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责任 强化措施全力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

2010-02-14 05:34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
中国水利 2010年10期
关键词:度汛病险险情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 陈 雷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分析当前水库安全度汛形势,安排部署2010年的水库安全度汛工作。刚才,广西、江西、浙江、四川、山东五省(自治区)分别交流了做好水库度汛安全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安监总局、电监会的同志发了言,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09年水库安全度汛工作

2009年我国气候异常,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洪涝灾害偏多偏重,长江上游干流发生2004年以来最大洪水,太湖出现1999年以来最高水位,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部分支流发生超历史纪录特大洪水,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有9个台风先后在我国沿海登陆,水库安全度汛任务十分艰巨。一是病险水库安全度汛难度大。全国有3万多座病险水库带病运行,占水库总数的四成以上,存在大量安全隐患。二是在建工程安全度汛难度大。近年来,各类在建水利工程数量多、分布广,2009年汛期全国就有4000多座水库正在实施除险加固,在建工程始终是水库安全度汛的薄弱环节。三是震损水库安全度汛难度大。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地3295座水库水电站震损,2009年云南楚雄地震又造成不少水库震损,遇强降雨极有可能出险或发生垮坝。

面对严峻的水库安全度汛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家防总超前部署、科学调度,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广大军民团结抗洪、全力奋战,2009年全国水库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零垮坝,汛期仅2座水电站发生安全事故,也是近年来最少的。主要得益于“六个确保”。

第一,领导重视,确保防汛责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库安全度汛工作,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水库安全度汛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汛前,国家防总和监察部联合公布了全国大型和防洪重点中型水库防汛行政首长责任人名单。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逐级落实水库安全责任人,主要领导亲自动员,分片包干,靠前指挥,确保了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第二,多措并举,确保备汛扎实有效。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解除了一大批大中型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完善了以水库、堤防、蓄滞洪区、分洪河道为骨干的拦、排、蓄、滞、分相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为安全度汛奠定了坚实基础。汛前国家防总召开了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议,批复了三峡等重要骨干水利枢纽的汛期调度方案,核定了全国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度汛计划。各地按照国家防总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早安排、早动手,深入开展水库安全度汛大检查,完善水库安全度汛方案和防洪抢险应急预案,落实抢险队伍和物资,确保了各项准备工作扎实有效。

第三,科学调度,确保水库发挥效益。各地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变化,科学决策,精心调度,充分发挥水库防洪抗旱效益。据统计,全国共有39737座次水库参与拦洪蓄洪削峰错峰,共拦蓄洪水364亿m3,减淹面积192万hm2,减免受灾人口5248万人,避免了305座县级以上城市受淹,减少直接经济损失390亿元。在太湖流域发生洪水期间,太湖防总及浙江、江苏两省防指运用上游7座大型水库拦洪2.1亿m3;在长江上游发生洪水期间,长江防总及时运用三峡水库拦洪削峰,大大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此外,国家防总和各有关防指先后组织实施了长江及其支流、松花江、黄河应急调水以及引黄济津济淀、珠江水量统一调度,确保了旱区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安全,有效改善了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

第四,强化抢护,确保工程安全度汛。各级防指高度重视水库抢险工作,险情发生后,各级行政责任人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充分发挥专群结合、军民联防、部门协同作战的优势,提高了抢险效率,有效控制了工程险情。据统计,2009年全国共有5000多座水库不同程度发生险情,由于发现及时、抢护有效,这些水库险情都及时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发生水库垮坝。

第五,及时转移,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在水库安全度汛工作中,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预警预报,强化群众转移。广西卡马水库发生严重险情后,及时转移下游受威胁地区群众近2万人。广东省按照包干到户、落实到人的要求,层层落实人员转移责任人,完善了省、市、县(区)、镇(乡)、村(组)五级水库突发险情处置及人员转移预案。据统计,2009年各地共及时转移受水库险情威胁地区群众28.7万人,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第六,团结协作,确保形成工作合力。在水库安全度汛工作中,各地及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了共同防灾抗灾减灾的强大合力。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水库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承担了大量急难险重任务。国土资源、农业、安监、电力等部门,在国家防总的统一安排、统一部署下,按照职责分工,对本系统本部门管理的水电站、尾矿库等安全度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级气象水文部门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做好雨情、水情监测工作,为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深刻认识当前水库安全度汛严峻形势

2010年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一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从2010年的气候条件和前期防汛抗旱检查情况看,水库安全度汛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从天气预测看,灾害可能偏重。去冬以来,我国气候异常,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频发多发。全国降水极度不均,西南异常少,东北、江南和新疆北部等地异常多,部分地区旱情之重、春汛之早、积雪之多历史罕见;大部分地区入冬早、气温低、出冬晚,全国平均气温创22年来最低,部分地区遭受冻灾,渤海湾海冰面积为近30年来同期最大。据气象预测,2010年汛期我国降水偏多的范围大于2009年同期,主要多雨带位于长江中游沿江、江淮至华北南部地区,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可能偏多,并有北上影响长江以北地区的可能,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对水库尤其是病险水库防洪保安构成严重威胁。

从工程基础看,隐患不容低估。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但全国仍有3万多座水库不同程度存在病险隐患,加之每年都有不少水库因水毁形成新的病险,不仅不能很好地发挥水库的防洪减灾效益,而且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2010年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关键一年,汛期仍有数千座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安全度汛难度很大。此外,青海震损水库、西南等地旱损水库,以及四川等省虽经应急处置但尚未完全排除险情的震损水库,遇到强降雨时也有可能发生严重险情。

