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教学*

2010-02-15 21:12袁凌新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世界观唯物史观

袁凌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15)

世界观、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教学*

袁凌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15)

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三门学科之间的逻辑关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成熟得益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批判,是“人学”与“科学”的统一;政治经济学以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是“科学”与“人学”的统一;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及其导出的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学说摆脱了空想,保证了社会主义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最终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教学实践中,应进一步重视三门学科之间的逻辑关联。

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目前,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修订版为例,以下简称09版教材)不是以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门功课的简单组合,而是旨在体现三门功课的有机整合,以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相对于以前三门功课的“各自为政”,不相往来,这本教材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本文以为,它仍然并不理想,缺陷之处在于它的“保守性”,即组合有余,整合不足。三门课仍然界限分明,而不像“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浑然一体。当然,我们并非主张简单打破学科界限,追求形式上的统一。但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打通三部分的逻辑界限,以达致这样的效果:从形式上看,似乎是三分的,但从内容、逻辑上看是有机整合的。

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现实的展开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是最后归宿就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假设如此,我们无需把三者编入同一本书。即使是三本,只要各自讲清三者的理论内涵和价值地位,同样可以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把三者整合于同一本书,就应该体现出:哲学的人文价值关怀何以导向现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哲学部分何以蕴含浓缩着政治经济学,如马克思如何以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创立其成熟的政治经济学,言明辨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论的逻辑关系。在政治经济学部分应该体现出经济学的研究和批判何以使马克思辨证的唯物史观得以创生和成熟,从而使唯物史观与辩证法的理论得以展开运用,体现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如何超越了传统的、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学,如何得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结论,由此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与革命性。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是马克思所说的有别于前两个理论部分的“党的工作”,即理论归宿及达至目标的“党的纲领”的制定。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以哲学、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根基区分出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如何科学之所在。总而言之,三部分的有机整合应该真正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人文价值的统一,“科学”与“人学”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与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以及全人类争取自身解放与自由的学说。

以什么才能沟通马克思主义三门学科之间多年以来存在的鸿沟?本文以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有效的理论工具。世界观与方法论不仅是哲学部分,而且也是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一根理论红线贯穿于三者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无论在研究还是教学中,我们都应该重视世界观与方法论所体现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表现为马克思世界观、方法论的成熟得益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批判,政治经济学又借助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为世界观与方法论集中体现的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论共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本文以下部分将分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重要内涵,以及它们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中的重要体现。论基础上探讨人类如何适应和改造自然,从而形成自身的生产力状况。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实然关系的基本观点。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不断追求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期从自然界获取更多的物质成果来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求。这是人与自然实然关系基础上必然会衍生出的应然关系。从自然界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从而是人类社会最基本和最根本的任务,也是人们所追求的最基本的价值目标。此种观点不仅坚持了自然界的唯物论,而且正确认识、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从而在自古以来颇有争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上,反对了神学创世说和英雄意志论等错误观点,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其他历史活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这种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以及由此引出的历史观,是马克思初步研究政治经济学时得出的哲学的理论成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讲足、讲透。

第二,人文世界观是世界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含个体以及个体与社会关系的价值观、历史观。如果说自然世界观主要是探讨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的实然关系,在此基础上兼顾自然与人的应然关系的话;那么,人文世界观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更加侧重关注人自身的生存价值和意义。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本身,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解放、自由与发展是人的存在的最大价值和最高目标,并且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就理论价值旨归而言,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的学说,并且强调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意味着人类全体并包含全体中的每个个体。

当然,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人文世界观决不能简单停留于抽象的人的个体的自由发展方面。如若不然,就不能把它和抽象的人性论区别开来。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人学”而且是“科学”。马克思对人的认识是科学的,这种科学体现为对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正确揭示。这当然有一个过程。在其早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第一层逻辑关系体现为马克思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成熟得益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批判。所谓世界观(world outlook),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1]“世界”有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之分,人们关于世界的理论成果也相应地分为两类:自然世界观与人文世界观。

