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金融老大背后的肮脏内幕

2010-01-16 08:21杜若娴
人民周刊 2010年10期
关键词:痰盂次贷高盛

◎杜若娴

成立于1869年的高盛集团,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特别是传奇掌门人温伯格1930年上台后,高盛由原来气质平庸的丑小鸭变成超凡出众的白天鹅。

高盛,这个鼎鼎大名的华尔街巨鳄。在它金融巨头的风衣下,掩盖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痰盂小子

1907年11月16日,年仅16岁的西德尼·温伯格为了求职来到华尔街,这件不起眼的小事为高盛日后的崛起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1907年初,温伯格听一位好友说起华尔街正在发生恐慌,引发了针对美国信托公司的挤兑,温伯格意识到赚钱机会来了——他所要做的就是排队。等他排到银行门口的时候,就把这个位置卖给后来急着取钱的人。然后,他又回到队伍的最后,重复做着这个买卖位置的小生意。每天最多可以赚到5美元。为了赚钱,他干脆不去上学了,就这样耍了一个星期的小聪明之后,学校把他扫地出门。这时他才意识到真的需要找一份像样的工作来养活自己。他决定从曼哈顿下城的金融区开始尝试,于是就有了他在各个高楼大厦中求职的身影。

早上8点,温伯格走进交易广场43号,坐电梯直达23层。从顶层开始,温伯格依次走进每个办公区,用最谦卑的语调问:你们还招人吗?到下午6点,他已经走到第3层,仍然没有找到工作。高盛的办公区就在那一层,但是那天他们已经准备下班了。柜台上的一位员工告诉他没有什么职位可以给他,但是他可以明天再来试试运气。

第二天早上,温伯格准时在8点钟走进大楼,准备从昨天暂停的地方接着再来。

柜员喊来大堂清洁工贾维斯,问他:“你需不需要一个助手?”贾维斯当然乐意多个帮手,于是温伯格就以5美元一周的薪水被聘为清洁工的助手。他最初的工作是清理痰盂之类的活儿。虽然感觉这份工作卑贱,但好歹是个起步——自到1969年去世之前,温伯格一直把这个铜质痰盂保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1907年的高盛在华尔街还无足轻重,但是后来“痰盂小子”温伯格将其从金融灾难中挽救回来并打造成华尔街最耀眼的一流机构。

高盛帮

高盛是欧美财经高管的“哈佛”,不少高盛高管曾跳槽到政府或大型机构任职,这促使高盛的人脉网一点点侵入世界各个角落。

与其他银行不同,高盛的高级管理人员一般干几年就会转行,例如合伙人平均服务年限为8年。按照一名员工的说法:“赚够钱,然后走人。”

对这些高管而言,最佳出路是在世界各国财政部、中央银行和证券交易所觅得高级职位。以美国为例,历届政府及重要机构里不少关键职位由高盛前高管占据。在英国,也有不少高盛前高管任职于政府部门及重要机构。这种人脉资源为高盛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实际上,很多政客是靠着高盛来过日子的。高盛惯用的三招,让美国乃至欧洲政客对其俯首称臣。第一招就是在竞选时为政客提供政治献金,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既然政客们受到过高盛的恩惠,自然会在适当的时候为高盛打开方便之门。第二招是为政府“打工”,美国财政部的很多日常工作是实行外包的,高盛作为世界顶级投行,自然会成为外包的常客,这样使得高盛与政府的联系更紧密。第三招是“雪中送炭”,每当美国政府遇到财政困难时,高盛总是或明或暗地给予大量资金支持,在此情况下,高盛与政府的关系“不铁”都难。

《高盛帝国》一书披露:布什政府的财政部长保尔森是高盛前董事长,现任美国财长盖特纳也是从高盛出来的;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是高盛的常务董事;被美国政府委派监管7000亿美元不良资产救助计划的卡什卡里,也曾经在高盛任职。这些人被媒体称之为“高盛帮”。

不可告人的秘密

有了“高盛帮”暗地里的鼎力支持,高盛渐渐侵入世界金融的脉搏。高盛辉煌业绩背后有着不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不仅仅是2008年金融危机,众多国际金融丑闻背后都有高盛的影子。

1928年底,高盛成立了股票交易公司,以每天成立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速度推销包括垃圾债券在内的各种新型金融业务,高盛股价因此由每股几美元快速涨到200多美元。但是好景不长,1929年华尔街股灾使得高盛股价一落千丈,跌到约1美元。高盛的声誉也因此一落千丈,公司濒临倒闭,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慢慢恢复元气。

高盛坑害了美国,更拖累了全世界。2005年,高盛出身的保尔森带领五大投行游说美国证监会,要求放松对其监管。游说成功后,银行失去了监管,终于酿成次贷危机。

那么,高盛自己是如何应付这场金融风暴的?高盛每天评估旗下资产,计算赢利或亏损金额,以便能敏锐捕捉市场动向,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次级住房抵押贷款领域为例,高盛2007年一项日常评估显示,旗下次贷部门轻度亏损,持续大约1个星期。当时大多数金融机构尚未意识到风暴将至,但高盛管理层认为不应轻视这一亏损兆头,决定逐步减少所持次贷比例。次贷危机爆发后,高盛在这一领域亏损17亿美元,而瑞士最大的银行瑞士银行损失580亿美元。

玩转地球的邪恶教主

有了手眼通天般的信息网,高盛简直能玩转地球。

两年多前,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导致全球性通胀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日益困难,其实与高盛等跨国投行的操纵直接相关。

2007年,高盛发表报告,称原油要涨到200美元一桶,当时中国拼命购买了价格为147美元一桶的原油,高盛还与一些中国公司设下“对赌协议”,自己却悄悄抛售原油。到了当年年底,油价降到34美元一桶。

与各个国家的损失相对应,高盛赢利状况在全球金融机构中首屈一指。2000年至2008年期间,高盛每年人均创造利润22.2万美元。2009年高盛在全球范围内有大约3万名员工,人均薪酬大约70万美元,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以千万美元计。这令同行侧目,更令大众咋舌。

在巨大的财富面前,高盛全体员工对外显得异常低调,但亦有奢侈迹象。以伦敦分公司为例,企业内部设有专门厨师、健身房、诊所和托儿所;员工享有超出标准水平的医疗保险;员工搭乘出租车费用可全额报销;员工子女就读于私立学校。如果家长对所在学区私立学校不满意,高盛干脆出资开办新学校。

不过,出来混,总要还的。唯利是图的高盛,就像一头驴子,完全执迷于最大、最多汁的胡萝卜,被引诱着向前走。它拖累的,可能将是某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

猜你喜欢
痰盂次贷高盛
全球宽松正式终结!高盛:中国经济接近“甜蜜点”
看你怎么办
高盛权力帮
环保痰盂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蔓延和教训
透过金融危机看衍生品发展与监管
次贷骨牌祸及全球 中国如何再避危机
换痰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