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纤检:需要360度的服务元素

2009-12-16 09:18
中国纤检 2009年11期
关键词:棉麻纤检棉花

夏 雨

“这些年我思索最多的还是如何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服务能力,致力于纤维产业的服务,为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的质量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这是我们的工作核心。我们需要围绕这个宗旨,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设备的先进程度,建立一个技术上较精湛的纤检文化,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金秋时节,正值新学期开学之时,也是全省棉麻收获的季节,刚从乡下搞检查回来的湖南省纤维检验局长苏光荣刚一落座,就被记者逮个正着,接着我们便开始聊服务,聊发展,聊将来发展思路……

他认为,湖南是纺织服装消费大省,每年的纺织服装消费额达300亿元,也是承接沿海纺织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内陆省份。承接产业转移后,纺织服装检测资源将愈加丰富。因此,我们要善于审时度势,充分发挥我们的职能和技术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在思想上来个360度的大转变,找准工作切入点,找准问题所在,定位“服务”,把湖南纤检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那么,湖南省纤检局是怎样将360度的服务理念融入全局?在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没有退去,如何帮扶企业走出困境,抵制金融危机的影响?如何解决自我发展的瓶颈,迈上一个新台阶?如何更好地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更大的飞跃?采访中,他着重就三个方面进行了解答。

探索新体制下棉花质量监管模式

——“围绕棉改服务”,力求改革平衡发展

“棉麻产品是我国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湖南省的主要农产品。湖南省棉花产量在全国排名第八,苎麻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一,其中苎麻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三。”采访中苏光荣局长表示,我们纤检部门既具有棉麻产品质量的监管责任,也负有推进棉麻产业发展的义务。因此,我们应充分履行职责,在服务“三农”发展上体现我们的价值和作用。

苏光荣局长认为,促进纤检工作改革,力求改革平衡发展是该局服务第一元素。他说,2009年是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为促进质检体制改革平衡发展,全面完成我省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该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那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探索新体制下棉花质量监管模式,发挥监管优势,积极推进棉麻产业有序发展。要寓监管于服务中,在服务中体现监管;要为合法正规的棉麻收加企业服务,扶优扶强,严厉打击“两小一土”违法加工行为;要为正规的棉麻经营企业服务,严厉打击掺杂掺假、虚高等级、混等混级等质量违法行为;要为推进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服务,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指导企业生产,帮助企业建立收购、加工、销售台账,对企业使用的棉检仪器、加工设备进行检定和维修。组织新体制企业到省纤检局进行回潮率在线监测系统升级工作。上半年,结合国储棉的入储工作,继续加强企业技改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全省今年新增技改企业19家,到10月底,全省将达到55家企业开展新的仪器化公检工作。其次是增购两台HVI仪器。争取各方支持,给常德、岳阳市纤检所分别增添了一台HVI仪器。按五年规划,今年真正全面完成棉改工作。

同时发挥技术优势,大力推进棉麻种植和加工业的发展。要利用标准化部门的优势,为大力实施标准战略,着力建立棉麻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力推广优质棉麻品种,鼓励棉麻农多种优良棉麻,提高湘棉、湘麻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指导,要加大棉麻产品开发力度,深入研发棉麻产品深度加工项目,最大限度地追求棉麻产品附加值,提高棉麻种植效益,助推“三农”发展。在棉花质检新体制下,棉花生产、加工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会大大提高,棉花质量监管方式方法也随之转变。加强对现有棉花加工市场的治理整顿,要组织好棉花质量监督工作,发挥专业纤检技术优势,联合市县质监部门的执法力量,形成棉花质量监督执法联动机制,规范棉花流通秩序,为全面完成棉花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研究新体制棉花加工质量,通过仪器化公检数据,向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分析报告,提高棉花产业的整体素质。帮扶新体制加工企业,培育湖南省的棉花经营市场,逐步建立棉花现代物流体系,才能促进湖南省棉花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围绕“质量整治”主题,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我局作为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首先要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对执法人员思想道德、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行政执法综合能力和水平。”苏光荣局长说这是一个核心转变。

