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协调管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010-01-05 10:49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分散化零售商国际贸易

胡 方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供应链协调管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胡 方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文章将国际贸易体系中贸易产品的供给者分为供应商与零售商。在供应商与零售商结构中,扩展布兰德、克鲁格曼等提出的寡头竞争的国际贸易模型,研究供应链协调管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认为在寡头竞争的国际贸易中,供应链协调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布兰德、克鲁格曼等提出的“贸易加剧竞争的作用”,形成一种基于供应链协调管理的新的比较优势。

供应链协调管理;国际贸易;理论模型

一、引 论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目前国际上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关于该问题的文献十分繁多,包括理论、方法与应用等方面。供应链协调性研究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涉及企业间关系问题,特别是供应商与零售商关系问题。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进行设计、优化和控制,以达到最适当地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并由此保证供应链成员获得较大的利益,但在供应链管理中,各成员间的关系成为这种管理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问题。这种成员间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从时间序列来看,处于供应链节点上的每个成员,对于上游成员来说,是其零售商,对于下游成员来说,又是供应商;从空间顺序来看,成员间关系基本上有两种状态——竞争和合作。但不管是时间序列还是空间顺序,成员间都需要协调,通过协调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更有效地获取经济利益。因而供应链协调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如何能够较好地进行协调呢?可以通过签订供应链契约,即通过相关参数,如价格、订货量等的设计和调整来激励供应商和零售商双方,以实现最优的整体效果。对于这些方法,黄小原(2007)作过介绍。在这些方法中,本文主要选取数量折扣的方法进行分析。就文献来看,Monahan(1984)较早从供应商的视角研究了最优折扣定价问题;Lal等(1984)对Monahan的模型进行了扩展,重视协调思想的运用;Weng(2001)研究了数量折扣的作用;Weng(2000)研究了同质多销售商系统的渠道协调问题;Munson等(2001)研究了应用数量折扣实现三层供应链系统协调的问题;Corbett等(2000)研究了非对称信息下的数量折扣策略;Chen等(2001)研究了由多个异质销售商组成的单产品分销系统;刘斌等(2005)研究了不确定条件下的数量折扣问题;于兆艳,杨爱峰(2009)研究了数量折扣下2个零售商和2层供应链的协调问题,等等。

与企业管理理论的进展相似,国际贸易领域也出现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国际贸易的传统理论是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等人为代表,提出了新国际贸易理论。依据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1985)的研究,新国际贸易理论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外部效果的理论和模型,二是可竞争市场的理论和模型,三是寡头垄断的理论和模型,四是相异产品的垄断竞争的理论和模型。目前,新国际贸易理论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其提出者之一的克鲁格曼也因为这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中,也有一些文献把供应商和零售商关系纳入其中进行分析,这些文献基本上隶属于上述第三和第四个方面,在第一和第二个方面还没有见到这种文献。而且,就第三个方面的文献来看,直接把零售商纳入分析体系的文献十分少,一些文献往往运用上游和下游的关系形式,研究中间产品的国际贸易问题。就第四个方面来看,目前开始出现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把零售商纳入垄断竞争的国际贸易的理论框架,不过,在模型的处理上,常常用空间均衡来处理零售商销售产品的问题。从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较少看到与供应链管理理论相关的文献。

许多研究供应链管理的学者认为,供应链管理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有利于扩大国际贸易的规模。但这种扩展是如何进行的,其中一些重要的机制与构造如何,却没有具体的理论模型进行研究。本文将为供应链协调管理与国际贸易活动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研究模型,由此分析供应链协调管理,或者更广义地说,分析供应链管理与国际贸易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基本构造。不过,本文并不打算联系所有的国际贸易活动,而是仅仅考察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活动与供应链协调管理之间的关系。

新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对于寡头市场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的分析,可以从同质商品和异质商品的角度进行。其中同质商品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其基本的理论。分析同质商品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行为,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由马库森(1981)、霍斯特曼和马库森(1992)等人提出的方法,假设存在着一体化的市场,两国企业在这种市场上进行寡头竞争;另外一种是假设市场是分离形式,各国企业在分离的市场上进行寡头竞争,布兰德(1981)、布兰德和克鲁格曼(1983)等人采取这种方法。后来,凡勒伯(1990)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综合(贾恩卡洛·甘道尔夫,2005)。