第一,自然世界观首先回答“世界是什么”(what)即世界的本源、本质问题;其次回答“世界怎么样”(how)即世界如何存在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涉哲学中的唯物和唯心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关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问题。这两者都是自然世界的实然问题。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在观察自然,形成理论成果之时,不是游离于自然之外,而是处于自然之中。人们认识自然,是为了适应和改造自然,从而使自然更加适合人的生存需要,因而还形成自然与人的应然关系。因此,自从有了人,便有了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它自然的关系。”,[2]“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3]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的自然观,反对唯心主义自然观;并坚持自然物质世界及其与人关系的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在此理马克思停留于对人的自我意识、理性和自由的认识和把握上,还带有前人的思想痕迹。当碰到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这样的难事时,马克思意识到自己知识和思想的缺陷,遂转向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马克思对人的认识逐渐科学。通过经济学的研究,马克思认识到,“人不是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现实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6]“他们是怎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7]这种“物质条件”首先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其次体现为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在这些规律的制约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获得相应的发展。人是社会实践以及社会基本矛盾关系的主体,人民群众是“人”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历史形态的更替和发展,并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的解放、自由和发展。这就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而这种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在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在实证科学代替思辨哲学的过程中逐步创立的。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成熟和最后的创立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可以说没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就不会有表征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唯物史观。不仅唯物史观的创立直接得益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而且它的验证、丰富和进一步的发展也体现于马克思卷帙浩繁的政治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之中。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层逻辑关系体现于政治经济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重要意义。09版教材在表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时,只是基本表述了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没有说明它是如何而来,并且是如何进一步发展的,从而也没有说明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的逻辑关系。教材应该就这种逻辑关系做必要的表述,充分说明哲学的人文价值诉求建立在正确揭示经济社会形态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学”与“科学”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第二层逻辑关系体现为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是如何指导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的。马克思的现代唯物主义在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问题时,发现生产方式及其矛盾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及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而驳斥了唯心史观,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资本主义体现为一个过程,决不是永恒合理、永恒存在的。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即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它集中体现于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论断之中,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和“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8]

马克思集理论家与革命家两种身份于一身。马克思以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创立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不是为了研究政治经济学如何是一门“发财致富的学问”,更不是为了论证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合理性。相反,他要批判旧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之所以能够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体系,要归功于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9]这个事实首先就是物质生产劳动及其资本主义的成果,商品。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这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就已经得出的结论。但是,古典经济学家并没有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说明,物质生产劳动的产品是如何转化为商品,商品如何转变为资本的力量,资本如何包含了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暂时性。他们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既定的结果和模式接受下来,而不去反思它的历史性,而马克思以彻底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揭示历史性就意味着批判性。这种批判性体现出由唯物史观所探讨的“人民群众主体论”转向探讨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人民群众命运论”,即在发现资本及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的同时,发现人民群众(无产阶级)是如何受到资本的剥夺和压迫。这就使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论。马克思的这两大理论发现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没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唯物史观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价值诉求的肯定,也就不会有剩余价值论对人民群众如何受到剥夺的秘密的探讨。没有正确的方法论,即彻底的唯物辩证法,也无法揭示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逻辑关系在此再次勾连起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剩余价值论和资本运行机制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矛盾,并因此得出了结论:资本主义不是永恒合理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就是以上所说的“两个必然”。09版教材应该在政治经济学部分充分叙述马克思由唯物史观的创立如何转向剩余价值论的必然逻辑,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不仅讲“经”(经济规律)而且讲“济”(无产阶级以及全人类的解放与自由发展),它是“科学”与“人学”的统一。

