雅、傣洒、傣卡等约七个支系组成),当然,他们自己的称谓仍是傣雅、傣洒、傣卡、傣仲等。

花腰傣起源于远古的黑齿。“黑齿”这一名称起源于将牙染黑的染齿习俗,花腰傣人把这种习俗从5000年前一直保持到了当代:花腰傣少女到13至14岁左右换齿完成后,便用特制的染料将齿面染黑。他们认为牙齿越黑越美,越黑越讨人喜欢。傣族妇女直到20世纪仍认为,汉族男人的白牙“象马齿一样难看”。人们一般只从审美的角度讨论这一现象,其实染齿更重要的是它的科学功能:调查证实染齿可有效防止龋齿等口腔和牙科疾病。这在远古时期对人们的健康与生存都非常有利。“黑齿”是中原民族和外族对他们的称谓,他们在远古时期如何自称现在已经不知道了,他们的“黑齿”实际上并非皆是单纯的黑色,而是在黑底上饰以花纹,这种古老工艺后来渐渐失传了。

黑齿这个民族在远古时期非常强盛,《山海经·大荒东经》记:“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山海经·海外东经》又记:“黑齿国在其(青丘国)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日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郝懿行云:“黑下当脱齿字”。王逸注《楚辞·招魂》云:“黑齿,齿牙尽黑。”高诱注《淮南子·坠形》训I云:“其人黑齿,食稻啖蛇,在汤谷上。”是古本有齿字。《山海经》地理方位,南为上,北为下(顺序为南、西、北、东),因此“在汤谷上”即在汤谷南方。这两段记述为现存文献中对黑齿国的最早记录,它告诉我们黑齿国在五帝时期(距今约4200年前至约4700年前)已经是一个很强盛的国家,属帝俊部族集团。

帝俊是颛顼帝之前中央联邦政府的帝,多数人认为他就是后来中原文献所说的少吴,后来多数人又认为少昊即帝喾,又为高辛。这里有汉代以来历史判断上一场旷日已久的混乱,但较原始的文献云他是颛项之前一代帝,《山海经-大荒南经》云:“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而《拾遗记》卷一云少昊之母为“皇娥”,《路史后纪七》云少吴之母为“娥”,即“皇娥”也。“娥”即“和”,“娥皇”与“皇娥”乃同一指称之语序倒装,所指当为一名“皇”(语音)的和人女子。东周以降中原民族已不知“和人”为何物,故失其解。帝俊部族集团中见于文献记载的较大的部族国家有:禺号虎、晏龙、三身、稷、中容、帝鸿(白民)、黑齿、季厘、台玺等等,其中,依《山海经·海内经》所述,禺号虎部族后来发展出淫梁与儋耳部族,再其后发展出番禺族(是始为舟)、奚仲族、吉光族(是始以木为车)。晏龙族(是为琴瑟,为歌舞)之后有司幽族,其后有思士与思女族。三身其后有义均(是始为巧,是始作下民百巧)。稷即著名的后稷之部族。依《山海经·大荒北经》,儋耳部族其后还发展出牛黎部族国。依《山海经·大荒东经》等所记,帝俊部族集团的后裔部族国中,中容、白民、司幽、黑齿、三身诸国均属“使四鸟”的国家。“使四鸟”在五帝时期至夏代,应该是一种政治等级,很可能是联邦中央政府下辖的邦国中最高的一种邦国级别。三星堆出土文物中就有“食鱼、使四鸟”的国君金杖(其解参见拙文《三星堆解》)。黑齿国在当时就属于这种等级的国家。

帝俊之后是极强盛的濮人部族集团主持中央政府工作的时期,濮人首领颛顼为这一时期最有成就的帝。《帝王世纪》记日:“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姬姓也。母日景仆,蜀山氏女,为昌意正妃,谓之女枢。金天氏之末,女枢生颛顼于若水。首戴干戈,有圣德。父昌意,虽黄帝之嫡,以劣降居若水为诸侯。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这段话,除去因作者对远古社会制度不解而作