依据布兰德等人的研究,在不同国家的寡头垄断企业相互作用中可以产生国际贸易。由于寡头垄断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具有某种相同的特性,因而基于寡头垄断企业相互作用产生的国际贸易往往是产业内贸易。也就是说,布兰德等人的研究实际上提出了对产业内贸易的一种新的解释,并由此形成了对国际贸易原因的新解释。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所说的那样:“企业之间因寡头垄断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贸易在没有任何通常的动因(成本的差异或规模经济)情况下出现。”“研究方向的转变带来了所产生的巨大的作用,它揭示出一个新的贸易中获利的源泉,我们称它为贸易加剧竞争的作用。更令人吃惊的是,它还揭示出一个新的贸易产生的原因:由于产品供应垄断者预见到出口比在本国市场销售具有更高的需求弹性,从而相互进入别国的市场。”(克鲁格曼,2001)

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其一,为供应链协调管理与国际贸易活动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研究模型,由此分析供应链协调管理,或者更广义地说,分析供应链管理与国际贸易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基本构造;其二,把不同的生产和销售厂商,即供应商和零售商纳入国际贸易体系中,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扩展。

二、模型的基本结构

本文考察的经济体系具有下列特征,即世界由A、B两个国家组成,各国有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各自生产一种产品,并相互出口到对方国家,因而各国的消费者将消费两种产品。A国生产的产品为x,B国生产的产品为y,A国出口到B国的产品记为x*,B国出口到A国的产品记为y*。在A国市场上消费者消费的产品为x和y*,在B国市场上消费者消费的产品为x*和y。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供应商与零售商进行,零售商面对市场向消费者销售产品,供应商对零售商供货。假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拟线性形式,因而在A国市场上,A国和B国零售商面对的需求函数各为:

在B国市场上,A国和B国零售商面对的需求函数各为:

其中α >0,β >0,且0 < γ < β/2。α 为市场规模的度量,β表示随着零售商自身价格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系数,γ是零售商之间的敏感程度的系数,表示当一方的市场价格变化时,对另一方市场需求的影响程度。

面对这种需求函数,如果供应商与零售商各自进行分散化决策,以求得最大利润,则A国和B国的零售商在A国的利润各为:

其中,w为供应商给予零售商的单位批发价格,π为利润,上标d表示零售商,下标表示A国和B国的零售商在A国市场上销售商品获得利润的标记。相应地,A国和B国的零售商在B国的利润和在A国的利润相同,各为:

与此同时,A国和B国的供应商的利润各为:

其中,上标m表示供应商,下标表示供应商在A国和B国供给的产品,C为供应商的生产成本。

如果供应商与零售商各自进行一体化决策,以求得最大的一体化利润,则这时对于A国的厂商来说,一体化决策时的利润为:

其中,上标I是表示一体化决策的标记。

三、分散化和一体化决策下的国际贸易

在具有供应商和零售商的生产和销售结构中,国际贸易可以从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现分析由零售商进行的分散化决策下的国际贸易和供应商和零售商一体化决策下的国际贸易,并对相关结果进行比较。

首先分析零售商分散化决策下的国际贸易。这可从A国市场和B国市场进行分析。先分析零售商的行为。在A国市场上,A国x商品的零售商和B国y商品的零售商进行寡头垄断竞争。为了分析的简便,这里假设A国和B国的供应商给予零售商的批发价格相同,即w=w*,这样,两国零售商可以通过求得最优的销售价格,即:

把(11)代入(1),可得零售商的最优订购数量为:

在B国市场上,运用同样的分析可得两国零售商的最优的销售价格和最优订购数量,它们和(11)式和(12)式中的价格和数量相等,即:p=p*,x=y=x*=y*。

再分析两国各自的供应商的行为。为了分析的简便,假设两国供应商的生产成本相等,即c=c*。这样,在A国市场上,A国供应商将在(7)式中求解最大的利润。由于零售商利润最大化时已经求得最优的价格和数量,因而将这些变量代入其中,可见在方程式(7)中,需要求解的变量仅仅为w,令,可以求出供应商的单位批发价格为:

把(13)式代入(5)~(8)、(11)、(12)式中,可得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最优价格、最优订购数量、最优利润如下:

整个供应链的利润为零售商和供应商利润的和,若记整个供应链的利润为πm,则: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分散化决策的国际贸易中,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为:

其中,CSN为A国的消费者剩余,CSN*为B国的消费者剩余。由于所消费的商品数量相等,消费者剩余也一样。同时,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福利W等于消费者剩余和利润的和,由于消费者剩余和利润相同,两国来自国际贸易的社会福利也相同。

