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信念的培养

2009-12-18 09:26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信念情感评价

林 勤

高远的理想就像黎明前的启明星一样给夜行者指明前进的方向,坚定的信念会给人以非凡的勇气、胆略和力量,数学学习信念对数学学习行为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良好的数学学习信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数学,因此,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信念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数学学习信念是指在感性和理性方面对数学有深刻认识基础上的对学好数学的一种坚定的自信心和自信力,它是在已有数学观念、数学价值观基础上,同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意志和行为密切联系的具有动力性的对学习数学的认识,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主动要求得到维护和实现的、对学习数学需要的高级表现形式,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一种持久的、深远的、高层次的影响,那么,中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信念应如何培养?这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良好的数学学习信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需要长期锻炼,尤其需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来训化、开导、教育和培养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这位杰出的教育家的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将学生的信念培养置于教育的非常核心的地位,他说:“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对信念活动予以极大的重视”,为此,笔者根据数学学习的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条培养途径。

一、加强数学认知教育

学生的数学认知是学习信念形成的基础,是核心,数学认知是对数学本身的规律性、科学性的认识、理解和评价,没有深刻的数学认知,信念便丧失了基础条件,因此,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信念,首先就应重视数学认知教育,着重从数学本身的规律性和价值入手,教师可采取以知识促信念,以成功带兴趣的方法教育学生,为此,教师应清楚地了解教材每一章节和我们生活、生产及其他科学知识的联系,并能及时、简洁、令人信服地讲给学生听,同时应该看到,数学课对很多学生来说确是困难的,如果在教学中能让他们适时体验到努力后的成功,那么,他们最初的自我有效感得到了证实和加强,先前形成的学习动机得以维持和强化,他们能够成功的信念便会改变“数学太难,高不可攀”的错误认识,从而更加坚定数学学习信念。

二、开展数学实践教育活动,获得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对数学学习有直接影响,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增强学生学习价值自我有效感和个人能力自我有效感,因而起着动力作用,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培养良好学习信念应以情感激发为突破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于数学学习的情感是在对数学史实的感化中,在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逐渐产生、培养的,为此要注意做到:

第一,向学生展示数学的应用和美,正如日本教育家衫山吉茂所说:数学带有人类社会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数学必须有用途和益处,“这种用途和益处本来是应该教、应该学的,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忘掉这一点而隐陷入技能的熟练之中,使人感到数学是讨厌的,困难的”,为改变这一点,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追求数学的价值与美,使学生领会到数学应作为人类社会有价值的东西来学,就能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极大的欲望和热情。

第二,借助数学史料、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热爱数学的感情,数学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史知识和有关数学家的动人事迹,这是进行情感教育及信念教育的资源优势,我们应该大力挖掘,特别是应着力介绍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历史以及我国数学家的重大贡献,如古代的刘徽、祖冲之,现代的华罗庚、陈景润等,学习他们献身于数学事业的可贵精神。

第三,给学生实践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数学实践活动可增强个人能力自我有效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信念应注意加强数学实践活动,比如,平时应开展系列性数学课外活动,如智力竞赛、模型设计等,把生活实践和社会对数学的需求生动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培养其学好数学的信念。

三、集体舆论和教师言语的强化,帮助学生获得动力

要使学生形成良好数学学习信念,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既是信念的传播者,也应是信念的体现者,以自己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通常,教师的表扬鼓励能增强学生将要形成的数学学习信念,同时教师应善于通过榜样和典型教育来促使学生学习信念的形成,其次,要使信念变为行动的指南,一个主要的条件是通过本人或所在群体的实践证实并体验到数学要求的正确性、必要性,否则就不会转化为自己内化了的具有支配行为的力量,一个学生只有当发现自己或周围人一旦具备学习信念就会取得成功;否则就需在出现挫折或受到舆论谴责时,才真正理解并相信数学学习信念的重要性,只有在这时,他们的数学认知才获得动力的和情绪的特征,并逐渐转化为信念。

四、开展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活动

开展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能力,自我意识,即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尊心、自信心等等,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是通过一定的评价标准,体验着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和失败,也逐渐学会独立地、批判性地来评价自己和别人,学生经常对数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巩固与扩大数学学习经验,加深对数学价值和意义的理解,提高认知水平和分析行为的能力,而且会增强自己的学习情感体验与支配行为的精神力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价值自我有效感和个人能力有效感,能有力地促使学生良好学习信念的形成。

为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首先,教师应该进行评价的示范,如经常利用数学教材内容和周围的材料作出简明而确切的评价;还应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教学环节,如专题讨论、过失分析等组织学生对学习的主题展开讨论,分析提高,其次,应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教育学生自觉地经常地给自己提出学习任务,并以实际行动克服困难,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要教育学生不断地自我检查,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和习惯,认清意志行为的优缺点,及时调节自己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良好数学学习信念是在数学活动中形成和逐渐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信念,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生本人主观努力和教师、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立足数学教育实践,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予以培育。

(责任编辑:黄春香)

猜你喜欢
信念情感评价
为了信念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发光的信念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信念
情感移植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