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护理

2010-02-10 10:02乔春艳
中外医疗 2010年27期
关键词:分娩期娩出产科

乔春艳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山门中心卫生院 吉林 四平 136001)

胎儿娩出后2h内失血量超过400cc或24h内失血量超过500cc称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急,来势凶猛,严重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因此产科护士应积极作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和护理工作,才能有效的降低其发病率、死亡率。

1 临床资料

我院在2005年至2009年期间收治产后出血的产妇23例。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6.4岁。初产妇9例,经产妇14例。出血原因:高龄孕妇3例,妊高症3例,宫缩乏力13例,胎盘粘连2例,软产道损伤2例。集血方法:均采用弯盘接血,刻度容器积血法收集血量。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多数产妇临产时具有恐惧心理,加强心理护理。美国crandon认为焦虑较重的产妇往往伴有分娩期并发症,因此减轻焦虑成为产程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2]。作为产科护士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给产妇以情感支持,克服分娩带来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产前适时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有关分娩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对已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人,给予安慰增加其安全感。针对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使其安全的度过危险期。

2.2 产时监护

严密观察产程最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是加强第三产程管理。(1)我院对遇有产后出血死或多胎、羊水过多等易发生宫缩乏力者,在胎儿娩出后1min内给予子宫收缩药[3],静脉注射10~20单位。(2)协助胎盘娩出:根据胎盘剥离的征象,确定胎盘是否剥离。若遇胎盘剥离不全或胎盘粘连者,应重新消毒外阴,严格无菌操作下手取胎盘。用手掌内侧面紧贴子宫内壁,用指缘轻轻钝性剥离,切忌用手指抓挖取胎盘。胎盘已剥离者,助产者用右手握住子宫体并按摩,左手牵拉脐带,当胎盘娩出至阴道口时,助产者以双手捧住胎盘并向一个方向旋转直至胎盘胎膜全部娩出。胎盘娩出后仔细观察是否完整,若有缺损者及时处理。(3)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凝血状态和产后出血量的多少,对诊断产后出血有重要意义。

2.3 产后出血的护理

取平卧位,注意保暖、吸氧。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阴道流血的情况并作好记录。查明出血原因,迅速止血、扩充血容量以防休克。常选大静脉用套管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快速输血输液,纠正酸中毒。专人看护,严格交接班。做好液体出入量的记录,保证输血、输液、导尿管和输氧管道通畅,预防感染,按医嘱给予大剂量抗生素,保持会阴清洁。

4 出院指导

产后出血的产妇由于出血多,体力消耗大,饮食宜提供营养丰富,高热量、高蛋白、高铁含量易消化的食物。保持环境清洁,心情愉快,居室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次。取平卧位以利于恶露的排出,恶露未净前禁盆浴和性生活,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感冒。

5 讨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急来势凶猛,潜在因素多,严重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目前仍居孕产妇死亡的首位。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每个产科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我院通过对产妇分娩期的严密监测和护理干预,无一例产妇因产后出血而死亡,有效的降低了产妇死亡率。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宫缩、出血量及面色等情况,及时掌握出血量和休克体征,做好评估,对产后出血的诊断和护理提供依据。对产后出血的患者及时有效的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快速扩充血容量,寻找病因,迅速止血。针对产妇的具体情况,加强营养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染,使产妇早日康复。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4~235.

[2]郑修霞,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

[3]梁绢,王艳萍,朱军.我国产科出血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6):442~444.

猜你喜欢
分娩期娩出产科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期剖宫产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分娩期子宫破裂31例临床分析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42例的原因及处理体会
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32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