其次分析供应商和零售商一体化决策下的国际贸易。在一体化决策时,A国和B国厂商的利润各为(9)式和(10)式,在这种利润方程组中,通过,可算得:

以上获得供应商与零售商一体化决策时的国际贸易的各变量,以及供应商和零售商各自分散化决策时的国际贸易的各变量。这里以上标N记分散化决策时的变量,以上标I记一体化决策时的变量,将这两方面的变量进行比较,可得下列结果:

可见,一体化决策下的价格小于分散化决策时的价格,一体化决策下的数量大于分散化决策时的数量,一体化决策下的利润大于分散化决策时的利润,一体化决策下的消费者剩余大于分散化决策下的消费者剩余,一体化决策下的社会福利大于分散化决策下的社会福利。这是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存在的双重加成问题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表现。

四、供应链协调管理下的国际贸易

在供应商和零售商分散决策的条件下,如果供应商与零售商不能结成联盟,各自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从而不能进行一体化决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必然出现双重加成问题。为了避免双重加成问题带来的效率低下,如果供应商处于主导地位,那么供应商将会要求零售商增加订货量,达到一体化决策时的xI。供应商与零售商为了达到一体化决策时的经济效率,可以有各种做法,其中一种做法是签订供应链契约来激励供应商和零售商双方,以实现最优的整体效果。在签订供应链契约方面又有许多具体方法,这里以数量折扣协调的方法为例进行分析。

如果供应商通过数量折扣协调的方法来诱使零售商增加订货量,则可假设供应商提供给零售商的数量折扣为下列形式:

其一,w0,如果订货量x<x0;

其二,w0-ε,如果订货量x≥x0。

其中,w0=w=(α + βc- γc)/[2(β-γ)]。考虑能够满足供应链中供应商与零售商利益的参数x0和ε,用θ表示数量折扣比例,且设A国和B国的这一折扣比例相同,则A国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为:

其中,利润变量的上标中的S表示供应链协调的场合,其他同前。根据(24)和(25)式,可得到零售商的最优销售价格为:

为了达到协调,使上述价格等于w0,且在这一等式中,代入(13)式中w的值,可得:

同时可计算出零售商的订货量:xs=(α-βc+γc)/2;以及零售商的利润和供应商的利润如下:

显然,在分散化决策的条件下,如果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同意实行数量折扣的协调方法,则必需满足下列条件:πSd≥πNd;πSm≥πNm。由这两个不等式,可求得x0的区间:

以上述分析为前提,可运用下列方法来分配增加的利润以满足供应商和零售商的要求。设零售商以比例λ(0<λ<1/2)得到增加的利润,由于零售商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部分,因而供应商将以比例1-2λ得到利润的增加部分。这样零售商的利润为:

由此可算出x0的值为:

将这一数量代入方程式(22)和(23)中,可得出零售商和供应商各自的利润值:

同时还可以算出供应链协调管理的国际贸易条件下消费者剩余的值,即:

在这种机制下,A国的供应商和零售商都会得到比分散化决策时更多的利润。由于模型假设A国和B国具有对称性,因而A国的结果也适用于B国。这样在相互贸易中,A国和B国的供应商和零售商通过供应链协调管理,与分散化决策下的国际贸易相比,就能够得到更低的国际贸易价格、更多的数量和更高的利润。具体结果如下:

可得出下列结论:与分散化决策下的国际贸易相比,在供应链协调管理决策下的国际贸易的价格小于分散化决策时的价格,在供应链协调管理决策下的国际贸易的商品数量大于分散化决策时的数量,在供应链协调管理决策下的国际贸易的利润大于分散化决策时的利润,在供应链协调管理决策下的国际贸易的消费者剩余大于分散化决策下的消费者剩余,在供应链协调管理决策下的国际贸易的社会福利大于分散化决策下的社会福利。简单地说,供应链协调管理降低了国际贸易的价格,扩大了国际贸易的数量,增加了国际贸易的福利水平。

五、数值算例与结论

上述代数分析可以用一个数字例子来进行简单而直观地说明。在上节的条件下,进一步假设 α =30,β =2,γ =0.5,c=2,λ =0.2,将这些数据代入上节的相关代数方程式,可以算出国际贸易活动中,零售商和供应商的价格、商品数量和利润,以及消费者剩余。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分散化决策、一体化决策和供应链协调管理下的各变量的值

