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救小春 全力保大春争取全年农业有个好收成——在西南地区抗旱保春耕座谈会上的讲话 (摘要)

2010-02-14 06:06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梁田庚
中国农业信息 2010年2期
关键词:小春旱情春耕

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梁田庚

当前,春耕生产正在由南向北全面展开。从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看,受旱地区近期仍无有效降水,旱情还将持续,形势十分严峻。

一、充分认识旱情形势,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2009年入秋以来,西南大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其中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区、市)气温持续偏高,土壤缺墒严重,山塘水库蓄水大幅下降,致使旱情持续发展。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达到特大干旱程度,有的地方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旱的年份。甘肃省特别是陇东等地区2009年入冬以来旱象抬头,最近旱情也比较严重。2010年西南地区的旱情有以下特点:

一是降水持续偏少,干旱时间长。云南省从2009年7月至今,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减少221.8mm,减少30%;大部分地区夏秋连旱、秋冬连旱,甚至是夏秋冬三季连旱,春旱连冬旱,持续受旱时间超过半年。广西河池、百色、崇左市等部分地区自2009年入秋至今,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5~9成;其中,河池市自2009年8月上旬至今,已持续干旱210天。贵州黔西南州和黔南州部分地区自2009年8月至今,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4~8成。广西平塘县自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降雨量仅78.6mm;贵州兴仁县2010年元月至今降雨量仅3mm。

二是旱灾范围广,农作物受灾严重。持续干旱使小麦、油菜、马铃薯、甘蔗、蔬菜等秋冬作物出苗不齐、营养生长不足、分蘖分枝减少、生育期提前,植株弱小、早薹早花、花而不实,大幅减产甚至绝收。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2010年3月2日,6省(区、市) 秋冬播作物受旱面积446.9万hm2(6 703万亩),其中严重受旱229.5万hm2(3 443万亩)。严重干旱还导致部分地区橡胶、咖啡、茶叶、蚕桑、水果等多年生作物受旱减产甚至枯死。其中,云南省多年生作物受旱面积36.5万hm2(547万亩),成灾10.9万hm2(164万亩),绝收1.07万hm2(16万亩)。

三是春耕生产难度大,后续影响重。当前已进入春播时节,连续干旱造成稻田缺水无法育秧、旱地缺墒难以播种。目前,云南省全省库塘蓄水量不足54亿m3,同比减少25%;广西河池、百色地区的山塘水库蓄水量不足常年的二成,缺水造成部分地区水稻育秧、栽插和玉米等作物播种困难。广西、贵州两省区重旱地区春玉米播种面积不足常年的30%,春耕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四是重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严重干旱造成部分地区河川断流,水库、山塘、水井、水窖、水柜干涸,人畜饮水困难,许多村屯要到很远的水源点取水,靠消防车、拖拉机运送,甚至靠肩挑马驮。黔西南州320多万人,有127万人饮水困难;独山县因水源不足,县城供水只好供1天停2天。持续干旱高温还造成森林火灾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不小损失。干旱和高温造成越冬虫口密度大,发生次生灾害的几率增加;持续干旱影响了按节令栽培,影响了苗情,对实现高产稳产造成较大困难。贵州全省小麦一、二类苗同比低12.2个百分点,马铃薯出苗率低,种薯发霉腐烂严重。

面对西南地区严重旱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做出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先后专程赴广西和云南抗旱第一线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考察指导抗旱工作。各级农业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技术优势,及时组织机关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强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宣传,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积极指导科学抗旱,组织捐款捐物等等,农业抗旱救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各地的工作进展还不够平衡,有的地方改种、补种等对策措施不够具体有力,抢小春保大春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工作方案不够完善,指导服务不够到位。有的地方由于干旱时间较长,部分干部群众产生厌战松懈、消极等待心理。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予以高度重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仍然是多数受旱地区的少雨季节,常年一般要到4、5月份才有明显的降水过程,旱情很可能还将持续发展。2010年立春早、农时紧,季节不等人,抗旱保春耕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各地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抗大旱、持续抗旱的指导思想,广泛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开辟水源,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和各种设备,加强抗旱物资调配、调节和供应,加大工作力度和技物投入强度,注重节约用水,提高抗旱成效,以昂扬的斗志和良好的作风投入到这场抗旱保春耕的攻坚战中。

二、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减轻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当前正值小春作物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很快就进入西南地区的大春作物栽播期。时不我待,各受旱地区务必理清思路,明确任务,按照“救小春,重在保大春”的指导思想,积极救小春,全力保大春,千方百计实现“小春损失大春补”,力争全年农业有个好收成。

