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颈部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

2010-02-10 20:33李艳玲曲甲由咸子薇徐志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5期
关键词:麻醉学咪达唑仑氯胺酮

谷 琦 李艳玲 毛 羽 曲甲由 咸子薇 徐志敏

在肺外结核中,颈部淋巴结结核最为常见,约占淋巴系统疾病的80%~90%,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病较多。脓肿型及溃疡瘘管型需要手术治疗,对于手术时间短、病灶表浅者,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效果满意,气道困难者除外[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患者3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3例,年龄8~40岁,ASAI~II级,手术历时20~115min。术前病程不等,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1.2 手术方法

入手术室前30min均肌肉注射阿托品0.01mg/kg,咪达唑仑0.05mg/kg。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3mg/kg、地西泮0.15mg/kg、氯胺酮1.5mg/kg,分别缓慢静注,根据自主呼吸调整注射速度,微量泵持续输注0.1%氯胺酮2.3~2.8mg/(kg·h) 维持麻醉。术中常规监测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必要时静脉注射氯胺酮20~30mg。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在氯胺酮静脉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面罩吸纯氧,术中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8%~100%,呼吸平稳,血压及心率与术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毕前5min停止泵注氯胺酮,手术时间20~60min者平均恢复时间5~10min,手术时间60min以上的呼之睁眼时间10~20min,术后无麻醉并发症。

3 讨 论

颈部手术首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便于气道管理。对于那些手术时间短、无气管插管困难的结核病患者,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也是可行的。

氯胺酮是惟一具有镇静、镇痛和麻醉作用的静脉麻醉药,入血约1min作用达峰值,单次静脉注射2mg/kg,麻醉维持15~20min,可使中枢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对呼吸轻微抑制,剂量大,注射快更明显,部分病人苏醒时不平稳。咪达唑仑、地西泮与氯胺酮合用,能减轻氯胺酮的心血管反应与术后精神症状。

咪达唑仑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而迅速发挥作用,具有较强的抗焦虑、催眠、抗惊厥及顺行性遗忘作用,其效应是地西泮的1.5~2.0倍[2]。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血药浓度不同,可呈现清醒、镇静、入睡或深睡眠的麻醉状态,对心血管有轻微影响,可使心率增快、分钟通气量降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5mg/kg,与地西泮0.3mg/kg效应相似。

地西泮有明显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0.11mg/kg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0.3mg/kg以下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与氯胺酮合用减轻心血管兴奋反应与术后精神症状。

一个完整的麻醉状态是一个复合效应,它包括意识消失、术中无知晓、镇痛完善、肌松完全、具有可逆性和选择性抑制。本着这一原则,利用氯胺酮镇痛镇静麻醉作用,咪达唑仑诱导迅速平稳、顺行性遗忘效果好,地西泮对微循环无明显影响、清除半衰期长,复合用药减轻氯胺酮的心血管兴奋反应及术后精神症状作用增强,我们选择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地西泮静脉麻醉。根据患者的呼吸形式调节注药速度,经过平稳,自然苏醒,术后并发症少。

[1] 杭燕南.当代麻醉学[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271-287.

[2] 陈伯銮.临床麻醉学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0-228.

猜你喜欢
麻醉学咪达唑仑氯胺酮
S(+)-氯胺酮用于临床麻醉镇痛的研究进展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可视化技术在非麻醉专业学生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探析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在急性脑出血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研究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