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创建一流学校

2009-12-21 10:00王志乾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全乡校领导办学条件

王志乾

濮阳县胡状乡地处中原油田腹地,虽是一个财政穷乡,但全乡“尊师重教”却蔚然成风,老百姓节衣缩食,慷慨解囊,集资兴学,给胡状乡教育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近两年来,胡状乡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竭尽全力提高教学质量,千方百计创建一流学校,谱写了胡状乡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几年前,面对简陋的学校、落后的设施,乡中心校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并喑下决心,一定要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建高标准的学校,留住老师,留住学生。为此,中心校领导一方面积极向上级反映问题,争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召开全乡中小学校长会,要求他们将公用经费中用于建设维修的资金悉数拿出,同时又号召全乡教育工作者为改善办学条件奉献一片爱心。在乡领导支持下,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的计划一项项得到了落实:——乡一中宽敞明亮的女生宿舍楼拔地而起,建起了高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卫星电视接收室和光盘播放室:每个教室都配备了54寸的大背投。购置图书1500余册,微机室32台电脑得到了更新;硬化校内主干道100余米,建造了标准化的篮球场。——乡中心小学、孟庄联校硬化了操场,盖起了崭新的教师宿舍: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光盘播放室;购置图书5000多册;建起了少先队活动室,职工之家。其他成建制小学的办学条件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如今在胡状乡你随便进入一所小学,映入你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教室,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绿树成萌,鲜花盛开,教室里不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这优雅的环境,这悦耳的读书声让你身心愉悦,这所学校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全乡教育的另一大特点是,全乡中小学始终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路子,总结出了一套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一是学,即教师本身要不断学习。学习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学习教师道德规范,只有教师的道德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二是“教”,是指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努力使德育工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针对教材的思想内容,设计教案、科学组织教学。为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各校自筹资金为教师订阅各种教研刊物十多种。在教学方法上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实现教师角色彻底转变,由过去的满堂灌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伙伴。三是“做”,就是根据《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况去做。如胡状乡中心小学,过去学生上下学都由家长接送,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极为不利,于是学校召开班主任会,让班主任给学生讲道理,学生通过讨论,最后一致赞成自己到校、自己回家的做法。于是,各班学生按不同路线进行分组,由班干部带领,同时班主任又给学生讲了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如此以来,学生欢心,家长放心,学校安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和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转化差生方面,该乡一中58岁的张庆贺老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总结了4个步骤,即抓住时机,能动教育,激发兴趣,持之以恒。初一学生冯明星,自幼丧父,性格孤僻,学习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一,张老师一直在寻找对他帮教的突破口。一次,他碰巧在学校西边的棉花地里,发现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导致一大片棉花的枯死现象,于是他就带领该生到现场观看,看着大片来结花桃的棉花死了一地,这个学生难过地流下了眼泪。张老师不失时机对其进行了触动教育,引导他认识到没有知识的危害性,并告诉他母亲的钱来之不易,不好好学习,将来是没有出息的,促使该生思想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接下来,张老师又不断地加以鼓励,激发其学习的兴趣,经过一段努力,该生跨进了优等生的行列。在教学工作中,乡一中教师冯宏勋为全乡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成为全乡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在榜样带动下,胡状乡的全体教师正为创建一流学校而你追我赶、辛勤工作。同时也涌现出了像贾艳红、张庆贺等这样的优秀教师。展望未来,胡状乡中心校领导表示,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今天学校的全体员工,将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励,再铸辉煌,为创建全县一流学校而努力!

猜你喜欢
全乡校领导办学条件
下河乡:视察调研全乡重点项目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领导群体特征研究
“陪餐制”不是“吃顿饭”这样简单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证研究
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发展问题及建议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素质教育下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
沟通:班主任工作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