救小春就是要切实抓好小春作物抗旱春管。随着抗旱水源日趋紧张、用水矛盾不断加剧,干部群众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要防止放松或放弃小春作物抗旱的情况。要从全局认识稳定夏季粮油生产的重要意义,扎实做好小春作物抗旱春管工作,努力把干旱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一要切实搞好未受旱或旱情较轻的小春作物田间管理。充分发挥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带动作用,加大高产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强水肥管理,强化病虫防控,促进后期生长发育,努力实现多增产或少减产。二要继续抓好抗旱保苗工作。水源条件允许的地方,要结合春季田间管理,继续开展浇灌保苗,做到能浇尽浇、能保则保,尤其要保住繁种、制种田,努力实现少减产。三要及时改种补种。对因旱绝收的地块,要及时犁翻整地,因地制宜搞好改种补种,不留空地。四要积极开展间作套种。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尽量扩大大春粮食播种面积,实现大春满栽满插。

保大春就是要突出抓好大春作物抗旱春播。首先,要合理调整结构。算好水账,以水布局,大面积调整种植结构,对于没有水源保障的稻田,要做好“有水就种稻、无水则改旱”的两手准备;要组织好统一育秧,做到一旦来水能够及时插秧;确实无法栽插水稻的,要及时改种玉米、薯类、杂粮、杂豆等旱粮作物;大力发展烤烟、玉米套种马铃薯、甘蔗套种马铃薯和豆类、经济林木套种玉米和豆类等。其次,要保证供种供秧。各省(区、市)农业部门要组织各地、州、市和县农业部门摸清该地区种子余缺情况,协调省内调剂,帮助联系省外调运。需调用国家储备救灾备荒种子的,要尽快提出具体的作物、品种和数量需求计划。经调剂调运,杂交稻种子仍然不足的,在组织专家论证遴选的基础上,可以推介相应的常规稻品种替代。要充分利用现有水源,统一组织水稻育秧和玉米育苗工作,优先保证育秧、育苗用水。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组织工厂化育秧、育苗。第三,要落实旱作节水措施。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旱育稀植和玉米育苗移栽、挑水点播、地膜覆盖等旱作节水技术,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和水资源,确保主要粮食作物面积落实,实现大春生产不空地、不撂荒。第四,要大兴科技夺高产。要在以往高产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大春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玉米、旱育(秧)苗移栽、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措施的培训和示范推广,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全力夺取大春农业生产的丰产丰收。

三、加大工作力度,团结一心打赢抗旱保春耕攻坚战

西南受旱地区大多是石山半石山地区,交通条件不便,一旦大量缺粮,靠从外面调进,困难很大。因此,必须立足抗旱,抓住春耕,统筹小春和大春生产,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一要高度重视抗旱春管。西南5省(区、市)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的比重不足10%,且重旱区均不是夏粮主产区,其夏粮因旱减产对全国夏粮生产形势影响不大。但是,该地区全年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6%,粮食生产的大头在大春作物,如果这一季抓不住,将对全国粮食生产的大局构成威胁。该地区大春作物生育期长,生育期间雨热同季,产量较高,抗旱保春耕、促增产的回旋余地较大,容易弥补小春欠收。因此,要针对当前持续发展的旱情,做好打硬仗、打攻坚战的思想准备,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立足救小春,重点保大春,努力实现大春增产,尽量弥补小春损失。

二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面对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广大农民缺乏应对的经验和技术,迫切需要加强指导服务。为此,农业部在前期两次派出督导组的基础上,还将派出由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成的专家工作组,赴云南、贵州和广西重旱区巡回指导。各级农业部门也要加强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在备耕、播种和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组织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和指导农民因地制宜落实抗旱保春耕措施。要加强部门协调,根据抗旱保苗、结构调整和改种补种的需要,搞好柴油、种子、肥料、农膜、农药等农资的调剂调运,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努力提高抗旱保春耕成效。

三要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因持续干旱,受灾地区一季到两季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农民收入大幅减少。加之重旱地区大多是贫困山区,农民生产生活困难,急需资金扶持。要积极争取财政等有关部门加大对农业抗旱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开展帮扶,对重旱地区农民改种补种、恢复生产和应用旱作技术予以适当补贴,帮助农民搞好生产自救。同时,加强与水利、气象、民政等有关部门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四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从长远看,对于西南地区石山、半石山等干旱灾害易发常发地区,要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大工程蓄水设施特别是水窖、水柜建设力度,积极探索符合当地特点的山地农业、旱作农业模式,努力构建起工程设施与生产模式相协调、相匹配的生产方式与长效机制。

五要加强农情调度和宣传引导。切实加强农情调度,及时掌握旱情动态和抗旱工作进展情况,为领导科学决策、指挥抗旱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要强化宣传引导,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大力宣传各地的好措施、好做法、好经验和好典型,迅速掀起抗旱保春耕热潮,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众志成城抗大旱、齐心协力保春耕的强大合力。

猜你喜欢
小春旱情春耕
深深地爱着你
做好春耕备耕 保障粮食安全——各地春耕备耕动态
“春耕始万物生”春耕备耕正当时
INHERITANCE OF DIVISIBILITY FORMS A LARGE SUBALGEBRA∗
秋叶
春耕备耕正当时
CROSSED PRODUCTS BY FINITE GROUP ACTIONS WITH CERTAIN TRACIAL ROKHLIN PROPERTY∗
春耕备肥用肥 你准备好了吗?
广西:首个水文地方标准《旱情评价指标》实施
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