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多举措压采地下水

2010-02-13 20:50张桂平
中国水利 2010年17期
关键词:沧州市沧州水源

白 洁,张桂平

(河北省沧州市水务局,061000,沧州)

河北省沧州是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只能靠开采深层地下水维持群众生活及社会生产,导致深层地下水年均超采5亿m3,引发了地下水水位连年下降,地下水漏斗面积不断扩展,地面沉降加剧等水生态环境问题。当地政府对此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2005年依托大浪淀水库建设供水工程,分3年关停了沧州市区所有自备井,市区工业及生活用水全部换成大浪淀水库水源,使市区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漏斗中心地下水水位回升9.59 m,年均地面沉降量从88 mm减少到50 mm以下。关井措施促进了节约用水,沧州市市区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75%。

沧州市地下水保护取得的成效得到了水利部的高度重视,水利部自2008—2010年连续3年将沧州市列为“地下水保护行动试点”。3年来,沧州市以南水北调受水区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地下水压采对策,努力恢复和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一、以政府为主导制定压采工作指导意见

压采地下水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范围广,难度大,一个部门很难做到,必须以政府为主导,由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完成。按照水利部“地下水保护行动试点”工作要求,沧州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地下水压采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压采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明确了近期(南水北调通水前)、中期(南水北调部分县市通水后)、远期(南水北调全部通水后)压采目标。其中,近期:重点压采沧州市及东部地区,全市城乡压采深层水1.67亿m3;中期:重点压采东、西部地区,全市城乡压采量为2.93亿m3;远期:关停全市范围内城区的所有工业及生活自备井,全市城乡压采量为3.32亿m3。

为确保压采工作的顺利开展,沧州市政府制定了6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领导。由市政府牵头成立压采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单位有发改、水务、财政、建设、公安等有关部门。二是部门配合。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三是落实责任。自备井产权单位法定代表人和乡镇负责人,同压采领导小组组长签订责任状。四是建立奖惩制度。对按要求完成压采任务的单位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故意拖延时间的采取强制关井措施,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处罚后仍拖延不执行的,根据情节轻重,依法处理。五是资金保障。因关停

点评:

沧州市以南水北调工程沧州受水区为研究对象,确定沧州市压采目标,研究探索沧州地区尤其是农村地下水压采对策。该试点研究在以下方面有特色和推广应用价值:

①根据沧州市地下水资源短缺以及超采地下水引发的环境问题,沧州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具体的地下水压采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地下水压采的指导思想、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各县(市、区)各类水源供需情况预测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压采量并根据南水北调的供水情况,给出了2015年、2020年、2025年前3个阶段的具体压采方案和压采指标。

②在水量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3个阶段的地下水压采量,并给出了农村和城区水资源配置方案。

③以河间市为典型农业县(市),制定了农业地下水压采计划,并提出了农村用水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对策措施。

④主要从建设适宜沧州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河系水网、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建设、节水、用水管理等6个方面,提出了地下水压采的具体对策与措施。或压采地下水所产生的费用,按照多渠道筹措的原则,由地方财政和产权单位负责解决,公共输水管道由政府出资建设,管道铺设至企业门前。企业内部管道改造则由企业自行解决;企业确有经济困难的,由地方财政酌情给予适当补助。六是严格控制深水井的新凿和已封停机井的启用。

二、在水量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制订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1.可供水量预测

沧州境内可供水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南水北调水源、调引黄河水、王大引水和其他非常规水源 (海水、再生水、微咸水利用等)。根据各类水源的可靠性分析,供水保证率为50%时,2015、2020、2025水平年全市可供水量分别为 14.08 亿 m3、18.03 亿m3、20.08 亿m3;供水保证率为 75%时,2015、2020、2025水平年全市可供水量分别为13.44亿m3、17.39 亿 m3、19.40 亿 m3。

2.需水量预测

根据人口增长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预测了3个阶段水的需求量:供水保证率为 50%时,2015、2020、2025 水平年全市需水量分别为19.41亿m3、20.94亿 m3、22.49 亿 m3;供水保证率为75%时,2015、2020、2025 水平年全市需水量分别为22.86亿m3、24.32亿m3、25.80 亿m3。

