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杂交组合F1羔羊屠宰性能分析

2010-01-30 01:33吴荷群刘彩虹张文祥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屠宰率眼肌胴体

吴荷群,刘彩虹,张文祥

(1.新疆农六师五家渠市畜牧兽医工作站,五家渠 831300;2.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萨福克羊是世界著名的肉用绵羊之一,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适应性强等特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从国外引进萨福克羊,并与各地不同品种绵羊杂交改良,发展肉羊品种,对我国肉羊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

2005年6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选用引进的萨福克羊与本地绵羊杂交改良,极大地推动了肉羊生产的迅速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试验以本地绵羊为对照组,测定了萨福克羊与本地绵羊杂交F1羔羊的屠宰性能,为最佳杂交组合的筛选及良种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动物 选择萨福克羊与本地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本地土杂羊(阿勒泰羊、哈萨克羊等羊的杂交后代)的杂交F1代及本地2个绵羊种群4月龄羔羊各15只。所选羔羊健康状况良好,营养状况相似,采用相同的日粮供给及饲养管理程序。宰前24 h禁食,12 h禁水,经断颈法刺杀放血,供试验用。

1.2 屠宰性能的测定 供试羔羊宰后30 min称取胴体重,并按GB9961—88鲜冻羊肉胴体标准分级,测定净肉重、骨重、屠宰率、眼肌面积等指标[2-3]。

1.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One-Way ANOVA分析,差异显著时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杂交组合对宰前活重的影响 由表1可知,同月龄屠宰的不同杂交组合羔羊宰前活重萨×土组>萨×细组>土×土组>细×细组,其中萨×土组的宰前活重比土×土组高26.1%,差异显著(P<0.05),萨×细组比细×细组高25.2%,差异显著(P<0.05)。

表1 不同杂交组合羔羊宰前活重比较 kg

2.2 不同杂交组合对胃净重、大小肠净重和长度的影响 由表2可知,萨×细组的胃净重比细×细组轻10.3%;萨×土组的大肠净重和小肠净重分别比土×土组轻33.3%、19.8%;萨×土组的大肠长度比土×土组短0.45 m。

表2 不同杂交组合胃净重、大小肠净重和长度比较

2.3 不同杂交组合对花油重、尾脂和第6胸椎背部脂肪层厚的影响 由表3可知,萨×土组的花油重比土×土组轻0.28 kg;萨×细组比细×细组重0.11 kg。第6胸椎背部脂肪层厚(测定胴体脂肪含量的方法):萨×土组比土×土组低57.1%;萨×细组比细×细组高25%。

表3 不同杂交组合对花油重、尾脂和第6胸椎背部脂肪层厚比较

2.4 不同杂交组合对F1代眼肌面积、肉骨比和净肉重的影响 萨×土组眼肌面积比土×土组高47.6%,差异显著(P<0.05);萨×细组比细×细组高42.1%,差异显著(P<0.05)。净肉重:萨×土组比土×土组高37.7%,差异显著(P<0.05);萨×细组比细×细组高35.5%,差异显著(P<0.05)。肉骨比:萨×土组比土×土组高0.34(P>0.05);萨×细组比细×细组高0.07(P>0.05)。

表4 不同杂交组合对眼肌面积、肉骨比和净肉重比较

2.5 不同杂交组合对胴体重、屠宰率和净肉率的影响由表5可知,萨×土组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比土×土组高43.2%、13.4%、9.1%。萨×细组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比细×细组高 41.0%、12.6%、3.2%。

杂交羊比土×土组和细×细组胴体重、净肉重和眼肌面积等均高,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杂种羊的产肉性能明显优于土种羊和细杂羊。按GB9961—88羊肉分级标准,杂种羊和土种羊均达到一级胴体标准(胴体重>15 kg),但土种羊第6胸椎背部脂肪层较其他组厚,细×细组仅达到二级标准13.4 kg(胴体重>12 kg)。

表5 不同杂交组合对胴体重、屠宰率和净肉率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我国在不同杂交组合的屠宰性能和胴体特征方面做了大量研究。钱建共等观察了德国肉用美利奴羊、特克塞尔羊、萨福克羊、夏洛莱羊和无角陶赛特羊与湖羊的杂交羔羊,屠宰率方面,各杂交组合比对照组均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 >0.05);而在净肉率和骨肉比方面提高较大[4]。肖西山等利用陶赛特羊和藏系绵羊进行杂交,杂交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眼肌面积和 GR值大于藏羊,差异显著(P<0.05);并观察杂交羔羊具有明显的父本肉用性能特点,同时又保持母本对严酷环境的适应性[5]。李颖康研究表明,用特克塞尔肉用羊杂交改良寒滩杂种羊,提高其产肉量、改善肉质的综合效果优于萨福克羊,萨福克羊的改良效果优于无角陶赛特羊[6]。王建华等研究特寒杂交一代、陶寒杂交一代和进行舍饲育肥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特寒F1和陶寒F1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骨肉比、眼肌面积、GR值和一级胴体占胴体质量百分比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羔羊组(P<0.05),胴体净肉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7]。李助南等研究表明12月龄F1代杂种山羊的平均胴体重比宜昌白山羊高7.52 kg,屠宰率(47.26%)比宜昌白山羊高6.67个百分点[8]。

不同品种由于遗传基础不同,导致生长发育规律、体躯形态不同,进而影响羔羊的屠宰性能和胴体形态。本试验通过对萨福克改良羊与本地羊屠宰性能的比较表明,改良羊的屠宰性能明显高于本地羊,其中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肉骨比和眼肌面积提高幅度较大,骨重和屠宰率的提高幅度相对较小。试验初步表明利用引进的国外优质肉用萨福克羊改良当地绵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在当地全面推广。

[1]吕效吾.养羊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2]王永,郑玉才,梁梓,等.草地藏系绵羊羊肉品质特性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10):111-114.

[3]韩玲.白牦牛产肉性能及肉质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02(2):22-26.

[4]钱建共,肖玉琪,张有法,等.羊不同杂交组合产肉性能的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2(增刊):142-145.

[5]肖西山,冶政云,张英,等.陶×藏一代羔羊肉用性能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04,40(2):55-56.

[6]李颖康,吕建民,梁小军,等.肉用品种绵羊改良本地羊所产杂种羊产肉性能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4,24(6):17-20.

[7]王建华,戈新,程明,等.小尾寒羊与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杂交一代羔羊的产肉性能及肉品营养成分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07,28(6):67-72.

[8]李助南,向寿隆.波尔山羊×宜昌白山羊F1代杂种羊生产性能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78-6779.

猜你喜欢
屠宰率眼肌胴体
北京黑猪FUBP3和USP43基因多态性与眼肌面积性状的关联分析
专注于遗传选育以提高商品猪的获利能力
育肥肉牛屠宰率与活体、胴体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
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活体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的研究
三元猪不同体重阶段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的研究
浅谈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率及肉品质的影响
湘沙猪配套系杂交组合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配合力测定
昌台牦牛产肉性能研究
胴体原本没那么美
味精与高脂日粮对生长猪胴体性状与组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