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柳黄酮在Krebs-Ringer试液中的稳定性研究

2010-02-07 03:48周丽峰曾晓丽李国文
中成药 2010年9期
关键词:李素试液槲皮素

谢 燕, 周丽峰, 曾晓丽, 李国文*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2.上海中医药大学源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1203)

醋柳黄酮(flavonippophae)是从胡颓子科酸刺属植物沙棘(醋柳,Hippophae Rhamnoides L.)中提取获得的黄色或棕黄色粉末。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含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及其苷[1],系难溶性物质,在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及碱性水溶液中微溶,在水中极微溶解,这严重影响醋柳黄酮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从而不能充分发挥疗效。本实验在解决醋柳黄酮在肠营养液中溶解性问题的基础上,对醋柳黄酮在Krebs-Ringer试液中的稳定性进行考察,以期为醋柳黄酮肠吸收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1 仪器与试药

Sartorius CP225D型电子天平(Made by Sartorius);FA2004N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K-S2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PHS-3B微机型酸度计(上海理达仪器厂);SK7200LH型超声仪(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RH-KT/C型加热磁力搅拌器(IKA公司);Agilent Technologies 1200 Series HPLC(美国Agilent公司)。

醋柳黄酮(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含量:13.69%,批号:070301);槲皮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081-200406);异鼠李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860-200407);无水乙醇(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080114);Cremophor ELP(巴斯夫公司赠送);磷酸 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批号:T20061204);无水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钾、六水合氯化镁、磷酸二氢钠、碳酸氢钠、葡萄糖、盐酸及氢氧化钠均为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醇为色谱纯;水为去离子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醋柳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槲皮素对照品2 mg,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以甲醇溶解并定容,得槲皮素贮备液;取异鼠李素对照品2.5 mg,精密称定,置50 mL量瓶中,以甲醇溶解并定容,得异鼠李素贮备液。分别精密移取槲皮素贮备液、异鼠李素贮备液1.5 mL至10 mL量瓶用流动相定容,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每1 mL 中含槲皮素 3 μg、异鼠李素 7.5 μg。见图 1。

图1 醋柳黄酮的HPLC图

2.1.2 色谱条件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371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 ℃;进样量:20 μL。

2.1.3 Krebs-Ringer试液的配制[2]

分别称取无水氯化钙(CaCl2)0.37 g;氯化钠(NaCl)7.8 g;氯化钾(KCl)0.35 g;六水合氯化镁(MgCl2·6H2O)0.47 g;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0.256 g;碳酸氢钠(NaHCO3)1.37 g;葡萄糖(D-glc·H2O)1.54 g;依次加入至1 000 mL蒸馏水中,搅匀即得。

2.1.4 表面活性剂与乙醇含量对醋柳黄酮溶解度的影响

取适量空白K-R试液,以不同含量的无水乙醇(1%、2%、3%)及表面活性剂 Cremophor ELP(0.5%、1%、2%)组合,配制醋柳黄酮K-R试液,使其中醋柳黄酮原料的含量为100 μg/mL,按前述方法测定醋柳黄酮(以槲皮素和异鼠李素的总和计)的含量。结果如表1。

表1 乙醇含量及表面活性剂含量对醋柳黄酮含量影响的考察/%

由表1的结果可知,在Krebs-Ringer试液中含乙醇量为2%,Cremophor ELP 0.5%时醋柳黄酮溶解度最大,因此,在该基础上进行稳定性考察。

2.1.5 标准曲线

取适量空白K-R试液,其中含乙醇2%、Cremophor ELP 0.5%,调节pH值至6.8。分别取槲皮素、异鼠李素贮备液 0.25、0.5、1.0、2.0、3.0、4.0 mL 于10 mL量瓶中,以K-R试液(含2%无水乙醇、0.5%Cremophor ELP,pH6.8)定容至刻度。分别进样,以峰面积对槲皮素和异鼠李素的浓度分别进行线性回归,得槲皮素:C=0.011 6A+0.448 5(r=0.999 0),异鼠李素:C=0.010 7A+0.122 7(r=0.999 5),表明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分别在0.512 5~8.2 μg/mL和1.225~19.6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 醋柳黄酮在K-R试液中的稳定性

2.2.1 醋柳黄酮乙醇浓配液的配制

取醋柳黄酮粉末0.5 g,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加少量无水乙醇超声20 min使醋柳黄酮溶解,放冷后加无水乙醇定容。每1 mL含醋柳黄酮5 000 μg。

2.2.2 空白K-R试液pH对醋柳黄酮稳定性的影响

分别取适量空白K-R试液,用1 mol/L NaOH及1 mol/L HCl调节 pH 值至 5.4、6.8、7.4、7.8、7.9,加入醋柳黄酮乙醇浓配液以及Cremophor ELP,配制醋柳黄酮K-R试液,使其中醋柳黄酮原料的含量为 100 μg/mL,乙醇含量为 2%,Cremophor ELP含量为0.5%,于37℃恒温电热水浴锅中放置5 h,分别于0、1、2、3、4、5 h 时取样测定醋柳黄酮的含量(以槲皮素和异鼠李素的总和计)。

分别计算不同pH的空白K-R试液所配制的醋柳黄酮溶液的降解速率常数Ka(见表2),以降解速率常数的对数(表示为LnKa)对pH作图,绘制pH-降解速率曲线,考察pH对醋柳黄酮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pH值空白K-R试液中醋柳黄酮的pH-降解速率曲线

表2 空白K-R试液pH对稳定性的影响

由图2可见,醋柳黄酮溶液的降解反应速率受空白K-R试液pH值的影响较大,属于酸碱催化反应。结合表2,可知醋柳黄酮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差,而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

