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的血管超声诊断

2010-02-11 08:52宫春影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期
关键词:管腔溶栓下肢

宫春影

下肢静脉血栓的血管超声诊断

宫春影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46例下肢静脉血栓的血管超声图像,确定血管超声诊断的特征声像图。结果46例下肢静脉血栓28例经手术取栓证实,18例溶栓保守治疗,病情好转。结论血管超声检查是惟一无创评估下肢静脉血栓的定位准确的检查方法,对于临床救治及随访复查有重要意义。

下肢静脉血栓;血管超声

在家久坐上网,出门乘坐运载工具,长时间固定腿在下垂体位,是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在大手术后、长期卧床、肢体固定、产褥等情况下下肢静脉更易形成血栓[1]。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小腿部疼痛、压痛、轻度肿胀。直到整个下肢静脉受累,出现典型症状时才发现。严重者下肢静脉侧支全部阻塞,起病急,疼痛剧烈,下肢广泛性肿胀明显,皮肤发亮,呈发绀色,皮温明显降低,临床称为股青肿或蓝色静脉炎,常出现静脉性坏疽。所以早期及时准确的超声诊断对临床处理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在牡丹江市心血管病医院就诊超声提示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46例,其中28例经手术取栓证实,18例溶栓保守治疗,年龄在28~75岁,血栓分布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8例,髂-股静脉血栓28例,静脉血栓6例,胫后静脉血栓4例。随访复查,取栓术后复发的1例,血栓完全溶解的3例,局限机化的7例,机化后再通的8例。

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美国ViVi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10.0MHz。检查方法:患者采取站立位,首先在腹股沟处找到髂外静脉,向头侧追踪双侧髂总静脉,向足侧显示股静脉。然后于窝处显示静脉,向下延续为胫后静脉,最后探查浅静脉。主要观察内容:静脉管腔内径,有无血栓形成,静脉瓣膜有无回流现象。特别注意声束-血流的夹角。

2 结 果

超声表现:急性期:静脉明显扩张,血栓可漂动,静脉不能压扁,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血栓近端血流信号减弱,远端血流呈连续性,无周期幅度变化。亚急性期:血栓回声增强,血栓逐渐减小,管腔恢复正常,彩色血流与频谱信号增多。慢性期:血栓形成再通,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栓内呈“溪流样”的细束血流,远端静脉内自发性血流消失,静脉瓣毛糙、增厚、僵硬,关闭不全,反流时间延长。

治疗结局:28例取栓手术成功,1例复发,18例溶栓保守治疗均有好转出院。

3 讨 论

下肢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而超声检查是下肢静脉病变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可明确有无血栓形成,并可治疗后用于随访观察。临床分型中央型、周围性、混合型[2]。

3.1 中央型临床特征

起病急骤,全下肢明显肿胀,患侧髂窝、股三角区有疼痛和压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及体温均升高。左侧发病多于右侧。

3.2 周围型临床特征

局限于股静脉的血栓形成,主要特征为大腿肿痛,由于髂-股静脉通畅,故下肢肿胀往往并不严重。局限于小腿部的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特点为:突然出现小腿剧痛,患足不能着地踏平,行走时症状加重,小腿肿胀且有深压痛。

3.3 混合型临床特征

3.4 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如脱落进入肺动脉,可引起肺栓塞,大块的肺栓塞可以致死,应十分重视。部分再通的血栓可以再次急性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不但有助于静脉血栓的诊断,而且还可以随访,动态观察病情及复发情况,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救治。

[1]徐智章.外周血管超声彩色血流成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2-146.

[2]吴在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43-644.

R543.6

B

1671-8194(2010)03-0071-02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157000)

book=72,ebook=22

猜你喜欢
管腔溶栓下肢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