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不仅揭示历史发展的“两个必然”,即历史发展的过程性趋势,而且以辩证的历史的视角揭示历史发展特定阶段合理性之所在。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得马克思在从事政治经济学批判,认识资本主义之时,更加全面、准确和科学。以上所说的“两个决不会”意味着资本主义有着特定的历史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体现在资本的生产方式相比于封建生产方式的巨大优越性,并且它所容纳的生产力迄今为止还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除了资本的生产性功能,资本的存在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与人的发展。在传统文明形态下,不平等的劳动占有关系在政治文化上体现为超经济强制——专制与人治,个人依附于群体和他人,压抑个性的群体道德、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和狭隘的民族意识等。在现代文明形态下,不平等的劳动占有关系在政治文化方面表现为形式上平等的社会权利——民主与法治。社会意识中的主导倾向是自主与自立意识、对科学和理性的崇尚、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的人道主义精神、保护个性的群体道德、求新求变的价值取向。社会利益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平等契约的开放性结构,个人摆脱对群体与他人的直接依赖,获得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人类各民族闭关自守的孤立状态,极大地促进了民族间的相互交往和人类总体文明的进步。总之,资本的生产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文明形态,并正在为走向更高的未来社会文明形态准备着历史条件。如果说资本的负面因素和方面是对人的发展的摧残的话,资本的文明面则是对人的发展的极大的解放和推进。因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揭示资本发展的“科学”的同时,显示出它对于“人学”的双重意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及其达至的剩余价值论所共同结出的理论硕果就是他们的共产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学说由来已久,马克思甚至不屑于与之为伍。其原因在于这些学说的荒谬、反动和空想。这些学说有:反动的社会主义,它包括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保守的社会主义以及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10]这些“社会主义”除了共同反对当时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之外,还有共同的缺陷,其根本缺陷在于它们不能正确把握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未来趋势。

譬如,封建的社会主义只是代表旧有的、失去存在和发展根据的生产方式,以及封建主的不合理的利益。所以他们的“主义”只能“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11]他们不但反对资产阶级,而且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自然代表了小资产阶级、小农的立场,他们为无产阶级的利益鼓与呼,并且能够对当下的经济社会现实有着透彻的认识和分析,揭示了现代生产关系的矛盾。但是他们不是在现代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前进,而是要倒退到小农世界之中去。因此是反动的、空想的。“最后,当顽强的历史事实把自我欺骗的一切醉梦驱散的时候,这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就化为一种可怜的哀愁。”[12]“真正”的社会主义号称代表人类最一般的“实践理性”,代表全人类的利益,否认和回避、反对现实社会的阶级矛盾、阶级斗争。表面看来,他们代表抽象的人,而不是现实中人,但实际上只代表反映当时德国生产方式的小市民。保守的社会主义否定无产阶级革命,实质是改良的资本主义,这种改良丝毫不会改变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因此它只会有利于资产者而不利于无产者。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以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的学说及其实践为代表。他们看到了阶级对立,认识到资本主义趋于灭亡的因素。他们的批判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他们却认识不到工人阶级的历史能动性。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只是有待于人们去认识的理性、正义和绝对真理,一旦被发现,它们的力量就能征服全世界。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关于未来社会的天才的设想给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和灵感。但就根本而言,他们的社会主义仍然是空想。当然,他们“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13]

马克思、恩格斯把握住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机遇。首先是客观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状况以及现实的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状况;其次,他们以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武装自己。这就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之上。马克思在其早年时代,出于理性、自由以及人的理想本质的信仰与追寻,在谴责资本主义、倡导共产主义的过程中,他的著述充满着大量的道德批判,他对资本戕害人性的力量的愤慨是用明显的道德语言表达的。但是,当他确立唯物史观之后,对道德问题的批判就从属于他的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了。因为在马克思看来,道德观和道德理想是一种意识形态,是特定社会条件的产物和反映。唯物史观的主旨是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是对社会做道德评判或仅仅提出一个社会向何处去的理想概念。因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拒绝诉诸任何道德原则,并将其理论只建立在任何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事实之上。“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14]马克思以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这种理论考察集中表现于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之中,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剥削的秘密、资本运行的规律及必然趋势。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由此推导出来。在正确表述社会发展客观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的最终价值目标、“人学”得以正确体现: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15]这是马克思主义最终的世界观,它是“科学”与“人学”的统一,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7.

[2][6][7]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17、12.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2、23.

[5][10][11][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295-302、198.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13.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

[13][14][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4、719、757.

(责任编辑:向 阳)

B-49

A

1672-1071(2010)02-0013-05

2010-02-23

袁凌新(1969-)男,河南内黄人,哲学博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世界观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世界观—雕塑遗产》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夯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调整中国观,筹备世界观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