的阐释文字,我们就得到一些历史的原貌。“仆”者,濮也。当时濮人是女性权力为主的社会,昌意能人赘于强大的濮人部族,绝非有什么“劣”处,应该是一桩很荣耀的事。颛顼生于今四川境内的若水流域(依《水经注》,古若水即今岷山南麓之岷江),其族属为濮人。《今本竹书记年》记:“帝颛顼高阳氏,元年,帝即位居濮。”《史记·五帝本纪》亦云:“昌意娶蜀山氏女,日昌濮,生高阳。”皆佐证此事。“昌濮”者,濮人中之昌人部族也。颛顼帝时期,帝俊部族集团的后代部族邦国分散迁移到了很多不同地域,发展演变出不同的民族。古部族与民族常见分族和迁移,以形成新的社会机体和移向更适于自己生存发展的地方,我们不应该动不动就以“政治”、“斗争”、“战争”这样的现代社会动迁规则来理解一切古民族迁移现象,而这正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研究文献中的一种常见弊病。大致番禺国迁移到了广东一带(后广东番禺因之得名),少吴部族有一大部向东方迁移,其中一部建立了新罗国,即今韩国主要先祖之一,统一新罗之大将金庾信墓志铭云“轩辕之裔,少昊之胤”,所述即其事。

颛顼时代之后兴起的是帝喾时代。《帝王世纪》所记帝喾事起曰:“帝喾高辛氏,姬姓也,其母不见,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日逡,口齿,有圣德,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登帝位。都毫。”由于原书亡佚,各种转记《帝王世纪》语的古文献在此“齿”字前看来都是记人一个记写者所能理解的文字,或缺佚一字,或干脆连齿字也略去。以前的学者对此不解。其实,依《山海经》“帝俊生黑齿”和《帝王世纪》帝喾“自言其名日逡”的明确记录,“齿”前之字,当为以古彝语语音表述的“黑”字,所述应当不是帝喾的牙有什么与众不同,而是他的族属。远古时族名与国名中带有“齿”字者,唯有黑齿。至黑齿人迁移离开中原国家地域后,后起的中原民族对这个古民族的所知随时间推移而渐少,以致最后几乎完全无知。各种转记《帝王世纪》语的版本中,以“龃”字最为历来学者认可,《初学记》、《太平御览·卷80》、《路史·后纪九上》、《北堂书钞·卷49》等文献均引用此字。“者,后来字书都解为“立”(并),观其造字,有牙齿并连为一片的意思,黑齿人将牙染黑后再予以绘饰,从视觉上看牙已并连为完整一片,是为“龊”齿。故依此记载,帝喾亦当为黑齿族人。“其母不见”乃述中原民族对其母系民族不知为何及何在之语也,“姬姓也”乃据其父系有黄帝氏族之血缘所作的推断,依据的是西周以后中原民族逐渐通行的姓氏制度,实不可取。黑齿当时亦当以母族命名,“自言其名曰逡”的正确读解当为“自称为俊部族的后裔”,乃以族名为己名之古制。看来黑齿族在帝俊时代之后就自称为“俊”了。故,帝喾很可能是黑齿族人,为黑齿人所推出的中央政府首领。黑齿必为当时中国的主要统治民族之一。喾为帝后,黑齿成为中国的王族。帝喾是一个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较大贡献的领袖,《大戴礼记·五帝德》引述孔子语,说中国人开始普遍骑马和穿戴华贵的服饰就起于这个时代。农业、历法、音乐、礼仪都有较大发展,《二仪实录》云:“帝喾始制帷帐。”《吕氏春秋·古乐》则对这个时期音乐的重大发展有详细叙述。帝喾之女,在巫教与后来的道教中,被尊为紫姑(神),为蚕桑之神及扶鸾、请仙等算命活动中的主神。

帝喾时代之后不久,为帝尧的时代。其间有一个似乎无所作为的帝挚,若帝喾是黑齿,他也当是黑齿族,为帝喾部族的嫡系后裔。大概就从帝挚时期起,黑齿人开始了大规模的民族迁移,离开了中原国家的地域。帝尧时,黑齿开始从中原民族的文献中失去了记载。迁移原因不明。从后来的结果看,黑齿国大部应迁移至今四川南部,又南下云南,最后演变出今花腰傣等民族及部族。黑齿民族亦有一些部族向东迁移,至今山东、辽宁、朝鲜、韩国、日本等地定居,亦有立国,百济国(公元一世纪至七世纪时在朝鲜半岛上与新罗国、高句丽国三足鼎立)的附属国中就有黑齿国,百济国破灭时,大将黑齿常之曾经迅速收编三万人,收复失地二百余城,显然多得黑齿部族人之助。在日本,《三国志·魏书·鲜卑乌桓东夷列传》记:“女王国东,渡海千余里,复有国皆倭种……黑齿国在其东南,船行一年可至也。”郭璞注《山海经》时解云:“东夷传曰:倭国东四十余里,有裸国。裸国东南有黑齿国,船行一年可至也。”倭国的地望当在今日本的九州岛。日本风景画家、散文作家东山魁夷(1908—1999,Ksii Higashiyarna)在散文《新生》中回忆童年时说:“除了母亲我谁也不亲近,从没有跟祖母撒过一次娇……我觉得祖母染成黑色的牙齿很不洁净,因而厌恶祖母。”他不知道自己是古老的黑齿民族的后裔。

