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猪场的经营方略

2010-02-10 17:32四川省工业贸易学校朱轶轶
中国畜牧业 2010年18期
关键词:自配猪价养猪场

○ 四川省工业贸易学校 朱轶轶

近年来,养猪业存在许多办场风险,其风险主要有疫病风险、市场价格风险、品种选择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等。其中,市场价格风险、品种选择风险及经营管理风险可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方法加以解决。笔者从经营管理方面总结出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一、认真绘制价格走势曲线图

此法为一有着几十年养殖经验的老专家总结而成,非常直观、实用。其具体方法为:在1张较大的纸上,画出横坐标和纵坐标,横坐标表示时间,每1小格表示1个周,纵坐标表示价格,将每周的价格变化填入表中,以1年为1张大表格,将各周的平均价格用线连接起来,就成为一张价格走势曲线图。

通过连续的观察、记录,就能直观地发现未来的价格发展趋势,若猪价趋势调头向上,则推迟卖猪时间,尽量将猪养大一些(瘦肉型猪可养到150千克再出栏,而不应拘泥于书本上的100千克活重),而一旦发现连续4~8周猪价走平,则按正常生猪出栏体重出售。若价格曲线小幅波动,价格曲线已经在高位行走1年左右,此时应随时观察,注意价格曲线的向下风险,一旦价格曲线调头向下1~2周,养猪场主必须当机立断,将猪场85千克以上的活猪全部出售,而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同理,若猪价在低位运行近2年,则猪场业主应当购进仔猪或后备母猪,等待价格上涨,以获取丰厚利润。此价格曲线图在当年作用不明显,积累2~3年以上,其对比作用十分明显。

此图绘制方法简便,经营者可通过此图掌握生猪价格循环周期规律,避免市场价格周期性调整带来的风险。

二、巧打生猪出栏时间差

避开猪价循环周期规律不谈,仅研究猪价在一年之中的价格变化规律,也有一定价值。据多年研究,猪场若任其自然繁殖,均衡出栏,远不如精心计划出栏效益好。在生猪价格的平稳年份或猪价不理想年份,上半年2~7月价格多不理想,每年从农村打谷开始,猪价开始上升,直到春节前,猪价一般都相对较高。因此,选择上半年卖仔猪(针对自繁自养猪场而言),下半年卖肥猪的策略,不失为一个回避风险、减少疫病、减少劳力而又相对容易获利的策略。这种巧妙设计肥猪出栏时间的做法,使养殖户可腾出更多时间用于调研、思考,打有准备之仗。

三、精确核算饲养成本

搞好养殖档案记录,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规定,更是养殖场搞好经营管理、经营核算最基础、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若要搞好养猪场的经营管理,一是要设计一套完整的表格,二是要认真搞好记录,三是要做好场内的对比试验,四是要善于分析研究表格、总结成败得失。只有将四项工作都做好做细,才能进行精确的经营核算。

四、自繁自养和自配饲料是两大法宝

仔猪的平均利润不低,若猪场不进行自繁自养,则每头肥猪要增加成本,价格行情一旦低迷,极易发生亏损。同时,自繁自养可减少疫病传入的风险。因此,凡达到一定规模的养猪场都采用自繁自养模式。而自配饲料的意义在今年更加突出,当前饲料价格之高,前所未有,玉米价格已达2.4元/千克,而毛猪价格10元/千克左右(7月份以前毛猪价为8~8.4元/千克),如果全部采用饲料厂家的全价饲料喂仔猪,基本上都会亏损。笔者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小猪在刚断奶前后,每窝仔猪只喂两包全价颗粒料,之后就用浓缩料加自购玉米等粮食自配仔猪饲料,这样每窝仔猪可节省成本数百元。对于上圈育肥猪,除使用厂家浓缩料自配外,应多利用一些粮食副产物发酵的方法,或利用菌体蛋白替代饲料中的部分蛋白使用量,降低成本。

总之,办规模养猪场是一个风险大的职业,能够坚持10年以上的企业不多,能够使企业几乎10多年都保持盈利的企业更少,若能努力做好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必能将养殖场的经营管理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惟有如此,亏损的可能性才会降低。

猜你喜欢
自配猪价养猪场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自配试剂测定选矿废水中COD的实验研究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自配饲料 提防这些误区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供大于求,猪价上涨乏力
问答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