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前文化也精彩

2009-12-23 02:28徐美勤
江西教育A 2009年10期
关键词:学期会议学科

徐美勤

每个星期一下午三点半到四点半是我校全体教师会议时间。可不要以为这仅仅是索然无味的周前例会,这个例会因为一项活动的开展而变得趣味盎然,老师们对此充满期待。能让大家对一个例会怀有期待,津津有味地参与,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校是一所投入使用才四年的农村中心小学,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周边几所村小抽调上来的,他们大多较为羞涩,没有多少抛头露面的机会,常现自信心不足之态。如何尽快提升教师的自信心,进而加速他们的专业成长,成了学校领导班子考虑的首要问题。

为此,学校采取了很多相应的举措,甚至想到了要在每周一的例会上做文章。会议周周开,效果却值得考量。星期一,是每周的第一个工作日,老师们需要尽快适应又一周开始的忙碌,再加上这天也是作业批改量最多的一天,如果最后还要参加一个可有可无的例会,大家肯定会有怨言。基于提高会议有效性、增强会议凝聚力、塑造教师自信心的考虑,学校领导商议后作出决定:尽量压缩周前会议布置常规工作的时间,在不延长会议时间的前提下,每次会议安排两位老师上台进行自我展示。自2006年以来,三年多的坚持,不仅给全体教师搭建了舞台,更打造出了会前文化这一办学特色。

由于机会有限,不可能每学期每个教师都能有所展示。我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将教师进行分组,并给出不同的主题让教师们准备。我们曾按学科标准将教师们分成语文、数学、综合学科三个组,也曾按年龄分成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年教师三个组。组分好后,学校再根据每个组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展示主题。比如我们曾安排全体教师进行过美文朗读,青年教师谈过“读书心得”,中年教师展示过“好书推荐”,老年教师谈过“回顾我的教师之路”;语文教师的“诗歌朗诵”,数学教师的“数学思维训练”,综合学科教师的“讲述我的教育故事”等。

一学期下来,能站在主席台上当着全体教师的面进行展示的教师有30多名。这样的活动既让每一位教师有了锻炼的机会,使很多教师的能力与勇气得到增强,促进了彼此的交流,也为会议平添了几分活泼与生气。忙碌一天后参加这样的活动,大家觉得是一种难得的放松。

以近三个学期为例。上上个学期,我们安排的是全体语文教师的配乐朗诵。有的教师精心挑选了名家名篇进行朗诵,有的教师干脆自己创作诗歌朗诵,还精心配上了背景音乐,制作了同步幻灯片。教师们深情款款的朗诵,常常让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深受感染,会场上不时爆发出真挚而敬佩的掌声。大家都觉得我们这样一所农村小学居然也是“卧虎藏龙”。

上学期,这项活动的主角换成了全体数学教师,内容是数学思维训练。轮到的教师事前准备好数学思维训练题目向大家展示,并讲解解题方法。这对于很多已经远离数学多年的语文、综合学科教师们来说,实在是又一次激活大脑中数学细胞的大好时机。教师们兴致盎然,还时不时拿笔算算,或者跟着台上的教师一起列式子、报得数,一个个俨然成了课堂上认真学习的小学生。

本学期,为了深入落实校德育室所提出的让教师发现故事、积淀故事、分享故事,“做个有故事的教师”这一育人思路,我们确定周前例会以综合学科教师为主角,主题是“分享教育故事”。

为了增加趣味性,我们一直采用抽签的办法,由这次轮到的两位教师每人抽一个签,产生下一次轮到的两位教师。每次抽签结果一出,会场上就是一片会心的笑声和鼓励的掌声。

“今天轮到谁啊?”“不知他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每次集会,在前往会议厅的路上,老师们总是兴致勃勃地相互攀谈着,对会前文化充满好奇,使得原本枯燥、单调、严肃有余的会议平添了不少生趣,有的老师会后还对此津津乐道。新学期到来,大家对新主题也会特别关注,有的还帮着出谋划策。可以说,这一活动已经固化为我校的一种文化存在。很多教师从这样的锤炼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在更高一级的活动中崭露头角;更多的教师则是在重拾信心后,提升着职业的幸福感,实现了发展道路上质的飞跃。

尽管这只是学校工作中很细小的一件事,但因为找准了切入点、选对了方式而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精细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种境界,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为实现“精细化”,就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可将现存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哪儿有问题就研究哪儿,解决哪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会将这项活动坚持下去,因为再普通的事坚持做下去,就能成为一件不普通的事。◆(作者单位:浙江省平湖市乍浦天妃小学)

猜你喜欢
学期会议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
“超学科”来啦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