3.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在水的供需平衡分析基础上,统筹城乡用水,提出了配置原则,制定了3个阶段农村和城区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①2015年,农村用水主要水源为本地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引黄水源、王大引水、微咸水、再生水、深层水,配置总量为11.73亿m3;城区用水主要水源为深层水、浅层水、引黄水源、海水淡化、咸水、再生水,配置总量为2.36亿m3。

②2020年,农村加大引黄水源配置量,增加再生水、微咸水利用量,配置总量为13.08亿m3;城区增加引江水量,减少深层水开采量,水资源配置总量为4.942亿m3。

③2025年,农村进一步提高微咸水、再生水利用量,部分农村生活用水采用引江水源,配置总量为14.20亿m3;城区工业及生活用水主要采用引江、引黄水源和海水淡化,配置总量为 5.88亿m3。

水资源配置供水缺口主要在农村,不足部分靠节水措施、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解决。

三、以河间市为典型农业县,制订农业地下水压采计划

沧州市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5%以上,减少农业用水量是地下水保护工作的重点。沧州以河间市为典型县开展工作,推动农业压采计划的实施。河间市是粮食主产区,工农业发展快,社会需水量较大,全市现状用水量1.43亿m3,深层水开采量占总用水量的84%,年超采量0.82亿m3,农业利用深层水 1.13亿 m3,占总开采量的89%,超采引发的水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河间市根据不同水平年进行了水资源供需分析,制定了河间市压采计划,重点是农业压采,分乡镇提出了 2015、2020、2025 水平年地下水压采计划并将压采量指标落实到每眼井,提出了具体替代水源及压采措施。同时还制定了污水处理、微咸水利用、节水灌溉等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了农村用水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及保障措施。

四、地下水压采具体对策与措施

1.建设适宜沧州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河系水网

河系水网总体思路是以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和引黄工程为架构,以现有水库为依托,通过新建调蓄工程,构成“四纵两横十库三条线”的骨干水网,并利用管道、引渠将之相互连通,提高蓄水、供水能力。按照当地水、外来水、非常规水“三水”并用的原则,统一规划、统筹分配、合理使用水资源,建设符合沧州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河系水网。

2.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扩大供水量

(1)咸水微咸水利用

沧州市微咸水量为5.76亿m3,主要用于农业灌溉、水产养殖,淡化后可用于生产、生活等。利用咸淡混浇技术进行农业灌溉可减少开采深层地下水(淡水)1/4左右,这一技术在沧州市已普遍采用。目前沧州市发展咸淡混浇井组2 000多处,发展咸淡混浇面积5万hm2。规划到2015年,可增加到6400组,咸淡混浇控制面积14.93万hm2,年可减少深层地下水开采0.72亿m3;2020年,增加到8 200组,咸淡混浇控制面积19.33万hm2,年可减少深层地下水开采0.93亿 m3;2025年,增加到 9 200组,咸淡混浇控制面积21.6万hm2,年可减少深层地下水开采1.04亿m3。

(2)再生水利用

沧州市已建成迎宾馆、颐和庄园社区中水回用设施,正在建设沧州医专、沧州职院中水回用设施。此外,已投产的华峰热电厂循环用水全部使用中水,正在筹集的吴桥国能生物发电厂、沧州垃圾发电厂、任丘热电厂生产用水全部使用中水。仅使用中水一项,全市年可节约深层地下水约0.12亿m3。据沧州市环保局规划,在2015年之前,全市各县(市)均要建成污水处理厂,增加污水回用量,减少地下水开采,保护地下水资源。

(3)海水利用

沧州市濒临渤海,近年,他们积极转变水资源利用观念,开始向大海要水。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公司将全部使用海水进行电力生产,三期工程全部建成后能达到日产淡水20万m3的能力。此外,正在筹建的华润渤海新区热电机组用水也将全部为海水,可日产淡水3万m3。

(4)雨洪资源利用

沧州市目前最大蓄水能力为8.03亿m3,蓄水量按蓄水能力的85%计算,最大蓄水量可达6.83亿m3。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加快坑塘、水库蓄水设施建设,新建或修建各类节制闸涵,清淤疏浚河渠,并建设区域水系网络调控工程,科学调控雨洪资源,使宝贵的雨洪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建设,实现外调水与当地水顺利切换