2.2.3 调节醋柳黄酮K-R试液pH后的稳定性

分别取适量空白K-R试液,加入醋柳黄酮乙醇浓配液以及Cremophor ELP,配制醋柳黄酮K-R试液,使其中的醋柳黄酮原料的含量为100 μg/mL,乙醇含量为2%,Cremophor ELP含量为0.5%,用1 mol/L NaOH及1 mol/L HCl调节溶液pH值至5.4、6.8、7.4、7.8、7.9,于 37 ℃恒温电热水浴锅中放置5 h,分别于 0、1、2、3、4、5 h 时取样测定醋柳黄酮的含量(以槲皮素和异鼠李素的总和计)。

分别计算醋柳黄酮K-R试液在不同pH值下的降解速率常数Ka(见表3),以LnKa对pH作图,绘制pH-降解速率曲线,考察pH对醋柳黄酮K-R试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醋柳黄酮K-R试液在不同pH值的pH-降解速率曲线

表3 醋柳黄酮K-R试液pH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结合图2、图3及表2,表3可知,直接调节醋柳黄酮K-R试液的pH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明显好于调节空白K-R试液的pH值,因此选择直接调节醋柳黄酮K-R试液的pH值来进行相关实验。由于小肠pH在6~7之间,pH5.4偏酸,因此不予考虑。而在pH7.8及7.9下醋柳黄酮K-R试液不稳定,也不予考虑。综合以上结果,选择调节醋柳黄酮K-R试液pH值至6.8及7.4进行深入考察。

2.2.4 时间对醋柳黄酮稳定性的影响

分别取适量空白K-R试液,加入醋柳黄酮乙醇浓配液以及Cremophor ELP,配制醋柳黄酮K-R试液,使其中醋柳黄酮原料的含量为100 μg/mL,乙醇含量为2%,Cremophor ELP含量为0.5%,用1 mol/L NaOH及1 mol/L HCl调 pH 值至6.8、7.4,于37℃恒温电热水浴锅中放置 5 h,分别于 0、1、2、3、4、5 h时取样测定醋柳黄酮的含量(以槲皮素和异鼠李素的总和计)。

分别计算醋柳黄酮K-R试液在pH值6.8及7.4下的不同时刻剩余浓度百分比(C不同时刻/C0h×100%,见表4),以剩余浓度百分比(%)对时间(h)作图(见图4),并计算RSD值,考察其稳定性。

根据,醋柳黄酮K-R试液在pH6.8和pH7.4下剩余浓度百分比可知,将醋柳黄酮K-R试液pH值调节至6.8时,37℃水浴放置5 h,醋柳黄酮K-R试液仍然稳定,而将醋柳黄酮K-R试液pH值调节至7.4时,37℃水浴放置2 h稳定,5 h则逐渐降解,稳定性较差。

表4 pH值为6.8及7.4时醋柳黄酮K-R试液的稳定性(n=3)

图4 醋柳黄酮K-R试液(pH6.8和7.4)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可以将醋柳黄酮K-R试液的pH值调至6.8进行实验。

3 讨论

3.1 预试验中发现,醋柳黄酮在肠营养液(K-R试液)中不稳定,而这种不稳定性可能与溶液的pH有关,因此本文系统地研究pH对醋柳黄酮稳定性的影响,以确保醋柳黄酮肠吸收试验的顺利进行。

3.2 由于小肠的pH通常为6~7,一般考察药物在体肠吸收时选择肠循环液 pH6.8、7.4、5.4、7.8、7.9[3-5],首先调节空白K-R试液的pH值并配制醋柳黄酮K-R试液,发现经过37℃水浴5 h后前后浓度变化较大,若改为直接调节醋柳黄酮K-R试液的pH值,醋柳黄酮的稳定性有明显好转,可能是由于醋柳黄酮中有效成分本身显弱酸性,加入之后会使K-R试液的pH发生改变,因此选择直接调节醋柳黄酮K-R试液的pH值。

3.3 有文献报道[6]醋柳黄酮在pH值较高条件下长时间放置其结构可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从而影响其稳定性,本试验结果也得到相同的结论:醋柳黄酮在碱性溶液中稳定性较差,而在酸性溶液中稳定性较好。此外根据小肠的pH值选择直接调节醋柳黄酮K-R试液的pH值至6.8及7.4,考察其稳定性,由结果可知调节醋柳黄酮K-R试液的pH值至6.8时溶液稳定,而调节醋柳黄酮K-R试液的pH值至7.4时溶液稳定性较差。综上可知,需调节醋柳黄酮K-R试液的pH值至6.8,可确保醋柳黄酮在体肠循环试验的顺利进行。

[1]吴素林.反相HPLC法同时测定沙棘果肉异鼠李素、槲皮素及沙棘总黄酮的含量[J].沙 棘,1998,11(4):31.

[2]刘太明,蒋学华,张梅娟,等.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J].中国药学杂志,2006,12(41):1784-1787.

[3]宋洪涛,郭 涛,张跃新,等.阿魏酸在大鼠体内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J].中草药,2005,36(10):1516-1517.

[4]李 岩,郭 涛,颜 鸣.泛昔洛韦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6,22(5):333-335.

[5]游本刚,杨明世,范玉玲,等.尼群地平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3):214-216.

[6]金邻豫,凌春生,王 玮,等.醋柳黄酮在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7(4):29-31.

猜你喜欢
李素试液槲皮素
PCR仪温度过冲特性有限元仿真研究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皮试液集中配置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我不是“输”的代名词
明代掌管御膳的梧州籍官员
我不是“输”的代名词
异鼠李素抗癌活性研究
槲皮素诱导MCF-7细胞凋亡及其与Fas/FasL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槲皮素与贯叶连翘提取物合用抗抑郁作用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