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35例

2010-02-10 18:56郭海龙肖社玲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12期
关键词:排石肌注泌尿系

郭海龙 肖社玲

(山西省运城市中医医院,044000)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35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20例为门诊病人,44例为住院病人。治疗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9~66岁,平均37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4年。对照组 29例,男 19例,女10例;年龄6~65岁,平均 36.5岁;病程最短 1天,最长4年。结石大小直径在1.0cm以下,结石均位于输尿管各部。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主要症状、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选择对症治疗,肌注杜冷丁,并给以消炎消肿治疗。

治疗组用黄体酮20mg,每日1次肌注,静点抗生素、654-2注射液等,同时配合口服中药排石汤后饮水700ml,然后肌注阿托品、速尿后行蹦跳运动。5天为1个疗程。排石汤基本方: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各30g,滑石、芍药、乌药、川楝子、木通各 9g,甘草6g,车前子24g(包煎)。临床上如血尿较明显者加白茅根、小蓟炭等。如疼痛剧烈者加元胡、郁金、香附,以理气止痛。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复查B超、X线腹平片或静脉肾盂造影。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石排出,经B超、X线腹平片、静脉肾盂造影复查结石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结石减小、减少或下移。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结石数量、大小及位置无变化。

治疗结果:对照组29例,治愈12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9%。治疗组 35例,治愈 2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包括上尿路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和下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属中医学“砂淋”、“石淋”范畴。《金匮要略·肾病小便不利淋病》中曾说:“结石小者细如泥沙,随尿而下,称为砂淋;结石大者,有如砖石,少数随尿而出,称为石淋。”湿热、气滞、肾虚均可导致肾结石的发生,但以湿热和肾虚为主。由于湿热蓄积下焦,煎熬津液,日久结成沙石,不能随尿排出时阻塞尿路,则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疼痛。沙石较小时可随尿排出,或有小便艰涩,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如果结石久留不下,病情迁延日久,则会使湿热留恋不去。所以有反复发作的小便短涩刺痛,时轻时重,小腹拘急不舒。湿热耗伤肾阴,则会出现腰部隐痛,口干舌燥,手足心热等阴虚火旺症状。若阴损及阳,则会有腰膝酸软、恶寒肢冷等肾阳虚的症状。临床中以清热解毒、除湿利尿为基本治则。中药方中海金沙、金钱草均有溶石、排石、利尿的功效;鸡内金则有化石健脾之效;滑石、木通、车前子等利湿除热;白芍、乌药、川楝子解痉止痛、理气行气。如结石迁延日久,出现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肾虚症状时,加用枸杞子、生地黄、牛膝、杜仲等补肾药物。肾气充足则利于机体的恢复。诸药合用,使结石溶解排除,解除了腰腹疼痛、小便不利等症状,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排石肌注泌尿系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法及最新进展
教你一套排石操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练习排石操助排石
中药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76例体会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柏凤汤治疗泌尿系感染4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