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的衔接过渡教学

2009-12-18 09:26张占荣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知识点数学课堂

张占荣

数学知识体系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思想品质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刻性,学生从初中升到高中,知识内容在整体数量上较初中剧增、深度加大,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发生了突变,思维方法向理论层次跃迁,以及学习环境的变化,基础的差异,学习方法的“不对路”等原因,使相当一部分边缘生和后进生陷入学习困境,认为数学太神秘,太深奥,高不可攀,乃至产生畏惧心理,对提高数学素质与成绩产生巨大的障碍,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呢?笔者认为应着手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教学。

一、转变教育理念,优化衔接过渡的教学环境

以学生为本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本质规定和根本原则,而要以学生为本,教师必须从“教书匠”向发展型、反思型和创新型的教师转变,把研究和反思作为自己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基本方式,通过自由而富有创新型地对课堂进行积极探索和深刻反省,不断确认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导演、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与向导,俗话说:“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试问,大河里的水从何而来?新知识对解决问题作用再大再好,但对边缘生和后进生不见得就适用,况且其源于基础知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如大河与小河之水一样,学生只有温故知新,进行有效学习,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教师才能有效实施教学,在教与学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只有教师转变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才有可能以新代旧、达到新中有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研究教材,抚平衔接过渡的台阶

1、注重初、高中数学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好多知识点的教学,需做好与初中相关知识和高中已学相关知识的衔接过渡工作,如对应→映射→函数→导数的教学,前者是后者教学的基础,如果前者不清楚,那么后者的学习便是空中楼阁,只能臆想,而不能付诸实践,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而且还要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与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掌握通解通法,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

2、立足大纲,研究课本,数学知识是前后连续性很强的一个知识体系,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漏缺,都会给后继课的教学、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时,应严格按照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认真钻研教材,善于查漏补缺,在备每一节课前,应对初、高中数学教材中各章节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如指掌,以利于准确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并兼顾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结构,对教材中某些“读一读(阅读空间)”、“想一想”、“练一练”等内容,认真加以研讨备课,有些则按新授课进行教学,有效地缩小新旧数学知识间的跨度。

3、结合实际,编拟适量习题,抚平习题台阶,教学中,要善于把分散在各章节之中相关联的知识串联整合起来,并与阅读到的课外书籍中富有启发性的题目有机结合,从实际出发,编拟适量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题组,用以抚平新旧知识衔接过渡时出现的习题“台阶”,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识。

三、研究教法,注重衔接过渡的方法技巧

1、放慢起始教学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由于学生认识事物,接纳新知识都有适应、感知的过程,是直观到思维再到实践的过程,故在各章节的新知识点的教学、尤其是高一阶段的教学,教师要研究初中数学教学常用的教法,选择适合本节知识和所教学生的方法,做到“低起点、小步走、勤反思、重矫正”,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减小课堂容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启发诱导,以后酌情加快,使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节奏。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共趣,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在数学中是以“动态的”、“生命化”方式存在的,而知识学习是一个“生态式”的孕育过程,因此,我们教师应走进学生的生活,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场景、思想语境以及问题境域,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直观表象作用,启发引导学生解疑,如在对数概念教学时,笔者给出增长率的实际问题:本人的月工资为800元,经了解,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1)问十年后本人的月工资为多少元?因为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知识,很快得出答案800×1.0510(元),然后再给出问题(2):问再过几年,本人的工资将翻一番,学生也会很快地列出方程式并化简得到2=1.05x,但怎样求解?学生却无从下手,这时笔者给予适当的引导,得出(1)(2)两问题是互为可逆的计算过程,从而引出课题,结合课本定义进行讲解,学生就很轻松地把所学知识对象从复杂的知识背景中分离出来,轻松地求出z=log1.052,突出了知识的本质特征,讲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了新知识(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例题解法的探求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更加深刻,真正做到了以新代旧、新中有旧。

3、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高中许多数学知识仅凭课堂听懂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认真消化,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自学理解能力,因此,对某些章节内容的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巧妙设疑,给出不同层次的提示问题,用一系列的问题,分化分解知识点,将新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回答提示问题,将新知识点归纳总结出来,采用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法教学,同时教师通过点拨点评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钻研问题的良好习惯。

4、注重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互动与整合,高中数学之所以难学,在于它的高度抽象性,教学时,抽象知识对象的形象化、直观化显得至关重要,而多媒体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这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利用几何画板直观演示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y=x轴对称,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了函数图象上任意点的对称,取到以旧促新的功效,加深了学生对反函数的理解,而利用PowerPoint或Autherware编制课件,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须注意,多媒体教学只是数学教学的手段之一,不可过分追求华丽,切忌喧宾夺主,只在创设问题情境及引入新课,新授知识的直观形象化处理,课题总结处,适时适量地插入使用,用以更好地衔接过渡新旧知识,增强师生的交往与互动,总之,只有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

四、研究学生,把握衔接过渡的时机

1、先备学生,备课时要围绕学生,以人为本,围绕新的多元化课堂来备,教学设计中不能只考虑教师应怎样做,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或配角,而要以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学生需要怎样做和怎样引导才能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等这些中心问题来设计,同时兼顾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差异,找准新知识讲授的切入点,以及挖掘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素质教育的结合点,这是衔接过渡教学的前提条件。

2、还课堂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学活动的本质在于它的育人性,所以只有促进学生、发展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才能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展示数学美,才能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应该是激活、唤醒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火种,教学时,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知识,捕捉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起动学生自主钻研、合作探索、交流互动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这是衔接过渡教学的根本动因所在,更是过渡教学的最佳时机。

3、分层次作业布置,怎样才能让学生有效地应用所学知识?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笔者;只有结合学生实际,分层次布置作业,才能有效地以新代旧,达到衔接过渡教学之目的。

(责任编辑:黄春香)

猜你喜欢
知识点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美在课堂花开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关于G20 的知识点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