黑齿民族大部迁移到四川南部及云贵高原后,仍为一统一强盛的大国,并实际上仍有不少时期与中原民族和国家保持有联系。降至春秋时期,《管子·小匡》记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南至吴、越、巴、舸、不庚、雕题、黑齿、荆夷之国。”这里的黑齿,指的就是云贵高原上的黑齿国。这个黑齿国应该认为就是楚国庄跑大军人滇前拥有云南大部的大滇王国,由于没有其他民族有类似的文献(不论文字还是口头)流传下来,只有花腰傣世世代代的传说声称他们原本是古滇王国的王族,我们今天可以认为,黑齿民族就是大滇王国的统治民族,而这个民族的王室部族就是今花腰傣的祖先。黑齿国实际上是中原民族和其他民族对这个国家的称谓,它本来叫什么?它就是叠措雅卧国吗?这个国家有发达的农业和金属工业,后者主要是铜矿工业、铜冶炼和青铜工艺,以贝为货币,有自己独特的宗教文明,有极为发达的服装文化,有发达的音乐歌舞,20世纪80年代在新平县漠沙镇大沐浴村(傣雅人“花街比美”节日的发源地)江边发掘出一组东周时期的羊角编钟,应该就是由花腰傣人迁移时带过去的这个国家的宫廷乐器。

至战国时期,黑齿国再次分散迁移,分为多部,这次分散迁移是否因庄大军人滇而起,还不得而知。但庄入滇建立小滇国可以肯定是最后划分了云贵高原上的民族分布版图,历史悠久的强盛的黑齿王国从此消亡,只留下一些小的黑齿国分散在世界各地。云贵高原上古黑齿国人大部远迁东南亚各地,留在云南的大部则已迁移到云南之西南一带,与那里的民族融合演变为后来的傣族。还有一部分迁移到西双版纳地区与濮人部族融合,形成了后来的布朗族。一个较小的很独特的母系部族迁至今云南基诺山区,演化为今之基诺族(基诺族至今实行母子连名制)。东迁的亦有一部,迁至今贵州成立了东部的黑齿邦国,该国汇入夜郎联邦,称黑齿夷邦,族称为黑齿氏,位置大致在恢舸水畔,汉武帝时夜郎国被合并,置群舸郡,始人中原国家版图。最后离开故国的大黑齿国王族不知为什么到了嘎洒江畔就不再前进了,成了庄建立的小滇国的属民,其后代就是今天的花腰傣人。当小滇国势弱时,他们又转与自己血缘、历史文化等联系更深的哀牢部族联盟,此后一直坚持了三百多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末代哀牢王柳貌举国归汉(参见《后汉书·西南夷传》等),花腰傣人在他们口头记述的历史中轻蔑地称之为“柳貌丧国”,他们认定哀牢国才是自己的国家。

花腰傣生活在一个文化交流并不闭塞的地域,但他们没有像其他傣族和民族一样接受后来兴起的各种主流宗教文化,而是把自己远古的文明坚持到了今天。花腰傣人极为华贵而古朴典雅、绚丽斑斓的传统服饰,着装后从头装饰到指尖,根本不能从事普通的工作劳动,却极适合于礼仪和交际活动,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判断这实际上是一个民族远古的王族服饰。他们信仰万物有灵①,祭龙,赶花街,染齿,文身(傣洒等),喜以鲜花为食,口传心授自己民族的历史与传说,崇拜自然与先。

[参考文献]

[1]朱小丰,古滇国行考(大纲)[J],学术中国,2007,(5)

[2]王充,论衡(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3]常璩撰,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任乃强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哈尼阿培聪坡坡(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7]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民委编,雅尼雅嘎赞嘎[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8]朱小丰,古蜀别议[A],巴蜀文化的多维视野[c),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9]朱小丰,论《尚书·虞夏书》[J],学术前沿,2004,(10)

[10]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1]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2]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徐宗源,帝王世纪辑存[M],北京:中华书局,1964

(责任编辑:许丽梅)

猜你喜欢
部族远古民族
部落里的秘密
远古鳄鱼用两条腿走路
MINORITY REPORT
远古厉险游
远古十大食草动物排行榜
传承 民族 文化
梦回远古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论捺钵制度及其对辽代经济领域的影响
真话还是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