从非工程措施看,体系仍不完善。预案、预报、预警三项非工程措施,直接关系到水库度汛工作。在预案方面,目前全国还有7%的小型水库尚未编制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有的水库防洪预案还不完善,有的水库对超标准洪水、重大险情、垮坝等问题考虑不够周全,有的水库虽然制定了应急预案,但内容不够详尽,措施不够落实,操作性不够强。在预报方面,全国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型水库和大多数小型水库尚没有专用的雨情水情测报设施,难以准确、及时掌握库区雨情水情变化。在预警方面,还有20%左右的中型水库和近半数的小型水库没有配备通信设施,绝大多数水库下游地区缺乏现代化的预警设施,预警能力严重不足。

从应急能力看,措施不够落实。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负责同志变动较大,有些新上任的同志对防汛抗旱工作不够熟悉,缺乏水旱灾害应急处置和指挥调度经验。少数水库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不到位,个别领导同志存在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懈情绪,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协调配合亟待加强。一些地方对中小型水库管理重视不够,尽管近年来水管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小型水库没有管理机构,没有专门的管护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不少水库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落实,“防、抢、撤”能力亟待提高。

总之,我们对今年防汛工作任务之艰巨、形势之严峻务必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要把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周全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牢牢把握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主动权。

三、全力做好2010年水库安全度汛工作

2010年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落实责任,强化管理,确保大型和防洪重点中型水库不垮坝,确保一般中型和小型水库设计标准内洪水不垮坝,确保水库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充分发挥水库防洪减灾与兴利综合效益。为此,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第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各项责任。各地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对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认识,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各项责任,全面、深入、细致、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近期国家防总将会同监察部联合公布全国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水电站的防汛行政责任人名单,进一步加大防汛责任制落实的监督力度。各地也要按照管理权限尽快公布水库、水电站的防汛行政责任人名单。同时,要逐库逐站落实技术和管护责任人,将预报预警、洪水调度、应急抢险、人员转移等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绝不允许存在空白和死角。对因责任制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导致水库垮坝,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行政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强化汛前检查,抓好预报预警。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明显,局部强降雨等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做好水库的预报预警工作非常重要。要加强水库安全度汛检查,逐库逐站进行检查,确保不留隐患,不留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限期改正。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和工情,及时作出预测预报预警。要加快水库水雨情测报和洪水调度系统建设,提高洪水预报预警能力,不断优化洪水预报方案,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要加强会商,根据雨情水情变化,及时加密会商频次,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水库进行调度运用前,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通知下游有关部门和地区,避免因水库泄洪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第三,强化科学调度,严明调度纪律。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洪水调度方案,充分考虑上下游、左右岸的利益,充分兼顾兴利和生态需要,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库,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努力做到灾害损失最小化、防洪兴利综合效益最大化。要根据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切实加强水库与堤防、分蓄洪区联合调度、水库自身优化调度、水库库(坝)群联合调度等方面的研究,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体系的防洪减灾与兴利除害作用。水库调度必须以水库安全为前提,严格执行经批准的调度运用方案,服从有管辖权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调度和监督,绝不允许擅自超汛限水位运行。遇紧急情况时,有管辖权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要按照兴利服从防洪的原则对水库、水电站实施统一调度,各水库、水电站管理单位必须坚决服从指挥和调度。

第四,强化险情抢护,加强应急值守。多年的防洪实践表明,只要早预报、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绝大多数水库险情是可以有效控制的。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要督促辖区内水库管理单位建章立制,加强水库应急值守和巡查排险工作,高水位、大雨天、出险期间,必须加密巡查次数,增加巡查人员,重大险情没有完全消除前,要派专人24小时盯守。要强化险情抢护,水库一旦发生险情,水库防汛责任人要迅速赶到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工作,组织专家分析险情,研究制定抢险方案,及时组织开展抢险工作。要强化险情上报,完善水库突发险情报送制度,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要及时掌握水库突发险情,在启动应急抢险措施的同时要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当发生重大突发险情和灾情时,应立即上报国家防总办公室。洪水过后,要抓紧组织人力物力,及时修复水毁工程,尽快恢复水库防洪能力,做好迎战后续洪水准备。

第五,强化转移避险,确保人员安全。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复杂多变,强降雨等突发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加上不少病险水库带病运行,一些水电站不同程度地存在防洪安全管理问题,几乎每年都有水库、水电站垮坝或失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各地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始终,落实到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各个环节。水库发生险情后,在全力做好险情抢护的同时,要科学研判险情发展趋势,立即启动人员转移避险预案,强化预警预报,将转移避险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县、乡,落实到村、户,及时转移受威胁地区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第六,强化重点工作,确保大坝安全。今年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重点,一是病险水库,二是在建工程,三是水电站。病险水库要制定切实可靠的度汛方案、抢险应急预案,准备更为充足的抢险物料,切实做到组织、管理、预案、制度、队伍、物资六个到位,不能确保安全度汛的病险水库,要坚决空库迎汛。在建水库要理顺在建工程管理体制,明确政府监管部门,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跨汛期施工的在建工程一定要制定施工度汛方案和应急抢险方案,尤其要落实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应急度汛方案,并报有管辖权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审批,确保工程安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质量、进度、安全三者的关系,坚决杜绝违规操作、违章施工。水电站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要设立防汛机构,在有管辖权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强化水电站立项、设计、施工、监理和调度运行等环节管理,从根本上消除水电站安全度汛隐患。

同志们,水库防洪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确保水库安全度汛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深刻认识水库安全度汛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突出问题,克服麻痹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各项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夺取今年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全面胜利。

猜你喜欢
度汛病险险情
我将赤脚走向荒野
浅谈如何加强水库安全度汛措施
可爱的想象力
可爱的想象力
水利水电施工度汛综述
提高病险水闸管理的看法
水利水电施工度汛综述
病险浆砌石重力坝加固设计要点分析
陈雷主持召开全国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议
浙江省土石坝病险水库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