农村实行集中供水,既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又容易实现水源切换,减少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按照沧州市农村饮水不安全村的地理位置分布,规划了两种解决方案:县城周边5km内的村庄,通过连接城市管网解决;其他地区通过建设集中供水厂解决。

4.利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1)农业节水

农业节水的主要措施是工程节水和作物节水,同时与农艺节水、生物节水、管理节水及科学的耕作制度相结合。目前全市已铺设地下低压防渗管道2 000多万m,到2015年计划累计发展低压防渗管道2300多万m,使全市灌溉水的利用系数提高至0.74,可节水 0.6 亿 m3;到 2020 年发展低压防渗管道2 500多万m,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78,可节水1.05亿m3;到2025年发展低压管道2 700万m,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80,可节水 1.28亿 m3。

作物节水是农业节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耐旱及耐盐碱等优良作物品种是沧州市今后农业节水的主要途径。沧州市试验并通过鉴定的耐旱抗碱小麦品种,在极度干旱的情况下,浇两遍水,浇水定额为1500m3/hm2(100 m3/亩),就能保证每公顷3750kg以上的产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品种还将得到优化,效益将会更加显著。黄骅、海兴及东部无浅层淡水的区域,将大力推广旱作农业以实现节水。

(2)居民生活节水

一方面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设备,鼓励居民家庭更换节水器具。另一方面,降低输水管网的漏失率。目前,全市城市输水管网的漏失率为25%,预计到2015年生活需水量达到1.58亿m3,若将管网漏失率降低到17%,年可节水 0.13亿 m3;预计到2020年生活需水量达到2.03亿m3,若将管网漏失率降低到14%,年可节水0.22亿m3;预计到2025年生活需水量达到2.20亿m3,若将管网漏失率降低到11%,年可节水0.31亿m3。另外,城市建设积极实行双管道分质供水、排水,实现优水优用。

5.采用非工程措施,向政策和管理要水

(1)建立健全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分别制定工业、农业、生活、环境用水总量和定额的“双控”指标以及供用水计划。大力推进水资源实时监控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和智能水表安装工作,提高现有用水监控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杜绝偷水和浪费问题,实现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2)严格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制度

沧州市对建设项目严格把关,在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集中审批程序中,要求不经过水资源论证则不予通过,不办理取水许可则不予施工,并依法惩处。

(3)以提高水价促进水源切换

提高自备井水价(水资源费)是促进水源转换的重要措施。争取在南水北调通水前地下水水价 (包括水资源费)不低于或略低于引江水价。同时按照供水不同用途,制定不同水价标准,超定额用水部分按阶梯式水价累进加价。

(4)适时开征农业水资源费

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适时开征农业水资源费,促进农业节水和水源转换。

(5)制定非常规水利用优惠政策

政府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利用非常规水。对建设项目采用非常规水作为供水水源的,政府应优先审批和支持,并在政策、技术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对农村采用非常规水源进行农田灌溉、养殖、种植业的,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和资金补贴。

(6)制定节水技术研发和推广的优惠政策

要鼓励和扶持研发人员和各行各业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节水研发项目应优先立项并给予资金补助。对积极主动推广利用先进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的企业,政府应予以适当的资金补助,促进企业广泛采用高新节水技术,主动进行设备更新和工艺改造,降低取用水量,使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及万元增加值取水量等方面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在农业节水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方面,应重点抓好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使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最终将沧州农业建设成节水型标准化农业。

(7)制定对农村用水合作组织的倾斜政策

为了加速农村用水合作组织的建立,促进农村用水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实现地下水压采目标,应制定农村用水合作组织的有关优惠政策。国家对小型水利投入资金,要优先考虑已经建立农村用水合作组织的村庄,在配套资金方面重点安排,激发农民参与用水管理的积极性,使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6.推广农民用水户协会经验,建立农村提补水费制度,推进农村节水型社会建设

本着政府引导、农民自愿、自发建立的原则,由群众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农民用水户协会执委会。2015年前30%的村,2020年前60%的村,2025年前80%的村要成立用水户协会。同时加强农村提补水费制度建设,根据沧州东、中、西部3个地区不同条件,在各选一个县作为试点的基础上,2015年前全市30%的县,2020年前全市60%的县,2025年前全市80%的县推广这一制度。

猜你喜欢
沧州市沧州水源
保护水源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沧州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沧州市
南水源头清如许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