其次要规范行政服务行为,建立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意识。要以质量为中心,做好服务大文章。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心下移,把纤检部门同服务对象摆在平等的位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二要改进工作作风,求真务实,扎实深入,与生产经销企业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及时反馈质量信息,提供质量分析报告,提供最新标准和国家相关政策,把服务体现在质量监督的全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时刻保持一种敬畏之心,对工作尽力,对职位尽责,对事业尽心,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到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三要创新工作方法,利用报刊、电视等资讯媒体和现场咨询会等形式开展技术服务活动,把纤维制品的基本知识和常识传授给广大消费者,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纤检工作走出实验室,走进千家万户,服务百姓生活。围绕这一服务理念,我局每年组织服装(包括学生服)、床上用品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开展标准宣贯、技术培训等学习班2期,组织开展全省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会议2次;去年根据省质监局计划安排,对全省纤维制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定期监督抽查。全年完成定期监督抽查216家,共312批次,批次合格率80.2%,对一般不合格的产品进行了责令整改,复查验收,并对严重不合格的产品。依照法律法规进行了严肃查处。

第三是加强了对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和服务工作。通过企业申请、专家审核评定,2009年我局对纤维制品企业开展了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并向社会公布与众。签订技术服务、委托检验协议115份,通过一系列的监管、服务,不断规范了企业经营行为,提高了企业质量意识,使我省纤维制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提高服务能力也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苏光荣谈及这一问题时表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解决基础建设中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实现服务全省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切实解决好我们在基础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我们履行职能、服务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努力造就一支热爱纤检事业、精通纤维及纺织服装专业的人才队伍;要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大力提高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打造湖南纤检品牌;要加强质量管理,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内部工作考核,确保工作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找准问题所在

——围绕“质量建设”主题, 增强纤检工作发展后劲定位

苏光荣局长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对近几年的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虽然总体来说,我们能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指导日常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一些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仍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解决并加以改进。

首先是实验室建设力度尽管近年来加快了脚步,受资金相对短缺等客观原因的影响,实验室能力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离“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目标尚有差距,仍需积极努力,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上设备、上技术、上水平。其次是人员知识结构、技术水平、专业素质等参差不齐,专家数量少,技术带头人知名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技能水平,满足日益提高的检验检测能力;纺织品开发业务收入近几年来虽然有了跨越式的增长,但受湖南纺织业整体水平下滑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冲击,开发力度突破难度加大,工作受到一定阻力,仍需积极开动脑筋,转变思路,创新模式,争取有较大突破。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检测市场的逐步开放,质监技术机构将面临体制改革、科研技术、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挑战。不断深化技术机构改革,履行质监职能、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纤检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是我们锐意推进改革努力方向的目标所在。

采访中,荣光荣坦言,国外技术机构的涌入已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激烈的竞争形势下,纤检技术机构该如何积极参与到这一竞争大潮中并占据主导地位?必须根除痼疾,转变观念,积极走向市场,逐渐扭转技术机构依赖行政求得发展的工作格局,把精力集中在市场开拓上,增强市场化运作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自觉面向市场,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以应对我国实验室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挑战。

面对入世的压力,增强实验室的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但仅仅依靠我们现有的能力仍远远跟不上科技进步的脚步,有时难免孤掌难鸣。因此我们还应积极转变观念,对外寻求合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加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建设。借助一些外力来迅速壮大我们自己,推进实验室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改革思路,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提高了竞争力,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新形势下,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创新探索,提高效率,不断提升纤维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为地方经济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棉麻纤检棉花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纤检》
棉花是花吗?
许一身布衣清欢
棉花
废弃棉麻/聚氨酯阻燃保温板的制备及性能
第三讲 棉花肥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