从表1中的数字计算中可知:在三种决策方式下,分散化决策下的价格最高,供应链协调管理下的价格次之,一体化决策下的价格最低。与此同时,在数量、利润和消费者剩余方面,分散化决策下的数值最低,供应链协调管理下的数值次之,一体化决策下的数值最高。如果难以进行一体化决策,即零售商与供应商由于各自利益的不同,不能进行合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供应链协调管理的决策方式将会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一方面会降低国际贸易的价格,另一方面则会增加国际贸易的商品数量,并通过商品数量的增加,提高生产者的利润和消费者剩余,从而促进两国社会福利的上升。

在各个经济主体独自进行经济活动的条件下,为什么与分散化决策方式相比,供应链协调管理的决策方式能够带来国际贸易更大的发展?上面曾经说过,布兰德、克鲁格曼等人的研究表明,与自给自足相比,国际贸易能够带来更多的利益,他们认为是“贸易加剧竞争的作用”带来了这种利益。这种贸易利益通过分散化决策就可以得到,现在,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供应链协调管理,那么就可以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利益的提高。因而,正是供应链协调管理,或者更为宽泛地说,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为两国带来了更多的国际贸易利益,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是一种在“贸易加剧竞争的作用”带来贸易利益的基础上,通过企业优秀的管理活动带来的更多的贸易利益,是基于比较管理优势的贸易利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这是因为企业实行供应链协调管理,比不实行这种管理方式能够节约更多的成本,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也是供应链管理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众多企业实行供应链管理的原因所在。

本文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分析供应链协调管理与国际贸易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基本构造。同时,把不同的生产和销售厂商,即供应商和零售商纳入国际贸易体系中,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扩展。本文还仅仅是开端,其后还有许多研究工作,例如,可以把本文的框架运用于其他的供应链协调管理方法,如前面提到的回购合约、收入共享契约、转移支付,等等,并分析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在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加入更多的环节,对流通层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还是在确定性条件下的研究,因而还可以扩展到不确定性条件、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研究。此外,还可以在这个框架中研究新贸易理论提出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问题。这些将是以后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1]Brander J A.Intra-industry Trade in identical commodit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Elsevier,1981,11(1):1 -14.

[2]Brander J & Krugman P A 'reciprocal dumping'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Elsevier,1983,15(3 -4):313 -321.

[3]Chen F,Federgruen A.Coordination mechanisms for a distribution system with one supplier and multiple retailers[J].Management Science,2001,47(5):693 -708.

[4]Corbett C J,Groote X D.A supplier's optimal quantity discounts policy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J].Management Science,2000,46(3):444 -450.

[5]Horstmann I J and Markusen J R.Endogenous market structur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2,32(1 -2):109 -129.

[6]Lal R,Staelin R.An approach for developing an optimal discount pricing policy [J].Management Science,1984,30(12):1524 -1539.

[7]Markusen J R.Trade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 with imperfect competi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1,(11):531 -551.

[8]Monahan J P.A quantity discount pricing model to increase vendor profits[J].Management Science,1984,30(6):720-726.

[9]Munson C L,Rosenblatt M J.Coordinating a three level supply chain with quantity discounts[J].IIE Transactions,2001,33(5):371 -384.

[10]Venables A.Trade policy under imperfect competition:a numerical assessment[A].in Krugman P and A Smith:Empirical Studies of Strategic Trade Policies[C].London:CEPR & NBER,1990.

[11]Weng Z K,Zeng A Z.The role of quantity discount in the presence of heterogeneous buyers[J].Annals of Operation Research,2001,107(12):1369 -1383.

[12]Wang Q,Wu Z.Improving a supplier's quantity discount gain from many different buyers[J].IIE Transactions,2000,32(11):1071 -1079.

[13]埃尔赫南·赫尔普曼,保罗·克鲁格曼.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14]保罗·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5]黄小原.供应链运作——协调、优化与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6]贾恩卡洛·甘道尔夫.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7]刘 斌,刘思峰,陈 剑.不确定需求下供应链渠道协调的数量折扣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2):256 -260.

[18]于兆艳,杨爱峰.2个竞争零售商2层供应链的协调模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2):202-205.

F740

A

1007-9734(2010)06-0028-06

2010-09-2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JA79009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CGJ022)

胡 方,男,湖北武汉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责任编校:裴媛慧,孙咏梅

猜你喜欢
分散化零售商国际贸易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完形填空两篇
中国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变动特征(2000—2015)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之我见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国产品牌,零售商这样说……
零售商都在做自有品牌化妆品,如何才能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