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米空秆、倒伏的防治对策

2010-02-14 06:06窦立中
中国农业信息 2010年2期
关键词:空秆肥水玉米螟

窦立中

(河南省沈丘县种子管理站 沈丘县 463000)

一、玉米空秆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1.玉米空秆原因。有多种,一是遗传原因;二是果穗发育时期,玉米体内营养失调,果穗内淀粉含量不足;三是水肥不足,弱晚苗、病虫害、密度过大;四是不良气候条件等。据调查,玉米空秆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水肥不足,弱晚苗、病虫害、密度过大等造成。

2.玉米空秆的防治对策

(1)合理密植。根据不同的品种,结合当地的土质、茬口、施肥水平等环境条件确定种植密度。紧凑型及半紧凑型品种或矮秆、早熟品种应适当密些;平展叶型品种或高秆晚熟品种要适当稀植;茬口差、施肥水平低的田块应当稀植;土地肥沃、肥水条件好应当密植。实行间作套种或宽窄行种植,改善群体光照条件,降低空秆率。一般晚熟品种生育期长,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可适当稀植,每667m2控制在3 000株以内。水肥跟不上的可稀植,土壤肥力较高的,密度可适当大些。行距增大,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合能力,增加果穗营养,促进果穗分化,降低空秆率。

(2)因地制宜,合理选用良种。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良种,并采用种衣剂拌种,确保苗齐、苗匀、苗壮。若土质肥沃及栽培水平较高的地块,选用丰产性能较高的马齿型种;若土质瘠薄及栽培水平较低的土地,选用适应性强的硬粒型或半马齿种;对于发生过缺素症的田块,用相应的微肥拌种,为减少空秆率奠定基础。

(3)加强肥水管理。玉米抽雄前15天对水敏感,此时若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应立即浇水,以促进果穗发育,缩短雄雌花出现的间隔,利于正常授粉受精,降低空秆率。玉米抽穗开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旺盛时期,此期需大量的肥水。土壤肥力差的田块,应增施肥料,着重前期重施追肥;肥力好的地块,应分期追肥,中后期重追,对防止空秆有重要作用。

(4)防治病虫草害。玉米生长时期处于夏秋季节,杂草滋生,常发生玉米大小斑病、黑粉病和玉米螟危害,要加强对病虫草害的适时防治,避免杂草与玉米争光、争水肥、争营养。玉米螟防治适期在大喇叭口期,用呋喃丹颗粒剂灌心,防治效果比较好;蚜虫防治时间在开花前期,用药剂喷雾,效果最好。

二、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1.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技术和栽培管理不当,如不搞配方施肥,而是大量使用氮肥等造成倒伏。狂风、暴雨等异常天气造成倒伏。玉米品种本身根系不发达,茎基部节间长而细,抗倒能力差。种植密度不合理。密度过大,稀密不均,田间通风透光差,光合作用受阻,茎秆发育不良,造成倒伏。肥水供应不合理。玉米在拔节间增施氮肥过多,穗下部节间生长过快,机械组织强度降低,易倒伏;苗期供水过多,生长过旺,又没有及时中耕培土,根系不发达造成倒伏。病虫危害。苗期对害虫如地老虎、金针虫、粘虫等防治不及时,抽雄后玉米螟危害严重,茎秆虫蛀率高;后期病害严重,特别是茎腐病、纹枯病危害,造成倒伏。

2.玉米倒伏的防治措施

(1) 选用抗倒品种。

(2)调整播期,合理密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早播或晚播,避开灾害天气,减少危害;合理密植,提高光合强度,促进个体良好发育。

(3)合理施用肥水、中耕蹲苗。施肥以基肥为主,注意氮、磷、钾合理配合。前期适当控水,中耕蹲苗,促进根系发育,适时培土,减少倒伏。

(4) 综合防治病虫害。玉米病、虫害较多,发生普遍。苗期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有地老虎、粘虫、金针虫等应当及时防治,尤其抽雄后玉米螟危害严重应及时防治;雨水较多的地区应加强茎腐病、纹枯病等病害的防治。

猜你喜欢
空秆肥水玉米螟
亚洲玉米螟对Cry1Ac蛋白抗性适合度代价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玉米空秆病发生原因与防治
甜玉米空秆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玉米空秆病发生原因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